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延盾

井延盾

井延盾(1920—1964) 東平縣東平鎮護駕村人。現代作家。曾任中央電影局劇本創作所編劇。20世紀3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37年肄業於濟南鄉村師範,後流亡到湖北,從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11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40年初到達延安,入魯迅藝術學校文學系學習。次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期間,他曾到部隊和地方工作,開始了詩歌創作。這些詩歌形象地反映了延安火熱的鬥爭生活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曾任部隊文化教員。1942年,他在陝北農村任鄉文書。1945年到東北,在嫩江省白城子地區任區長、區農會主任、中共遼吉省委秘書等職,參加了土地改革運動。曾在遼西省委擔任陶鑄同志的秘書,後調東北局宣傳部文委和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 1950年,他調東北作家協會從事專職創作。抗美援朝期間,曾赴朝鮮任戰地通訊員,寫了多篇通訊報導。1952年,調中國作家協會研究室任副主任。1955年回到吉林省白城子深入生活,曾任縣委委員。1957—1958年,在遼寧省主持《處女地》文藝月刊的編輯工作。 1959—1964年, 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副研究員,參加過《十年來的新中國文學》的部分編寫工作,寫了《論文學的真實與虛構》以及評論劉白羽散文和郭小川詩歌的文章。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井延盾(1920—1964) 東平縣東平鎮護駕村人。現代作家。曾任中央電影局劇本創作所編劇。20世紀3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個人簡歷

1937年肄業於濟南鄉村師範,後流亡到湖北,從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11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40年初到達延安,入魯迅藝術學校文學系學習。次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期間,他曾到部隊和地方工作,開始了詩歌創作。代表作有《伐木歌》 (後由著名作曲家鄭律成譜成歌曲) 《黃昏》《冬夜》《不要責備我吧》等。這些詩歌形象地反映了延安火熱的鬥爭生活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曾任部隊文化教員。1942年,他在陝北農村任鄉文書。1945年到東北,在嫩江省白城子地區任區長、區農會主任、中共遼吉省委秘書等職,參加了土地改革運動,寫作了《瞎月工伸冤記》《後五道木事件的教訓》等有影響的通訊和特寫。曾在遼西省委擔任陶鑄同志的秘書,後調東北局宣傳部文委和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

1950年,他調東北作家協會從事專職創作。抗美援朝期間,曾赴朝鮮任戰地通訊員,寫了多篇通訊報導。1952年,調中國作家協會研究室任副主任。1955年回到吉林省白城子深入生活,曾任縣委委員。1957—1958年,在遼寧省主持《處女地》文藝月刊的編輯工作。 1959—1964年, 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副研究員,參加過《十年來的新中國文學》的部分編寫工作,寫了《論文學的真實與虛構》以及評論劉白羽散文和郭小川詩歌的文章。其作品結集出版的有:詩集《摘星集》,短篇小說集及報告文學集《在晴朗的陽光下》《遼西紀事》等。

山東革命烈士人物

革命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人員。濟南解放後,於1949年在英雄山間興建革命烈士陵園。至1968年竣工,占地約42公頃,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