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是人類文明長河中產生的一大物質內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靚麗風景。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不斷作用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建築文化內涵和風格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地域,建築文化也完全不同,例如,中國北方的建築文化風格就與南方不同。在不同的半球位置上,也體現各種建築價值觀的區別,例如東方和西方建築風格就不一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建築文化也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具有神秘,浪漫的藝術精神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多樣性的表現形式。在藝術上深刻的藝術精神內涵和豐富的藝術形式進行了完美結合。民主的就是世界的“傳統”與“現代”,“傳統"與”科技“相結合,等的有機結合傳統文化的開發,繼承與發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與發現,還要我們不斷吸收國外的文化,與國內先進文化相結合。這些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概述

建築文化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是人類文明長河中產生的一大物質內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亮麗風景。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不斷作用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建築文化內涵和風格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地域,建築文化也完全不同,例如,中國北方的建築文化風格就與南方不同。在不同的半球位置上,也體現各種建築價值觀的區別,例如東方和西方建築風格就不一樣。

古代世界大約七個主要的獨立建築體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斷,或流傳不廣,成就和影響也就相對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築等,只有中國建築、歐洲建築、伊斯蘭建築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建築體系。其中又以中國建築和歐洲建築延續時代最長,流域最廣,成就也就更為輝煌。
中國最早的史前建築,誕生於距今約10000年的舊、新石器時代之交,即原始農業開始出現,人們的定居要求開始增強的時候。而最早顯現出初步的關於美的也即廣義藝術要求的建築,則出現於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從一種結構體系而言,中國傳統建築終結於二十世紀初。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築始終完整保留了體系的基本性格。從其全部歷史可以分出幾個大的段落,如商周到秦漢,是萌芽與成長階段,秦和西漢是發展的第一次高潮;歷魏晉經隋唐而宋,是成熟與高峰階段,唐宋的成就更為輝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認為是中國建築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盛清以前是發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現,都相應地伴有國家的統一、長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劇交流等社會背景。例如秦漢的統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統一增強了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中國內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統一又加強了中國各民族之間、並開始了中西建築文化的交流。與其他藝術例如詩歌常於亂世而更見其盛的情況不同,可以認為,統一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築藝術得以發展的內在契機。
中國傳統建築以漢族建築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宮殿、壇廟、陵墓、寺觀、佛塔、石窟、園林、衙署、民間公共建築、景觀樓閣、王府、民居,長城、橋樑大致十五種類型,以及如牌坊、碑碣、華表等建築小品。它們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發展歷程以外,又有時代、地域和類型風格的不同。
基於中國長期的宗法社會土壤,中國建築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體現了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倫理觀,而與歐洲、伊斯蘭或古印度建築以神廟、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築成就更高明顯不同。宮殿從夏代已經萌芽,隋唐達到高峰,明清更加精緻。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規劃觀念,重視規整對稱突出王宮的格局,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規整式格局有所破壞,漢代又開始向規整的復歸,隋唐完成此一過程,元明清則更加豐富。隋唐長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國歷史最負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國的宗法倫理觀念,也影響及於其他幾乎所有建築類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賢聖哲的準宗教建築壇廟,以及在特彆強調血緣宗親關係、特別重視“慎終追遠”、“事死如生”等觀念的文化背景下發展的帝王陵墓等,它們幾乎是中國特有的建築類型,以規模之隆重,氣氛之肅穆而令人矚目。
中國主要流行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還有石幢、石燈等建築小品。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響,很快就開始了中國化的過程,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和文化性格,充滿了寧靜、平和而內向的氛圍,而與西方宗教建築的外向暴露,氣氛動盪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觀向佛寺學習,同樣具有安詳的風韻。大別而言,佛道寺觀可分為敕建寺觀和山林寺觀兩類,前者更接近宮殿,嚴謹壯麗;後者更接近民居,自由靈巧。佛塔在中國建築藝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類型多樣,形式豐富,發展脈絡歷歷可尋,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體現得更加鮮明。
基於與自然高度協同的中國文化精神,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建築鑲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而與其他建築體系更強調人工與自然的對比不同。這在中國各建築類型中都有明顯的反映,如城市、村鎮、陵墓或住宅的選址和布局等,並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風水”學說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與自然高度協同的觀念在園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現,屬於自然式,而與歐洲或伊斯蘭的幾何式園林有別。中國園林主要有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種,兩漢時以前者為主,成就高於後者,唐宋以後私家園林的水平漸高,到了清代,皇園轉而要向私園學習了。它們雖具有共通的藝術性格,而私家園林更多體現了文人學士的審美心態,現存者以江南地區成就更高,風格清新秀雅,手法更為精妙;皇家園林主要在華北發展,現存者以北京一帶最集中,規模巨大,風格華麗。中國園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被歐洲人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種類繁多的民間公共建築如宗祠、先賢祠、神祠、會館、書院和景觀樓閣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無不深深浸染著傳統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較少,現存較完整的幾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規定的布局模式,為示清廉,風格都比較樸素。屬於居住建築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現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種類繁多,形式十分多樣,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對普通人生,所體現的群體文化心態也特別率真而質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樸質明智之美,有時並不在皇皇巨構之下。
中國建築特別重視群體組合的美。群體組合常取中軸對稱的嚴謹構圖方式,但有些類型如園林、某些山林寺觀和某些民居則採用了自由式組合。不管哪種構圖方式,都十分重視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學性格的追求,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審美習慣,而與歐洲等其他建築體系突出建築個體的放射外向性格、體形體量的強烈對比等有明顯差別。
中國建築與世界其他所有建築體系都以磚石結構為主不同,是獨具風姿的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體系。結構不但具有工程技術的意義,其機智而巧妙的組合所顯現的結構美和裝飾美,本身也是建築美的內容,尤其木結構體系,其複雜與精微都為磚石結構所不及,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對有機的結構構件和其他附屬構件的進一步加工,就形成為獨特的中國建築裝飾,包括內外裝修、彩畫、木雕、磚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豐富的手法和生動的發展過程。
中國各少數民族建築也都各具異采,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築的整體風貌。藏族建築深植於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土壤之中,雖吸收了漢族建築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體系,非常富於特色,規模宏大,色彩鮮明,性格粗獷巨麗,其代表性傑作,不愧為世界級的建築藝術精品。維吾爾族以伊斯蘭教建築成就最大,屬於世界伊斯蘭建築體系,造型渾樸含韻,性格靜穆沉思,其民居也與漢族民居有顯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築受同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區的泰、緬等國影響較大,除富於特色的乾闌式民居外,以嫵媚玲瓏的佛寺佛塔更具風韻。侗族建築雖受漢族影響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樓和風雨橋聞名中外,藝術性格質樸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築、納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鮮族民居,也都各具異采。這些民族的建築藝術作品,象閃現在天空的點點明星,與漢族建築一起,共同組成為中華建築的燦爛。
中國建築以中國為中心,流波泛及朝鮮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廣大東亞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與中國一起,共同構成為以中國建築為核心的東亞建築。明清時期,中國建築特別是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園林藝術,又開始為歐洲所知,並產生了實際影響。同時,中國建築早在漢晉時代又接受了主要來自南亞和中亞的外來影響,這些影響在歷史的長河中都被中國融化為自身的有機部分。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建築文化

