張百發

張百發

張百發,河北香河人。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市第三建築公司一工區青年突擊隊隊長、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經理,北京市建工局副局長,國家建委副局長、副主任,北京市常務副市長。1955年被評為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59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是中共十大至十三大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青年突擊手

張百發 張百發

1948年,一個瘦小的男孩,跟著父親離開老家香河農村,一路步行,最後落腳在京城的貢院西街8號。父親重操舊業,織布謀生。囊中羞澀,日子窘迫,無錢供兒子讀書。兒子張百發在家成了幫手。時年14歲。 張百發住所附近是建築工地。閒下來,他這個一天學未上過的窮孩子,經常去建築工地,摸摸這,瞧瞧那,有時,向工人師傅學綁鋼筋。幻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頭戴安全帽,出現在他們的中間。

1951年,終於如願以償,他當上了鋼筋學徒工。這年的張百發只有16周歲。

1954年4月28日,由張百發和11名青年人組成的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北京第一支鋼筋工青年突擊隊誕生了。作為突擊隊長的張百發,這年不過19歲。

他和夥伴們打著隊旗,轉戰京城,屢建奇功。從八大學院、友誼賓館、東郊廠房到宏偉的人民大會堂工地,參加了近百幢高樓的建設。北京的地盤差不多跑遍了。

國家級勞模

1954年,張百發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1955年出席了全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1956年當上了全國先進生產者,1958年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1959年在全國群英會上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畫家蔣兆和帶著飲佩之情為他畫像;鄧拓在畫像上題詞:百尺竿頭多面手,人民英雄張百發。

常務副市長

風風雨雨幾十年過去。當年風風火火的青年突擊隊長,一個普通的建築工人,成為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成為國家奧運場館建設的功臣。

人物軼事

陪同晚年鄧小平觀看北京城變化

青年突擊隊長張百發 青年突擊隊長張百發

1993年10月31日上午9點多鐘,一輛乳黃色的麵包車行駛在寬闊的長安街上,車內坐著一位精神飽滿的老人,凝視著窗外的建築物。他就是全國人民十分愛戴的鄧小平同志。隨同他的有夫人、女兒和孫女,還有大夫和警衛。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作為唯一陪同坐在旁邊。 回憶起那天的情景,張百發愉快地說:“車子緩緩行駛,走到哪裡,小平都得問一問,國際飯店啦,海關大樓啦……特高興。完了,我告訴小平同志,新建的長安大戲院在那兒。我說:‘再有兩年可以投入使用,到時請您來看戲’。“出建國門,奔勁松路上,,上了東三環高架橋。小平說:‘北京全變了,我都不認識了。’從高架橋到了京廣大廈,小平認識了,說:‘這樓那年我來過啊。’我說:‘是啊,這是北京市最高的一座建築物,1990年7月初,我曾陪您登上這座大樓的樓頂。’小平說:‘噢,這地方我來過,全變了,都變了。’“車子在行駛中,我們同小平聊聊天。老人說:‘年紀大了,不願走動。’我說:‘您常出來走動走動,有些老人同您年紀一般大,還打網球呢。’小平說:‘他們膽子都比我大,我不行啊。’笑了。“從三元橋下來,一條現代化的高速路展現在眼前,小平想下車看。那天天氣雖然好,但還不太行,有風。我們勸說,到四元橋吧,那裡氣勢恢宏。到了四元橋,大夫不讓下車看。就在車上看吧,東看西看,四周的景色都看夠了。小平問亞運村在哪兒,我用手指了指方向。“離開三元橋又繼續前行。到了機場路收費站,小平女兒掏兜,問收多少錢。

我說:‘咱們這個車一去要20元。’女兒轉身對父親說:‘拿錢。’小平風趣地說:‘我哪裡有錢,從二九年起我就身無分文,誰有錢找誰要去。”車上人都哈哈笑了。“此時已十點一刻,小平的精神特好,興致特高。在回家的路上,小平問:‘這個路是不是小康啊?’我答:‘這已經超過小康啦。’小平扯扯自己身上穿的水洗煙色夾克衫問:‘我這個算不算小康?’我看了看,說:‘你這個早就超小康了。’車上再次發出愉快的笑聲。這時,我提出,明年請您看西客站,已有規模了。

