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濤

張敬濤(1903—1942)東平縣下套村(今屬東平縣接山鄉)人,革命烈士。中學畢業後考入曲阜師範學校。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到東平及汶上師範任教。

基本信息

1、中共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

張敬濤,1950年7月出生,山東沂水人,研究生學歷,197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3月參加工作。1971年入山東大學政治系學習。歷任山東省沂水縣高橋公社醫院衛生員,沂水縣楊莊公社黨委幹事、常委,沂水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沂水縣科委副主任、郯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共郯城縣委書記,中共臨沂市委書記,中共臨沂地委委員兼臨沂市委書記。1992年12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副書記、行署副專員。1995年10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1997年12月任中共聊城地委書記。1998年3月任中共聊城市委書記。2001年1月任中共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正廳級)。2003年任中共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

2、烈士

張敬濤(1903—1942) 東平縣下套村(今屬東平縣接山鄉)人。中學畢業後考入曲阜師範學校。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到東平及汶上師範任教。1939年春,一一五師東進支隊創建泰西抗日根據地,曾在東平一帶活動。代師長陳光任命張敬濤為冀魯豫八團參謀,並贈送他一支槍和一匹馬。之後,他隨部隊轉戰鄆城、曹州、范縣、金鄉等地。1942年,調任第二十一專署財政科長。期間,為部隊籌集經費,保證了作戰部隊的物資供應。1942年1月,日偽軍對冀魯豫軍區實行“鐵壁合圍”,專署機關在突圍中與敵人激戰3晝夜。在戰鬥中,張敬濤不幸頭部中彈,光榮犧牲。

3.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

個人簡歷:
張敬濤,男,1963年出生,副教授,現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
1986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數學系並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6年至1990年在山東師範大學數學系任學生輔導員。 1991年至1995年在山東師範大學總務處任副科長、科長。 1995年至1998年在山東師範大學北院管理處任副處長。 1998年至2006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獲獎情況:
2002年獲山東師範大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03年被評為山東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主持“學生黨支部建在年級”獲山東師範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成果集體獎。06年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者。參加編寫《揚帆導航》一書,該書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篇論文獲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研究會優秀論文三等獎,多篇論文獲山東師範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獎。

4.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質監局稽查大隊長

張敬濤,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質監局稽查大隊長、黨組成員。
協助分管稽查大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

個人簡歷
張敬濤,山東青州人。1995年畢業於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 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光學理學博士學位, 同年晉升為研究員。 2005年獲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基金資助。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在日本京都大學能量理工學研究所進行訪問研究。現為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強場超快原子物理研究青年學術帶頭人。
2、學科方向、意義及研究內容
超強超短雷射與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是當今強場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前沿研究領域。原子、分子的強場電離及其伴生的各種非線性效應是強場物理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對此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對於人們了解強場物理的基本過程,發現新的物理規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
基於處理電子和集體態的光子(強雷射)的嚴格解的非微擾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已經在強場雷射物理領域獲得巨大套用。這種全新的非微擾量子散射理論將非微擾量子電動力學的方法引入原子物理的研究中,將雷射場和原子作為相互作用的量子系統處理,追求光子和電子相互作用系統的嚴格解,建立了強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非微擾量子電動力學理論。該理論具有準確、解析、物理過程清晰的特點,在許多問題的處理上糾正了經典物理處理的誤區,導出和預言了一系列重要物理現象和物理量。
開展的研究課題如下:
1) 強雷射場中電子的重散射現象研究:研究重散射效應對於人們了解強場物理的基本過程,發現新的物理規律,以及了解物質的內部結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阿秒物理過程的相對論效應研究:採用非微擾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研究阿秒脈衝產生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並著重研究其中相對論效應的影響。該理論處理相對論問題的最大優勢在於該理論本身就是相對論性的。
3) 強雷射與原子相互作用過程中庫侖勢的影響:在研究強雷射與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中,庫侖勢在相互作用有重要影響和多方面的體現。我們將採用數值模擬和數學解析相結合的方法,全面、系統研究強雷射與原子相互作用中庫侖勢的影響。
3、研究生培養
主要協助徐至展院士指導研究生開展工作。現在已經畢業碩士研究生一名,博士研究生兩名,並協助兩名博士研究生開展工作。
4、現有的課題名稱
1)周期量級超短雷射脈衝中位相相關的現象及套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阿秒物理的相對論效應研究(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啟明星項目)。
5、所獲成就
張敬濤研究員多年來致力於雷射和原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他根據非微擾量子電動力學的理論,研究了強雷射場中原子的閾上電離、高次諧波生成,周期量級雷射脈衝中的位相相關效應,以及強雷射場中電子的Kaptiza-Dirac (KD)效應等。這些工作成功解釋了一系列實驗觀測並預言了若干有待觀測的新現象:
A) 首次發現了光電子角分布噴射結構的產生和演化的機制並確立了光電子角分布隨光電子能量的變化規律[J. Phys. B 35, 4809 (2002)]。該研究從理論上確立並成功解釋了國際上多個著名實驗小組的實驗觀測,糾正了他們有關噴射結構的不正確解釋[Phys. Rev. Lett. 97, 193002 (2006) ];
B) 首次發現電子的角分布服從標度定律[Phys. Rev. A 68, 043404 (2004)]。該定律將光電子的角分布與原子的結合能、雷射強度、光電子的能量相聯繫,使得實驗物理學家易於選擇實驗參數,使得理論物理學家確定等價角分布並和實驗比較;
C) 首次證實了Batelaan等人的實驗觀測,預言了電子譜存在邊帶現象和不同雷射強度下電子譜的變化規律,確立了電子發生KD效應的臨界強度,並提出利用強雷射場中的KD效應實現了電子束的相干控制如分流和反射等[Phys. Rev. Lett. 92, 233603 (2004)];
D) 成功展示了周期量級超短雷射脈衝中原子電離的位相相關現象,並首次闡明了這些現象隨光電子能量、雷射強度及脈寬等物理量產生和演化的規律。該研究解釋了若干最前沿的實驗觀測結果,並為超短脈衝對光電子的相干控制奠定了基礎[Phys. Rev. A 68, 013402 (2003);ibid. 69, 043409 (2004); ibid. 69, 053410(2004)];
E) 確立了周期量級超短雷射脈衝中的標度定律[Opt. Exp. 15, 7621 (2007)],並用不同的方法給予驗證[Opt. Exp. 13, 8708 (2005)]。該定律將周期量級超短雷射脈衝中特有的位相相關現象與原子的結合能、超短雷射脈衝的脈寬和強度以及光電子的能量結合起來,為不同雷射脈衝中位相相關的現象實驗觀測提供了重要參考;
F) 研究了強雷射場中負離子的多光子離解現象,再現了實驗觀測到的光電子角分布的反常結構,闡明了光電子角分布隨雷射強度和頻率的變化規律[Phys. Rev. A 74, 025402(2006);ibid 75, in press (2007)]。該研究用無參數的理論再現了國際上多參數處理的主要結果,並預言了更高雷射強度下光電子角分布的多種反常結構;

山東革命烈士人物

革命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人員。濟南解放後,於1949年在英雄山間興建革命烈士陵園。至1968年竣工,占地約42公頃,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