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體系為木架構。考古資料顯示,這種體系始於原始社會。在秦漢時期漸趨完善。它的基本形式是先在地上築土為台,台上設礎,礎上立柱,柱上安放梁架,然後以枋連梁組成間。

種類

有抬梁,穿斗和井幹。
1.抬梁式
又叫疊梁式,至遲在春秋時代已經初步完備。它的建築方法是沿著房屋的進深方向在石礎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層縮短,逐層加高,到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構成一組木構架.
2.穿斗式 沿著房屋的進深方向立柱,不同的是,柱子之間的間距較密,柱子直接承受檁子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數層"穿"貫通各柱,組成一組組的構架. 特點:用料經濟,施工簡易 範圍:我國南方諸省廣泛使用

3.井幹式 是用天然圓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斷面的木料層層累疊,構成房屋的壁體,該牆壁實際上也就是木承重結構牆. 這種營造方式雖構造簡單便於施工,但耗材量大且外觀亦顯厚重,井幹式房屋在我國分布很廣,也有很悠久的歷史,現在這種房屋主要在農村還有保留,使用。各地的井幹式房屋在結構和外形上又不盡相同,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居民們建起了頗具地方特色的房屋,如新疆地區阿爾泰山以北地區農村中建的井幹式房屋,均以平頂為主,同時把泥都抹在牆裡,從外表還看出木楞的形狀.在雲南的大姚,姚安,南樺等地還有井幹式與乾闌式民居相結合的式樣.此外,在貴州有的村莊,也有井幹式房屋.井幹式房屋在中國及東亞,東南亞使用較廣.日本名人把它叫做"校倉式",實際就是井幹式,另外在馬來西亞井幹式房屋分布也很廣,主要是井幹式與乾闌式房屋相結合的式樣,當地人叫做"高腳屋".而美國的一些大學和某些大城市裡也存在井幹式房屋,

基本特徵

中國古代建築在世界建築中自成體系,形成了固有的藝術風格與構造特徵,包括完整的木架構體系,三段式的外觀特徵,群體組合的配置形式,均衡對稱的布局原則,美麗動人的構件造型,裝飾色彩與等級的緊密結合等.
1.完整的木架構體系
2.群體組合的配置形式
3.均衡對稱的布局原則
4.美麗動人的構件造型
5.裝飾色彩與等級的緊密結合
6. 三段式的外觀特徵
完整的木架構體系
親木文化情結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的建築文化像中國這樣,在近現代西洋建築東漸之前,如此漫長地熱衷於土木結構及其群體組合.

優點:第一,取材方便,加工容易中西比較:義大利佛羅倫斯主教堂1420年動工,1470年完工;同期紫禁城1407年動工,1420年完工;法國凱鏇門30年完工,同時期乾隆建造承德普陀宗乘之廟開始於1767年,1771年完工. 第二,靈活性強 由於牆壁不負擔屋頂和樓面的重量,建築物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門窗開設比較自由,並發展成精妙而獨特的中國門窗文化. 第三,抗震性強,牆倒屋不塌。木材具有一定彈性,樑柱的框架結構有較好的整體性,因而木架構房屋的抗震性能較強,牆是隔斷不承重,防禦地震, 缺點: 第一,怕火 紫禁城火災:1421年三大殿雷擊燒毀;1557年三大殿,太和門,午門等被燒毀,從明到清較大火災24次. 圓明園火災:1860年英法,石造宮殿,石柱,石牆; 防火措施:紫禁城,金幣和金元寶,"天下太平";水缸.第二,木結構對生態的破壞 

群體組合的配置形式
中西對比:群體與單體 中西文化差異:群體與個性 基本單位:間 單體建築構成庭院,形成中國庭院文化.
"群":中國傳統建築的靈魂 漢墓畫像磚中的院落:左右,左為兩種院落,後邊的是主人的堂屋,右邊為附屬建築,灶膛,水井,僕人掃院子.