年輕時受小平同志讚揚的多面手

張百發 張百發

小平點頭,好,好。我說,兩年後京九線就與西客站接通,九七年實現您去香港的願望就不用坐飛機了。小平說,那好。“小平身體真好,非常健康,思維清清楚楚。在車上,還問到奧運會是怎么回事:‘不是說好了嗎,怎么就差兩票?’我說,主要是國外有人搗鬼。我把過程講了講。小平說,這是應該預料到的。他的警衛說,那天,老人家還想看電視的實況轉播呢,我們動員他睡覺了,可早上起來第一句話就問投票結果怎樣?我們回答沒有成功。他說預料中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關鍵的還是把自己的事搞好。”

張百發第一次見到小平同志是1958年。當時他是青年突擊隊長,在中南海接受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團中央書記王照華將他介紹給小平同志說:“這個小伙子叫張百發,他是多面手。”張百發回答說:“我們有個口號:身為鋼筋工,各行都精通,學成多面手,幹活不窩工。”小平聽了,高興地鼓勵道:“好,6億人民的方向。”

開會從不遲到

奧運火炬手張百發 奧運火炬手張百發

他發言總是那么認真,代表和工作人員見到他時總會熱情地上前打招呼,而他總是樂呵呵地和大家聊著家常。 在北京朝陽代表團就餐的餐廳里,記者恰好遇到了正在和其他代表一同進餐的“百發市長”。說起“健康經”的時候,百發同志帶著慣有的笑容說:“剛從崗位上退下來的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有過幾天的不適應。以往我習慣早晨7:30就進辦公室批閱檔案,早晨起來能幹好些事;可退下來後覺得早晨的時光空落落的,難受了那么幾天。很快我就發現早晨起來體育鍛鍊是項好活動,每天清晨我6點鐘就已經起床出門了,比上班還早。生活充實了,我的心態很快就調整過來了。”

百發同志告訴記者說,他像所有離退休的老同志一樣希望自己能夠老有所為,因此從他1997年離開工作崗位後,他就發起組織了一個“振興戲曲基金會”,專門為戲曲事業的振興東奔西走。

百發同志平時能夠在家裡和兒女們、特別是兩個小孫子享受著天倫之樂,都讓他感到非常“滿足”。和百發同志聊天,總能讓人感受到他的樂觀,他說:“儘管這是我最後一年擔任人大代表,但我始終關注著北京的建設和發展,在分組討論中總是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盡好自己的責任。”

晚年生活

張百發 張百發

提起張百發,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個因為北京亞運會而廣為人知的原北京市副市長,退休後的他這些年來已漸漸淡出了公眾的視線。這個自稱“胡同里扛木頭直來直去”的人,如今在京劇和高爾夫球的陪伴下安詳地享受著晚年生活。27日晚,張百發率領的北京京劇院二團來鞍慰問演出;28日晚,張百發首次即興在台上演唱了一段《追韓信》,博得了鞍山觀眾的熱烈掌聲。面對記者的採訪要求,這位74歲的老人以“下崗了,不管那么多事了”為由不想在公眾面前多說自己,但我們還是從他身邊的人那裡了解了他的晚年生活。

熱心公益

2009年8月27日下午,北京市原副市長、振興京劇基金會會長張百發攜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北京市戲曲藝術發展基金會等在西寧市向省教育廳捐贈400萬元人民幣、100萬元港幣,用於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青林鄉中心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五彩雪域高原藝術團的發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強衛,省委常委、西寧市市委書記王建軍,省委常委、副省長徐福順出席捐贈儀式。

張百發一行向我省教育事業捐款中,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捐贈200萬元,北京市戲曲藝術發展基金會捐贈100萬元,北京都市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飈捐贈50萬元,北京中鴻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索強捐贈50萬元,這400萬元將用於投資建設大通縣青林鄉中心學校容納700名住校生,建築面積達2600平方米的宿舍樓一棟。另外,中國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香港華彬集團董事長、紅牛集團董事長嚴彬博士捐贈100萬元港幣,用於我省五彩雪域高原藝術團的發展。

徐福順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張百發一行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他說,當前我省教育事業正處在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問題已經得到初步解決,但進一步改善教育環境和辦學條件,提高師資水平和教育質量,還需要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持和廣泛參與。我們將倍加珍惜來自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管好用好捐助資金,用實際行動報答對我省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付出的關心和關愛的慈善家和企業,努力促進全省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載自《青海日報》)