以木架構為主的中國古代建築體系,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則是以"間"為單位構建單體建築,再由若干個單體建築構成庭院.單體之美,只有體現為"群"的一部分時,才有價值,也只有存在於"群"中,其藝術價值的豐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現.甚至可以說,"群"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靈魂.太和殿的威武壯觀只有在紫禁城的森嚴氛圍中才能得以表現,祈年殿也只有在松柏濃郁的天壇環境中才有生命.群體組合使中國古代建築遠遠超過了其他造型藝術的複雜性和深刻性,獲得了極為特殊的美學風格和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均衡對稱的布局原則
均衡對稱:縱軸線為主,橫軸線為輔.庭院布局為兩種:三合院,四合院.受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觀念和宗法意識影響,古代建築的庭院與組群布局大多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以縱軸線為主,橫軸線為輔進行設計建造.
一般庭院布局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在縱軸線上先安置主要建築,然後在院子的左右兩側沿著橫軸線以兩座體量較小的次要建築相對峙,構成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築的對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築,構成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圍牆等將四座建築連線起來,成為封閉性較強的一個整體.這種布局便於安排家庭成員的住所,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制觀念.
另一種四合院則在縱軸線上建造主要建築,在其對面建造次要建築,在院子的左右兩側用迴廊將前後兩座建築連結成一體.這種以迴廊和建築相結合的方法可以起到藝術上大小,高低,虛實,明暗的對比效果,同時迴廊各間裝有直欞窗,可向外眺望,擴大空間感.除上述各種布局方法以外,漢朝以來還有很多在縱橫二軸線上都採取對稱方式的組群.與四合院的建制相反,它以體形巨大的建築為中心,周圍以庭院環繞,在外面用矮小的附屬建築,走廊或者圍牆構成方形或圓形外廓.歷代壇廟等禮制建築採用的多是這種布局方式.
以均衡對稱方式為原則構成的古代建築具有層次感和空間感,是一個可以滿足各方面用途又成為一個完整的建築藝術群體的嚴密整體.
以北京故宮為例,它的總體布局是沿著南北軸線縱向布置起來的,以天安門為序幕,外朝三大殿為高潮,景山作為殿尾,既有主有從,又前後呼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因此可以說,中國古代大組群的建築形象,恰如一幅中國的手卷畫,只有自外而內,從逐漸展開的空間變化中,才能體味到它的美妙與精華所在.
美麗動人的構件造型
善於將建築的各種構件進行藝術加工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突出特徵之一.以木架構為結構體系的中國古代建築,它們的柱,梁,枋,檁,椽等主要構件幾乎都是露明的,這些木構件在用原木製造的過程中大都進行了美的加工.
月梁,駝峰,撐拱,牛腿,菊花頭,螞蚱頭,麻葉頭;
屋頂上的鴟吻和寶頂,瓦當;
屋脊上的瓦頭雕刻花草,禽獸等紋樣,增加了建築鮮活的生命感;
門窗,石礅,木柱;
裝飾色彩與等級的緊密結合
善於用色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突出特點之一,而且色彩的使用與主人的身份地位要契合.
中國古代建築慣用大面積的原色,包括黃,紅,青,綠,藍,白,黑等.由天安門,午門走入宮城,進入游者視域的是碧藍色的天空,藍天下是成片的閃閃發亮的金黃色琉璃瓦屋頂,屋頂下是青綠色調的彩畫裝飾,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紅色立柱和門窗,整座宮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鋪磚地面.這藍天與黃瓦,青綠彩畫與紅柱紅門窗,白台基和深地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給人以極鮮明的色彩感染.在山青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氣候,環境,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多用白牆,灰瓦和栗,黑,墨綠等色的梁架,柱裝修,形成了與環境相調和,秀麗淡雅的格調.安徽徽州地區一帶的祠堂,民舍都是白粉牆,黑色的瓦和灰色的磚,石牆腳,黑,白,灰組成了這個地區鄉土建築的主色調.浙江永嘉楠溪江自然風景區一帶的民舍,用的都是當地的材料,穿斗式的構架,露出木料本色,柱間都是白灰牆,頂上蓋著黑瓦,在黑,白,灰中加上赭石色的木柱,配上起翹的屋頂,彎彎的曲線,樸素而且秀麗.
彩畫是中國古代建築色彩的獨特體現.明清時期最常用的彩畫種類有和璽彩畫,鏇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和璽彩畫:又稱宮殿建築彩畫,這種建築彩畫在清代是一種最高等級的彩畫,大多畫在宮殿建築上或與皇家有關的建築之上.
和璽彩畫根據建築的規模,等級與使用功能的需要,分為金龍和璽,金鳳和璽,龍鳳和璽,龍草和璽和蘇畫和璽等五種.全畫龍圖案的為金龍和璽彩畫.一般套用在宮殿中軸的主要建築之上,如故宮三大殿,以表示"真龍天子"至高無上的意思;畫金鳳凰圖案的為金鳳和璽彩畫.一般多用在與皇家有關的如地壇,月壇等建築上;龍鳳圖案相間的為龍鳳和璽彩畫.一般畫在皇帝與皇后皇妃們居住的寢宮建築上,以表示龍鳳呈祥的意思;畫龍草相間圖案的為龍草和璽彩畫.用於皇帝敕建的寺廟中軸建築上;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的為蘇畫和璽彩畫.用於皇家遊覽場所的建築上,代表園林風格.
鏇子彩畫為清代寺廟,祠堂,陵墓等建築彩畫.蘇式彩畫起源於江南蘇杭地區的民間傳統作法,大約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流傳到北方,所以取名為"蘇式彩畫". 蘇式彩畫主要用於園林建築和住宅.這些彩畫多位於檐下及室內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頭上.彩畫的構圖密切結合構件本身的形式,圖案瑰麗,色彩豐富,為我國古代建築增添了無限美感.
三段式的外觀特徵
就外觀而言,中國古代建築由台基,屋身,屋頂三個部分組成,稱為"三段式".
台基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基礎部分,具有承托建築物,防潮,防腐的實用功能,彌補單體建築物不夠雄偉壯觀的美學功能,還有昭示身份和權力的象徵功能.
屋身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主體部分,採用樑柱式結構形成梁架,梁架與梁架之間組成"間".建築的屋身一般由若干間組成,開間越多,等級越高.
古代能工巧匠經過長期的實踐,創造出造型獨特的"大屋頂",這是中國古典建築區別於西方古典建築最鮮明的特徵.這種屋頂不但體形碩大,而且是曲面形,屋頂四面的屋檐兩頭高於中間,整個屋檐形成一條曲線,令原本笨重的屋頂變得輕盈活潑,好似一條充滿活力的天際線,柔和而有韻律,古代文人形容其為"如鳥斯革,如0斯飛",成為整座建築極富神韻和藝術表現力的一部分.
在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無論宮殿,陵墓,寺廟等大型建築,還是普通的民間建築,這種大屋頂的造型都很常見.
古人在實踐過程中還創造出了形式不一的屋頂式樣,包括廡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卷棚頂:
廡殿頂:是四面坡屋頂形式之一,由四個傾斜的屋面和一條正脊,四條斜脊組成整個屋頂.
歇山式:又稱九脊式頂,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和兩側傾斜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山牆組成.
攢尖頂:平面為圓形或多邊形,上為錐形屋頂,沒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於上端.
懸山頂:是雙坡屋頂形式的一種,特徵是屋面伸出山牆之外,屋面兩坡相交處有脊,這種屋頂又稱作挑山.
硬山頂:是雙坡屋頂形式的一種,山牆同屋面平齊,也有略微高出屋面者,兩坡相交處有屋脊.
卷棚頂的特點是屋面雙坡,沒有明顯的正脊,前後坡相交處不用脊而砌成弧形.

文化取向

一,天人合一的空間意識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建築是對空間的人為分割,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中國人一向將大自然看作自己的"母親"與"精神家園".受到老莊哲學以及道家思想的影響,認為人與大自然是和諧相處,同構對應的.人對待天地自然,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是一種親情的道德關係,而不是單純的征服與索取關係.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先秦古籍諸如《易經》與老莊的著述中表現地很突出.老莊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歸真"等哲理莫不如此.可以說,先秦之後,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一個主流,也是貫穿中國傳統文化各個方面的一種思維定勢與終極追求.
基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將建築這種人工文化看作自然的有機延伸,又將自然看作建築的文化母體.
建築與環境融為一體
中國傳統建築講究與周圍環境,格調,意境和諧融洽,不突出自己,避免造成與自然的斷裂和對立.
室外空間的處理.
此外,基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建築十分重視對室外空間的處理,甚至可以說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美主要存在於室外空間的變化之中.檐廊,門窗,亭台樓榭以及敞開的院子互動組合,形成了虛實相映的空間意象,虛中見實,實中有虛.這種建築風格不僅沒將建築隔絕於自然,反而將建築與自然有機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形成了兩者親和的特徵,賦予建築以鮮活的生命和濃郁的文化氣息,乃至於很多西方人稱中國古代建築為獨特的"環境藝術",其中武當山尤為顯著.
西方建築則完全不同.受海洋文化影響,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問題上,西方人一貫偏於天人對立的文化觀念,認為只有不斷的征服自然,人類才能走向進步.因而,西方建築文化作為一種人工文化,可以看作人對處於對立關係的自然的強制性的介入,占有與征服.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強調突出建築本身,張顯人的創造性,漠視自然,忽視建築與周圍環境的意境是否和諧,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對立與緊張.
2.宇宙觀
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意識還與宇宙觀念關係密切.中國人所認識到的"建築",是一種人工創造的"宇宙".
"宇宙"的本義是指建築."宇":屋檐.《易經》:"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宙":梁棟.從自然宇宙角度看,天地是一所其大無比的大房子,此即淮南子所言"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為宙".千秋萬代,人們就在這所大房子的庇護下生活,無論肉體還是精神都受其保護.中國建築文化鮮明地體現出"宇宙即是建築,建築即是宇宙"的恢宏深邃的時空觀念.
天空有28星宿,分屬東南西北四方,每方7宿,分別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相守,中間是紫微帝宮,即宇宙最高神北極星的居所.這幅圖案乃至宇宙觀對古人的建築規劃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帝王的宮殿.
(1)尚大觀念.
中國建築起碼自秦漢時起,就具有了效法自然宇宙的文化胸襟,因此一旦經濟條件,建築材料以及技術水平允許,人們就將對自然宇宙的領悟傾注於宮室的建設之中,建造儘可能恢宏博大的建築以象徵自然宇宙之大.
 比較古代中外的都城面積:
大唐帝都長安城面積為84.10平方公里,是中國古代第一帝都.
公元3世紀末羅馬城13.68平方公里;
公元5世紀的拜占庭城(土耳其伊斯坦堡)11.99平方公里;
公元8世紀末的巴格達城30.44平方公里.
唐都長安是包括中國古代都城在內的古代世界帝都之冠.
二,淡於宗教的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人本思想是與神本思想相對而言的,強調的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來看待和思考一切問題.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宗教表現出了令西方人難於理解的理性與閒淡.中國人對宗教似乎有一種天生的"淡泊與超然".
梁漱溟曾經談到:"中國人是世界上唯一淡於宗教,遠於教,可稱'非宗教的民族'."這種文化傳統的形成與中國宗教的發展狀況有關.中國的宗教一直處於原始的狀態,天地崇拜與祖先崇拜是它的核心.在中國,真正起到支配地位的並不是人對之絕對服從與崇拜的"主神".來自遠古傳說中的伏羲,女媧,神農,黃帝,盤古,西王母等神儘管都有一定的神性,然而在文化性格上都不同於舶來的上帝,真主與釋迦牟尼這些主神.
儒家的理性精神.
在中國,儒家的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準宗教"的角色,行使了宗教終極人生關懷的功能.宗教是迷狂的,神秘的,儒學恰恰相反,它充滿了理性精神.
儒家學說的最核心內容就是關心政治,注重人事,概括起來就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孔子對待鬼神採取了清醒的態度,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竭力淡化人們對鬼神的崇拜,強調以血緣宗族關係為基礎的人事倫理.儒家的崇理精神形成了中華民族人本主義的文化傳統.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神僅僅是烘托鞏固皇權的工具而矣.相反,在近代以前,歐洲恰恰是神本思想.在文藝復興運動之前,神是人的世界的主宰,基督教神學是歐洲封建社會的總的理論綱領,而君權與皇權相比,始終處於一種依附,次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建築:人本主義建築,瀰漫著濃厚的人本精神;
西方古代建築:神本主義建築,充滿著強烈的神的味道.
具體差異:
1.世俗建築在中國古代建築體系中始終處於壓倒性地位,宗教建築處於從屬地位.
西方古代建築:神廟與教堂,古代中國:代表王權的宮殿,陵墓以及壇廟.政治倫理性建築如秦阿房宮,漢未央宮,唐大明宮,明清紫禁城,遠遠超過了寺廟等宗教建築的恢宏燦爛.
2.包括宗教建築在內的中國古代建築始終保持著理性的清醒,很少宗教的狂熱,神秘 .
崇理的儒家精神塑造了中國人偏於寧靜,安詳,含蓄,內斂的民族性格與心理氣質,表現在建築上則是建築具有極強的世俗性和現世性.且不說宮殿,民居等世俗建築,即便是寺廟等宗教性建築也鮮見宗教本身的茫然與神秘.
中國的寺廟建築從整體布局到細部處理,隨處可見世俗的精神.庭院式是中國建築的國粹,原本是一種典型的民居建制,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它成為寺院建築的主要形制.佛寺布局一般為院落式縱向中軸對稱,主體建築由南向北排開,兩側建有配殿,正殿和配殿各自形成四合院建制,主殿殿堂採用廡殿式屋頂或者歇山式屋頂,等級分明.
而且佛寺內往往古樹參天,綠意盎然,寺外青山環抱,綠水環繞,儼然一處風景絕佳的民間小院,處處體現了中國人享受生活的現實主義情懷,缺少西方宗教建築刻意渲染追求的神秘,狂熱精神.
哥德式
中世紀歐洲12至15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通常被稱為"哥德式"風格."哥特"(Gothic)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野蠻遊牧部落的名稱.義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首先用到"哥德式"一詞,批評文藝復興之前中歐及北歐的建築樣式,即把"哥德式"一詞作為"野蠻"的同義語,哥德式建築是野蠻人的建築,當時歐洲人認為只有羅馬式建築才是正統.
哥德式教堂建築特點:
首先在體量和高度上創造了新紀錄,從教堂中廳的高度看,德國科隆中廳高達48米;從教堂的鐘塔高度看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高達161米.
其次是形體向上的動勢十分強烈.不論是牆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劃越細,裝飾越多,也越玲瓏,而且頂上都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不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築局部和細節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個教堂處處充滿向上的衝力,造成一個"非人間"的境界,給人以神秘感.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徵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紅塵的宗教思想的體現.人們的視覺和情緒隨著向上升華的尖塔,有一種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覺.
科隆大教堂座落在萊茵河畔,始建於1248年,完工於1880年,前後歷時630多年,迄今保存的當年設計教堂的圖紙有成千上萬張,堆積如山,在建築教堂的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科隆教堂是一座哥德式建築,長144米,寬61米,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是德國最大的教堂,也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最壯麗的大教堂之一,已成為科隆城的標誌.科隆教堂建在萊茵河畔的一座山丘上,上下分為5層,正面的兩座尖塔高161米,宛如兩把巨劍直插藍天,蔚為壯觀.中央大禮堂的穹頂高43米,四壁的窗戶是用彩色玻璃鑲嵌的《聖經》里的故事圖案.教堂內外有大量以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故事為題材的石刻浮雕,作工精細,人像逼真,極為珍貴.每到夜間,四周的聚光燈齊明,一束束光柱射向教堂,使教堂更加顯得宏偉壯麗,神奇迷人.
中國人心中沒有上帝,就沒有必要建造西方中世紀那樣高聳入雲的尖頂,不與上帝對話就不必要營造升騰的氣氛,神秘的光影變幻,因此哥德式建築直衝雲霄的尖頂,教堂內部搖曳迷離的風格在中國大地上從未出現.中國宗教建築缺乏一種從現實大地向宗教天國狂熱的向上提拉之力.
3.西方崇神的意識造就了永恆的觀念,使用大理石,磚等建築材料,中國缺乏永恆的觀念,使用木結構.
建築是為崇高的神,上帝建的,保持的時間越久遠越能體現人對神的敬仰和膜拜.西方遺留下來的著名教堂,神廟等古典建築基本上都是石頭建成的.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宗教的梳離,中國人缺乏永恆的觀念,在建築上形成了不求原物長存的文化觀念.這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木架構體系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濃郁的親木情節在各朝各代的建築中均有鮮明的表現.從赫赫有名的秦阿房宮,漢未央宮,唐大明宮,明清紫禁城到名不見經傳的尋常百姓家,從劉禹錫筆下的陋室,為秋風所破的杜甫草堂到歐陽修的醉翁亭以及紅樓夢大觀園的亭台樓榭,毫無例外都是土木營造的世界.以土木為材的建築容易腐爛失火,保護維修的難度較大,因此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不在少數.即便如此,人們對木架構體系仍然情有獨衷.
三,凸顯等級的禮樂精神
(一)禮:等級
"禮"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徵和標誌.在中國,"禮"是一個獨特的概念,為其他任何民族所無.其他民族的"禮",一般不出禮俗,禮儀,禮貌的範疇.而中國的"禮"則是中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名.在中國古代,"禮"是統治者治理國家,鞏固皇權的根本.中國傳統的"禮文化"或"禮制文化"創製於西周,並為後世儒家所繼承,發展,以強大的力量規範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心理情操與是非善惡觀念.
《禮記》:"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威嚴不行."禮是決定人倫關係,明辨是非的標準,是制定道德仁義的規範.禮不僅是一種思想,還是一系列行為的具體規則,它不僅制約著社會倫理道德,也制約著人們的政治行為.這些規範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就是建立一種等級的思想和等級的制度,這樣才能"正君臣,篤父子,睦兄弟,齊上下,夫婦有所."
禮的內涵: 等級:政治概念――忠――國家
"入則孝,出則悌"的倫理觀念根植在中國人的思想意識中,強調倫常秩序,注重血緣身份.
孝:道德對中國人人生價值,追求的影響.百行孝為先.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丁憂.孝廉.
忠:岳飛
等級與倫理的關係:孝慈則忠.宗族和宗法關係在中國的長期存在,導致了"家國同構"的格局.人們普遍相信"忠孝相通,求忠臣於孝子之門".
宗法制:宗法是由原始社會末期氏族組織演變而來的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組織系統,到階級社會已經演化為一種鞏固統治秩序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政權,族權的統一體.通過擴大家族統治,加強血緣約束,來維護社會秩序,是一種極其嚴格的社會組織結構和政治制度.
家國同構.
(二)樂:周樂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制禮作樂",既重視以上下尊卑等級關係為核心的禮制,又不忽視與之相配合的情感藝術系統即樂.由禮及樂的思想在建築上也有表現,即在固守禮的原則的基礎上,強調建築的美感和韻味.
(三)影響
禮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靈魂,是解讀中國古典建築不可或缺的鑰匙.
1.裝飾上
(1)皇帝有權使用龍的圖案
淵源:漢武帝是第一個稱自己為龍的兒子的皇帝,以後的皇帝沿襲這個稱呼,稱自己為"真龍天子",龍就成為皇帝的象徵.
龍生九子:椒圖,性好閉.
龍的起源
――蛇,魚,蝦,牛,鷹;
――恐龍或鱷魚;
――雲彩和閃電;
(2)宮殿屋脊與屋頂
仙人走獸: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
龍(鴟吻):能興雲作雨的神奇動物,皇權神聖的象徵;
鳳:鳥中之王,鳳是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鳳求凰,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獅:始傳於佛教,據《傳燈錄》載:"釋迦佛生時,手指天,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4月初8.
獬豸:《異物志》中載:"性忠,見人斗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公正的象徵;
狻猊:龍子之一,非龍似獅又似馬,因它形象似雄獅,用作鎮獸;
押魚:海中異獸,傳說它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
鬥牛:古代傳說的一種虬龍,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動物;
行什:長翅膀的猴臉人面.
實用功能:加固,防漏.
象徵功能:消滅災禍, 逢凶化吉,主持公道,剪除邪惡.
琉璃小獸的數量體現了鮮明的等級性:
太和殿和保和殿:9個;乾清宮,坤寧宮:9個;交泰殿,中和殿:7個;御花園的亭閣:3個.在太和殿9個走獸後面有加了一個行什.
(3)大門
皇宮版門:紅門金釘;
以下官吏:綠門銅釘;黑門鐵釘;
門釘數量:皇宮大門9路9排81枚 7路7排49枚 5路5排25枚 數字中的等級:
2.顏色上 天子:丹; 諸侯:黝; 大夫:蒼; 士:黃;午門,太和門,神武門都是81枚釘.
3.城門和台階上的等級