成就及榮譽

與國家政協主席的師兄弟友誼

張百發 張百發

在京城,誰都知道,張百發與李瑞環,一個鐵匠,一個木匠,是工人出身的一對師兄弟。 談及他們的關係,張百發的臉上漾起甜蜜的笑容,仿佛回到了當年的歲月。“關係?我們的關係太長了,同一年進三建公司當學徒工,他是木匠,我是鋼筋工,都是16歲,從一個家鄉寶坻縣出來的。我住的村,後來劃給了香河縣,與李瑞環住的村相隔十幾里路。當學徒時彼此不太認識,真正認識是當突擊隊長的時候,接觸很多。到了1958年北京市青年團提出了‘學習張百發,追趕張百發’的活動,他們學習我們,追趕我們,開展技術大比武,這時的接觸就更多了。在人民大會堂的工地上,我倆同顯身手,他解決了放大樣的技術問題,我攻克了鋼架跨越的難關。“他同我一樣,未念過書,但他學習比我好。他總結、講話都勝人一籌,誰不服氣不行。

記得他上北京建工學院函授學院學習,從頤和園那邊騎腳踏車去上課,真不容易。晚上忙,白天加班加點,晚上騎車上學。他上學是組織上同意的,不能耽誤功課啊。別人還拿他學習當著缺點來提,他硬是堅持下來了。我到前幾年,才拿下人民大學函授學院的文憑。萬里當時批評我學習不如李瑞環,我服氣。“這時我們就成了師兄弟了。我跟你們開玩笑,但跟李瑞環不開玩笑,相互特別尊重。我們在一個公司不在一個工區,他們工區請我去作報告,他主動當服務員,給我倒水。”“聽說您和李瑞環一起提拔為幹部的?是嗎?”“你說的還不全,是同一個人、同一天找我們兩個一塊談話的,內容都一樣,都是從隊長提拔為黨委副書記。只是把我們兩個人的崗位變換一下,我到他那個公司當黨委副書記,他到我這個公司當黨委副書記,都是規定三天到任。“還有新鮮的呢,我倆的老伴同姓同名,都叫王淑蘭,而且同年同月同日生,就是時辰對不起來,不是一個村的。更有新鮮的,我和李瑞環都有一個孫子,同歲,名字都叫老虎,在一個學校上學。我孫子回家悄悄告訴我:‘爺爺,李爺爺的孫子在我們學校,我知道他是誰,他不知道我是誰。’李瑞環的孫子回家也悄悄告訴李瑞環:‘爺爺,張爺爺的孫子在我們學校,我知道他是誰,他不知道我是誰。’李瑞環開玩笑說:‘兩個孫子中怎么沒有一個孫女?出個孫女兩家結親不就得了!”

陪萬里挨斗的三個工人之一

張百發大李瑞環三個月,都是1934年出生。只是李瑞環有兩個兒子,張百發卻有一兒一女。“文革”中陪萬里挨斗。萬里曾任北京市副市長,長期主管城市建設。李瑞環、張百發過去是他手下得力的“哼哈二將”。掏糞工人時傳祥最紅的時候,萬里到他的隊蹲點,同他一起掏過大糞,有“背糞市長”之稱三個工人的成長都得到了萬里的精心栽培。“文革”當中,陪“走資派”挨斗的都是“走資派”,而陪萬里挨斗的卻是三個工人。其中就有張百發。他忘不了那個失去理智的年代。“那是1967年大年三十晚上,本應是萬家團聚、辭舊迎新的歡樂之時,北京工人體育館內卻正上演一場人間悲劇--斗萬里。