午門 殿試的一甲狀元,榜眼,探花可以從這個門出宮;正面的東門是文武百官出入的,正面的西門是皇室的王宮出入的.掖門只有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才開,文官走東掖門,武官走西掖門,皇帝舉行殿試的時候,各地進京的貢士按名次排列,單數走東掖門,雙數走西掖門.
台階:御道,黃道,兩側的台階是文武百官走的.
為了加強"禮"的可操作性,歷朝統治者制定了各種具體的規章制度,將它們列入國家的法典,嚴格執行.唐朝的《營繕令》中規定,都城每座城門可以開三個門洞,大州的城正門開兩個門洞,而縣城的門只能開一個門洞.帝王的宮殿可以用有鴟尾裝飾的廡殿式屋頂,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只能用歇山式屋頂,六品以下官吏以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式屋頂.明朝在建國之初也對親王以下各級官民的宅第規模,形制,裝飾作出明確的制度規範.《明會典》中規定,公侯,前廳7間或5間,中堂7間,後堂7間;一品,二品官,廳堂5間9架;三品至五品官,後堂5間7架;六品至九品官,廳堂3間7架.森嚴的等級制在建築上通過房屋的寬度,深度,屋頂形式以及裝飾的不同式樣表現出來,建築往往成為傳統"禮文化"的一種象徵與標誌.
樂的影響:
由禮及樂的思想在建築上也有表現,固守禮的原則,同時強調建築的美感和韻味.有人指出,曲面大屋頂的設計就是出於美觀的考慮而創造的.從兩千年前漢墓穴出土的明器上可以看到當時房屋頂上的曲線,從以後留存下來的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建築上,都可見這種曲面形的屋頂,從城市到鄉間,從宮殿,陵墓,寺廟到住宅,民房上也是如此.民間一些建築上,不僅整個屋頂面是曲面形的,四邊屋檐是曲線的,連屋頂上的幾條屋脊也是曲線的.在歐洲一些國家的鄉村也有許多木結構的農舍,它們的屋頂也很大,但屋頂面和屋檐都是筆直的.美學家指出,直線是一種嚴肅理性的線條,曲線則是一種有生氣的線條.曲線的運用一方面減少了建築的沉重和笨拙,同時增強了建築的神韻和活力.
四,兼容並蓄的包容觀念
1.布局
庭院式是中國建築的國粹,原本是一種典型的民居建制,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它成為寺院建築的主要形制.佛寺的中國化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其布局一般為院落式縱向中軸對稱,主體建築由南向北排開,兩側建有配殿,正殿和配殿各自形成四合院建制,主殿殿堂採用廡殿式屋頂或者歇山式屋頂,等級分明.中國古代建築的其他特徵比如木結構,樑柱交錯,斗0支撐,人字形的兩面坡屋頂均有體現.而且佛寺內往往古樹參天,綠意盎然,寺外青山環抱,綠水環繞,儼然一處風景絕佳的民間小院,處處體現了中國人享受生活的現實主義情懷,缺少西方宗教建築刻意渲染追求的神秘,狂熱精神.
2.裝飾
須彌座:魏晉南北朝以後佛塔基座造型.
文化交流:在異質文化中尋找與本文化相契合的文化因子.
須彌座:印度佛教須彌山頂的佛座.
須彌山的文化特性:處於世界中心;堅固不壞的金剛山;此山入水很深,出水很高,即"妙高無比".
須彌座同樣具備這三種特性,都可以滿足中國古人的精神追求.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尚中,中原,中國,居於天下之中.
第二,木結構容易著火,須彌座堅固不壞,象徵著永垂不朽.
第三,木結構建築高度有限,須彌座入水很深,出水很高,提升了中國古人追求"無限"的精神意義.
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太和殿採用須彌座.
3.主題
中國的宗教建築中並不一定遵循某一種宗教主題.道教建築中會有佛教的神佛偶像等等.
瀋陽太清宮:清朝康熙年間建造,三教同殿的宗教建築:中間是老子,左右供奉孔子和釋迦牟尼,體現了全真派"三教合一"的主張,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

主要類型及文化欣賞

一,門闕森森的宮殿建築
宮殿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中規制最高,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建築,是當時社會文化和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和最高體現.
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宮殿名稱的內涵有一個演變過程.上古時期,穴居是原始初民常見的居住方式.古語道:"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 在先秦以前,人們經常將"宮","室"連起來使用,而且,"宮","室"可以通用,均指人們居住的場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秦漢以後,"宮"和"殿"開始連在一起使用,並且具有了等級的差別,專指皇帝行使權力和日常生活的場所.
 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就出現了宮殿建築.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大修宮殿,建造了氣勢磅礴的朝宮,它與漢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共同形成了中國宮殿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此後,伴隨著江山易主與王朝更替,華夏大地上掀起了建造宮殿的熱潮.隋朝有仁壽宮,大興宮,唐朝有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以及隨後遼宋金元明清的宮殿,無不氣勢雄偉,規模龐大.然而,令人扼腕嘆息的是,這些人類建築史上的傑作大多在王朝殺戮的戰爭中灰飛煙滅,成為斷壁殘垣,能夠傳世的僅僅是北京明清故宮和瀋陽清故宮.其中北京故宮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也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藝術的頂峰.而瀋陽故宮從它的規劃布局,建築形式以及建築裝飾幾方面又充分展現了清朝早期建築的特點,尤其是清朝建立者滿族的政治文化與民風民俗,使其成為中國現存皇室建築群中地位僅次於北京故宮的重要建築.
(一)宮殿布局原則
1.前朝後寢
這項原則在周朝時已基本形成,一直延續下來.前朝在古代稱為"朝政用房",後寢稱為"寢居用房".從歷代皇宮建築群的規劃可以看到,帝王處理朝政的殿堂總是建在宮殿的前面,生活起居以及娛樂部分總是建在後面,明清紫禁城的規劃就是一個典範.明清紫禁城的前朝部分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東西兩側對稱布置的文華殿和武英殿,這裡是帝王政治的中心.太和殿是宮城最重要的一座殿堂,皇帝登基,完婚,壽誕,命將出征,每逢重大節日接受百官朝賀和賜宴都要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禮儀.其後的中和殿是帝王上朝前做準備與休息的場所,中和殿北面的保和殿是皇帝舉行殿試和宴請王公的殿堂.後寢部分主要包括皇帝,皇后以及宮妃生活起居的場所,如乾清,交泰,坤寧三宮,東西六宮,以及御花園等娛樂服務性建築.這種合乎實際功能需要的前朝後寢的布局原則成了歷代皇宮營造的基本格局.
2. 三朝五門
古語稱宮殿為"九重宮闕帝王家",這種門闕森森,宮殿重重的宮殿制度形成於周朝初期.《左傳》和《禮記》記載周朝的宮室制度時寫道,在宮室的大門前面有闕.闕是一種高台建築,用於登高遠望,又稱為宮闕,它是觀察防禦,揭示政令,納取臣子建議的地方;其後有五重宮門,叫做皋門,英門,路門,庫門,雉門,起到壯大威懾力的作用;後有大朝,內朝和外朝三朝.北京故宮的"五門"是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三朝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朝五門的宮殿布局在禮制上一直被後代皇帝所延續,但是在建築形式上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又有所改變和發展.總之,這種宮殿建制不僅威嚴壯觀,具有強大的震懾力,而且是中國古代宗法社會等級和秩序精神的象徵和體現.
3. 左祖右社
根據《周禮?春官?小宗伯》記載,"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帝王宮室建立時,基本遵循左祖右社的原則.宗廟的空間位置應當在整個王城的東或東南部,社稷壇的空間位置則在西或西南部,這種做法一直沿襲下來.現存的北京中山公園名為"五色土"的方形大平壇,就是明朝永樂年間營造北京時建的社稷壇.
4. 中軸對稱
作為古典建築的重要代表,宮殿規劃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中軸對稱.古人尚中觀念在宮殿營造上得到嚴格執行,重要建築從南至北依次排開,布局嚴謹,秩序井然.明清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後三宮以及重要宮門,廣場均分布在中軸線上,附屬建築位於兩側,這種布局充分體現了古代社會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