東山再起的捍衛團司令

張百發 張百發

時傳祥、李瑞環和我被揪去作為陪斗。“萬里說:‘就這天斗我最高興,說明我還有民眾,還有三個工人朋友呢,我真光榮!’“那天陪斗,還有個笑話,要我們從體育館南門進。我第一個進去,讓坐在地板上,不準抬頭,有凳子也不準坐。第二個進去的是時傳祥,他眼睛不好,看看我,我又不能抬頭。再看看,他看出來了,說:‘兄弟,你也來了!’看守吼道:‘他媽的,到這裡還稱兄道弟?那邊蹶著去!’那邊牆上正好有幅毛主席像。我們坐著,就他蹶著。“這時,聽到外面李瑞環與人幹上了,吵吵嚷嚷,要給他掛上‘捍衛團政委’的牌子。我是‘捍衛團司令’,不知怎么沒給掛。李瑞環不讓掛,造反派就吼叫:‘李瑞環,你老實點!’“批鬥會快開始了,體育館內不下一萬人。“李瑞環進來後也坐在地板上。看守出去了,我們幾個圍成一圈。當過建工局黨委書記的董文興對我們說:‘唉,小伙子想開點!’我們湊成一副對聯。李瑞環說:‘過去香飄千里,現在遺臭萬年!。橫批是我的:‘從零開始’。“挨斗完了,沒事了,後來都解放了,我去湖北工作之前去萬里家。萬里說:‘哪天你來,把李瑞環找來吃頓飯。’我和李瑞環去了萬里家,說起了這副對聯。

萬里說:‘怎么能這么說呢?橫批應是東山再起!’”

自罰工資一個月的副市長

市民們卻紛紛匯款慰問“這幢高層住宅樓的建築質量,簡直糟糕透了:室內的頂棚、牆面開裂,牆皮脫落,門窗關不嚴,部分廚房、廁所的地漏竟高出了地面。樓房在竣工一年零八個”“月後,還遲遲住不上居民……張百發仔細讀罷這封民眾來信,不覺怒火中燒,決定親自去安慧里二區18號樓看個虛實。

18日上午9點,張百發又一次來到安慧里二區18號樓,與前幾天不同的是,今天他帶來了城建系統幾乎所有的局長、總經理。

張百發 張百發

一百多名大小官員,首先觀看了18號樓的工程質量,爾後集中在18號樓前的空地上。市長助理黃紀誠主持了“自我揭短,自找差距”的現場會。有關責任者分別在會上做了檢查。“今天來的,都是帶‘長’字的。我身為城建工作的主管市長,對在大抓住宅質量的時候出現這種問題,深感痛心。18號樓竣工後,修了一年零八個月,修成這個水平,是對人民嚴重不負責任。如不嚴肅處理,無法向人民交待,無法向黨和政府交待。”張百發提高了嗓門,“這個信息,是我從民眾來信反映中知道的,不是從市建委的簡報,也不是從市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報告上知道的。我們有些人辦事很官僚,我應該自責。前天,我在市政府常務會上表示就此自罰一個月的工資,得到了陳市長的支持。今天,我在這裡宣布,扣發市建委主任施宗林一個月工資;市建築工程技師監督總站站長寫檢查,扣發一個月工資;市住宅一公司經理要撤職檢查;負責這項工程質量監督任務的監督總站二分站要撤銷,站長也要撤職查辦;對負有直接責任的隊長、工號主管工長的處理由主管部門定。但是我在這裡聲明,此事必須嚴肅處理,否則拿市建委是問。” 附近的一些住戶居民聽說張百發來了,過問住宅工程質量,紛紛趕來現場。有的遞條子說:“我們的樓道沒有燈,暖氣也不熱。”百發當下表示:“請大家放心,燈必須馬上裝上,晚上我檢查。暖氣限兩天,必須燒到16℃。”有的居民則擠到百發身前,稱讚道:“‘救星’來了。”

張百發主動揭短自罰的訊息見報後,收到市民們寄給他的匯款,超過了他工資數目的十幾倍,表示對他的讚賞和慰問。其中有個小學生寄來1元2角錢,夾上一封信說:“這是我奶奶給我買油條的錢,我送給張爺爺。”“張爺爺”對此特別感動,在好多場合講起這事。