事死如生陵墓建築

古代的陵墓建築因為多為磚石結構,且埋藏於地下,反倒基本保留下來.據統計,可以確認的帝王陵墓有100多座,其數量之多,技藝之高,享譽中外.在這類建築中,除了陵寢本身外,還有為數眾多的雕刻,繪畫和碑帖文字,它們與建築融合在一起,不僅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一份豐富的遺產,也形成為我國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資源.
(一)陵墓形制的發展階段
1.方上――秦漢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動用70多萬苦力,前後耗時38年,斥巨資修建了始皇陵.秦始皇陵封土採用方上形制,頂部平坦,原高約115米,現存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陵體四周築有兩層城垣,內城四周共長2525米,外城周長6294米.始皇陵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封建社會規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我國古代陵寢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漢承秦制,墓室深埋地下,累土為方錐形去其上部,作為陵體,形狀酷似覆斗.陵園前開始出現神道,兩側建有石雕刻和石建築.漢代帝王陵墓以武帝茂陵規模最大,冢高46.5米,周長240米.漢代陵墓是保留至今的唯一一種漢代建築類型,出土的畫像磚,畫像石以及明器,為今人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大量形象資料.
2.以山為陵――隋唐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時期,在陵墓建造上比前代更加追求陵冢的高大.為了顯示雄偉壯觀,防止盜墓和水土流失,唐太宗開創了以山為陵的先河,選擇有氣勢的山脈為陵體,開鑿墓室.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建築方形陵牆圍繞,四面建門,門外立石獅,四角建角樓,神道順地勢向南延伸,兩側的石人石獅比前代增多.這種利用天然山勢環境,加以人工規劃而建成的龐大陵區,確實更能體現出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的心理取向和一統華夏的強大意志.
3.寶城寶頂――明清
明十三陵是一個龐大的皇陵區,位於北京昌平縣以北的天壽山南麓.除朱元璋的孝陵和代宗景泰陵以外(葬於北京西的金山口諸王墓地),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都在這裡.
朱元璋開啟了有明一代的統治,其孝陵的封土形式及布局也成了明清兩朝皇陵的標準格式.孝陵沒有模仿唐代的以山為陵,而是採取"寶城寶頂"的建制,既威嚴肅穆,又防止雨水沖刷,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陵墓前有長長的神道,神道上依次排列著大金門,石碑,石柱,文臣及武臣,直到欞星門.進門過金水橋到達陵墓中心區,在由南至北的中軸線上分布著大紅門,0恩門,0恩殿,方城明樓,寶城.十三陵延續這種建制,集中建造在一起,各陵既各自獨立,又有共同的入口和共同的神道,組成一個統一的既完整又有氣勢的皇陵區.目前,除萬曆皇帝的定陵於1956年發掘以外,明朝皇陵都沒有發掘.
清朝皇陵主要分布在三個地區.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在瀋陽建造了福陵和昭陵.入關後,在河北遵化縣建造了清東陵,葬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等五帝及其后妃,在河北易縣建造了清西陵,葬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帝及其后妃.這兩座陵區承襲明制,各陵既獨立又相互聯繫,陵區擁有共同的神道,有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等一系列地面建築,地宮深埋寶頂之下.清代陵墓與前代不同之處是開始為皇后另建陵墓,慈禧太后的普陀裕定東陵,無論在建築材料的選用上,裝飾的精美程度上,還是裝飾主題的寓意上,既超過了作為皇后應該享用的標準,也超過了一般的皇帝陵墓,確實是她生前窮奢極欲和權傾朝野的真實人生寫照.
(二)陵墓建築的文化內涵
1.事死如生
走入帝王陵墓的地宮,仿佛就置身於帝王的宮殿.地宮雖然深埋地下,是帝王以及后妃百年之後的居住場所,然而受"事死如生"文化傳統的影響,生者要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情形為死者安排冥間的一切.地宮的建制模仿宮殿,大部分墓室明顯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邊相當於堂,後邊相當於室,用來放置棺木.如明神宗定陵地宮的墓室由5個高大的拱券石室組成,分為前殿,中殿,後殿和東西配殿.後殿相當於室,中殿相當於堂,前殿相當於庭,兩個配殿相當於房和廂.帝陵神道兩側的石像生象徵著朝中位列兩側的文武大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寶座上的古代帝王憧憬著自己的政權統治與日月同輝,希望在冥間繼續生前豪華的生活,威嚴浩大的地宮及其內部種類繁多的明器和價值連城的隨葬品都是這種思想的見證.
2.厚葬之風盛行
古代中國是一個禮制盛行的國家.守孝,祭祖是中國儒家禮俗中的頭等大事."何謂孝"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厚葬是表示生者對死者忠孝的一種重要方式.厚葬以明孝,通過埋葬死者來規範生者的行為舉止,強化忠孝等級和倫理觀念.歷史上很多明君如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等都提倡薄葬,但在整個古代社會厚葬的風氣始終都很濃厚.這種傳統甚至延續到當今社會,這與中國幾千年的禮制傳統不無關係.這種風氣為我國留下了大量寶貴的建築遺產與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同時也引來了持續不斷的盜墓之風.眾多陵墓在不同時期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壞,有的甚至遭到致命的洗劫,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失,為後人了解消逝的歷史建築文化與工藝藝術設定了障礙.
3.深受堪輿學說影響
中國古代社會,帝王非常重視自己的陵墓選址.堪輿學說民間稱為風水學說,對陵墓地址的選擇影響重大.這種學說認為,選擇好地,則子孫蔭福,選擇壞地,則禍患無窮.《葬書》中提出:"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選擇陰宅最理想的環境是背靠祖山,前景開壙,有流水自山間流來,呈曲折繞前方而去,朝向是坐北向南,形成一個四周有山環抱,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良好環境.目前已知的陵墓建築除北宋位於河南鞏縣的陵墓以外,大多建在這樣的環境中.
4.具有鮮明的等級性
同宮殿一樣,古代陵墓建築也是重要的政治性建築,具有鮮明的等級性.陵墓的方方面面都印上了等級制的痕跡.社會等級不同,死後使用葬具的規格差別很大.根據《禮記》記載,"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不得僭越.陵丘形狀也有具體規定,比如秦漢時期,只有帝王才能用方形墳丘,一般貴族官員只能用圓錐形墳丘.石像生的數量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可制石人,石羊,石虎各兩件,四五品官員只能制石人,石羊各兩件,六品以下則不得制.相比之下,皇帝陵墓的石像生一般都在10對以上.唐朝帝王陵園中的石像生初具規模,如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中,神道長3公里,兩側整齊排列的石像生有朱翟1對,石馬及牽馬人5對,石人10對,石獅1對,充分顯示了帝王的威嚴與權勢.

禮制森嚴的壇廟建築

壇廟建築顯然是一種禮制建築,是因古代中國社會嚴格的宗法禮制而生的建築.遠古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經常遭受災害和野獸的侵襲.受到認識水平的限制,人們對此難以做出科學的解釋,將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護.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了供奉祭祀這些神靈,建立了大量壇,廟,祠堂等形式的建築.
種類:
1. 祭祀天地
祭祀天地等自然神靈是古人生活中一項至關重大的活動.
人類早期生存的威脅大多來自狂風暴雨,閃電雷擊等自然災害.人們相信"天"是至高無上,操縱一切,無所不能的主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各有其神,支配著作物的生長和人間的禍福.因此,祭祀天地山川等自然神靈很早就成為早期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國家形成之後,君王或帝王宣揚君權神授思想,將自己比作天地之子,受命於天統治百姓,增強政權的合理性,強化自己的政權統治.祭祀天地因而成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動.而且發展到後來,成為統治階級的專門權利.《禮記》中規定,"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諸侯只能"祭山川,祭五祀",平民百姓祭祀天地的活動則是越軌的非禮行為.
代表:北京天壇
北京天壇在各種祭壇中規模最大,建築規制也最高.祭祀性建築主要包括齋宮,圜丘,祈年殿,神樂署,犧牲所等.古代的能工巧匠使用形象,數字以及色彩等手段確保天壇不僅在物質上滿足祭祀的要求,還在精神上實現帝王的祭祀需求.古代中國人相信天圓地方之說,因此,在天壇建築中,圓與方的形象被大量運用.圜丘壇中的"九"文化體現了陰陽學說,反覆使用九和九的倍數,與《周易》中"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說法相合,暗示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壇的多數建築都使用了黃色和藍色,象徵土地和蒼天.這些象徵元素的使用,再加上壇廟中栽種的大量青松翠柏,共同營造了一種肅穆,崇高和神聖的意境,表達了後人崇敬和懷念的情懷.古代匠師高超的建築藝術,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留下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2.祭祀祖宗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宗法制度始終是國家統治的基礎.自上至下重視血統,尊敬祖先.這種依靠血緣維繫人際關係,家族利益乃至國家一統的宗法觀念滲透到古人的思想意識中,從帝王的祖廟到庶民的祠堂無一不是宗法制度的物質象徵與必然產物.皇帝祭祀祖先的場所是祖廟或稱太廟.按照"左祖右社"的營國規定,歷朝歷代都將太廟建在宮城的左方,在王城中占據重要位置.而且《周禮》中還規定,"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屋室為後".說明了宗廟在國家社稷中的重要地位.祭祀祖先的正殿位於中軸線上,面闊11間,重檐廡殿屋頂,坐落在3層石台基上,這與紫禁城前朝三大殿,長陵的0恩殿,天壇的祈年殿規格相同,說明祭祀祖先是封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周禮》規定:"古者天子7廟,諸侯5廟,大夫2廟,士1廟,庶人祭於寢."明朝以後,普通百姓有了專門祭祀祖先的場所,稱為祠堂或家廟.祠堂是祭祖的聖地,祖先的象徵.朱熹《家禮》中規定:"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如果遇上災害或者外人盜竊時,"先救祠堂,後及家財".顯然,祠堂具有關乎宗族命運的神聖地位.在中國南方地區,諸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祠堂大多是傳統的四合院式建築.主要建築分布在中軸線上,前為大門,中衛享堂,後為寢室,加上左右廊廡,組成前後兩進兩天井的組群建築.祠堂的功能首先是供奉和祭祀祖先,達到敬宗收族的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其功能得到不斷擴大和延伸,成為族人舉辦婚喪嫁娶,娛樂慶典以及宗教活動的場所,是本地居民的社交場所和社會活動中心.
祠堂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是維護禮法的一種制度,是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精神象徵.通過祠堂的建造規模,建築形象以及裝修裝飾,能夠顯示宗族在當地的社會地位與權勢.目前,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的祠堂主要有廣東陳家祠堂,安徽的胡氏宗祠以及江蘇的瞿氏宗祠,遊客在這裡可以欣賞到祠堂古老的建築風格和卓越的營造技藝.
3.祭祀聖賢
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誕生了很多聖哲先賢,人們為他們建廟立祠,表達欽佩崇敬之情.這類紀念性建築種類繁多,包括儒家賢哲廟,將相良臣廟,文人學士廟等等.它們分布的範圍最廣,涉及的對象最寬泛.除了帝王或政府下令修建之外,很大一部分都是民眾自願所建..這類禮制建築較為重要的有山東曲阜孔廟,山西解州的關帝廟,四川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以及杭州的岳王廟等.這些對大眾開放的祠廟,保存了許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以及繪畫碑刻,不僅成為當地文物的集中地,還是遊客了解某一地方歷史沿革,風土民情的最好方式之一.

功能各異的建築小品

建築的群體性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特點,一種建築群除了有殿堂,門樓,廊屋以外,還有很多體量相對小巧的建築與之相配,稱為建築小品.如宮殿最外面常看到的牌樓,建築群大門口的華表,影壁,壇廟前面的香爐,日晷,銅龜等.在整座建築中,這些建築小品雖然不是主題與中心,但無論在物質功能還是環境藝術方面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的建築小品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而且又因為各自獨特的形態成為遊客觀賞的對象.
種類:牌樓,影壁,華表,香爐,日晷,銅龜
1.牌樓 ――衡門
材料:木牌樓,石牌樓,琉璃牌樓;
2.影壁――照壁
"蕭牆","禍起蕭牆"
建築材料:磚影壁,石影壁,琉璃影壁,木影壁
位置:門外,門內,大門兩側;
實用功能:屏障,增加美感;
精神功能:風水觀念:曲線形,S形;靈魂觀念;
構成:壁頂,壁身,壁座;
壁頂:廡殿,歇山,懸山,硬山;
山西大同九龍壁:明代朱元璋子朱桂的,最大,長45米,高8米,厚2米,9龍,蓮花.
3.華表:
諫鼓謗木;堯舜禹
結構:柱頭,柱身,基座;
承盤露:漢武帝,仙人承接露水長壽;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場“鳥巢”

由2001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築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由艾未未擔任設計顧問。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國家體育場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只是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2009年入選世界10年十大建築。於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4年7月30日因設計調整而暫時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復施工,2008年3月完工。工程總造價22.67億元。“鳥巢”外形結構主要是由巨大的門式鋼架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國家體育場建築頂面呈鞍形,長軸為332.3米,短軸為296.4米,最高點高度為68.5米,最低點高度為42.8米。體育場外殼採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台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了完美得到的解決。鳥巢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碗狀座席環抱著賽場的收攏結構,上下層之間錯落有致,無論觀眾坐在哪個位置,和賽場中心點之間的視線距離都在140米左右。 “鳥巢”的下層膜採用的吸聲膜材料、鋼結構構件上設定的吸聲材料,以及場北京29屆奧運會體育場鳥巢實景內使用的電聲擴音系統,這三層“特殊裝置”使“巢”內的語音清晰度指標指數達到0.6——這個數字保證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觀眾都能清晰地收聽到廣播。“鳥巢”的相關設計師們還運用流體力學設計,模擬出91000個人同時觀賽的自然通風狀況,讓所有觀眾都能享有同樣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風。“鳥巢”的觀眾席里,還為殘障人士設定了200多個輪椅座席。這些輪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證殘障人士和普通觀眾有一樣的視野。賽時,場內還將提供供助聽器並設定無線廣播系統,為有聽力和視力障礙的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