社會評價

京城票友

劉少奇會見時傳祥、張百發 劉少奇會見時傳祥、張百發

28日晚的演出可謂是眾星雲集,很多京劇名角兒都應觀眾的要求接連返場,整個現場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張百發在台下也不時地露出笑容。其實身著一套黑衣的張百發剛走進演出現場,就有不少鞍山的觀眾認出了他,“他和電視裡一模一樣,一點兒都沒變”,有的觀眾還和張百發友好地打招呼。等遲小秋上場時,向觀眾拋下了一個包袱,說自己演出後將有一個“大腕兒”、“京劇藝術家”上場,現場觀眾也在納悶,“節目單上的人都演完了,還有誰呢?”結果遲小秋下場前,隆重地推出了這個“大腕兒”竟是張百發。據知情人說,其實張百發當天下午在賓館裡就不停地在吊嗓子,這場演出看來更是激發了張百發的興趣。張百發上場後的幾句話更是讓現場觀眾笑聲連連,“藝術家我不敢當,這回送戲下市主要是給大家送樂兒來了,大家在平常的日子裡需要熱鬧,大夥都高興了整個社會不就和諧了嗎。”張百發告訴台下的觀眾,“只要想找樂兒,就找我張百發,我們隨時都會來。”接著張百發演唱了一段《追韓信》,果真是字正腔圓,看來他真是在京劇上下了不少功夫。這段兒京劇唱完後,4個人同時上台獻花,張百發又喝了口水,台下的觀眾非要他再來一段不可,他說:“我‘下崗’後有三條原則,不添亂、不亂竄、不討厭”。張百發開玩笑地說,自己退休以後就開始學京劇,學京劇可以練氣功,說話底氣十足,對身體有好處,學唱京劇都把自己的哮喘給治好了。接著又和遲小秋來了一段《武家坡》。唱完後,張百發對觀眾說:“我在瀋陽都沒唱,千萬別跟別人說我在這唱了。”說完便走下了舞台。

振興京劇

北京那么多京劇院和劇團,為什麼年紀這么大的張百發會率北京京劇院二團到各地演出呢?據張百發身邊的人透露,首先張百發退休後比較喜歡京劇,經常沒事就自己哼上兩嗓子,還有的就是北京京劇院二團里大都是年輕的演員,而張百發比較喜歡培養這些年輕的演員,所以選擇了北京京劇院二團,在這幾年裡,在他的帶領下,北京京劇院二團在全國也是名聲大噪,演員也不斷增多。張百發的司機告訴記者,這次率北京京劇院二團來鞍山時,張百發要直接從北京坐自己的車來,但考慮到時間太長,怕張百發受不了,於是家人安排張百發先坐飛機到瀋陽,而司機先開車過來,到瀋陽接張百發然後再直接開到鞍山來。在鞍山短暫停留的這兩天的時間裡,張百發沒事都呆在賓館裡,很少外出。

平民生活

張百發 張百發

張百發以前在擔任北京市副市長期間,由於自己的平民工作風格而被稱為“平民市長”,退休後他仍保持著平民的本色。據張百發身邊的人介紹,張百發退休後每天仍喜歡讀報看新聞看書,國內的、世界的什麼樣的新聞他都不會錯過。由於以前的工作習慣,再加上張百發年歲比較大了,所以每天睡覺的時間很少。晚上七八點鐘開始看報紙,看到十一二點多睡覺,然後早上6點多就醒了,醒了後便開始練習書法。張百發退休後比較喜歡書法,經常有人向他求字。現在張百發住在北京一個公寓樓里,200多平方米,一家幾口生活在那裡。張百發有一兒一女,一個孫子和兩個外孫,外孫子最大的都已經上大學了。他的孫子小名叫“老虎”,這也是張百發最疼愛的人之一。張百發的老伴兒不怎么喜歡外出,平時沒事就呆在家裡。據介紹,張百發現在吃的住的用的都不怎么挑,他最喜歡土特產,喜歡吃他河北老家的棒子麵粥,生活比較簡樸,平時也不買什麼東西,夠用就行了。張百發的司機告訴記者,平時張百發對他們也非常好,手下誰有困難了或缺錢了,他只要能幫就一定會幫。

高球推廣

張百發年輕的時候曾經為健身練過一段時間的武術,後來對體育也開始逐漸產生了興趣。據張百發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張百發最開始退休的幾年裡經常去打 網球,曾是北京網球協會的主席,球友也非常多。後來由於身體的原因跑不動了,便不怎么打網球了,但仍然是非常喜歡。他也非常喜歡打高爾夫,經常出現在高爾夫各大賽事的賽場上。張百發對高爾夫,可以說是傾注了自己很多的熱情,到現在張百發已有近10年的高爾夫球齡,是標準的球迷。閒著的時候就約幾個朋友一起去打高爾夫,有時候還參加一些高爾夫的賽事,他說這樣可以鍛鍊身體,還能交到不少朋友。退休後的張百發比照以前更顯得平和,用他的話說就是心態要平衡、要學會滿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