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綏

延綏

延綏,明九邊之一,先治綏德州,後移榆林衛(今榆林)。屬黃土高原地區,遍是沙山,石山,稍勝於延安,然而荒地尚有十之三四。沿線的安邊堡,新城堡,龍州堡,波羅堡,響水堡,歸德堡,雙山堡,解家堡,漁河堡,永興堡等。

延綏,明九邊之一,先治綏德州,後移榆林衛(今榆林)。明憲宗先後拜武靖伯趙輔、寧晉伯劉聚為平虜將軍,充總兵官,節制陝西、寧夏、延綏三鎮。清雍正置榆林府。民國廢府。

延綏屬黃土高原地區,遍是沙山,石山,一眼望去見不到綠色,可耕地極少,但由於有衛所的駐軍耕種,也倒沒有什麼荒地。這一帶自經兵荒後往往數十里不逢一人,昔日市鎮殘破不堪,廬舍大半無人居住,山內千村萬落盡生荊棘,虎豹豺狼窟穴其中,時常出來傷人畜,人輕易不敢出入山區,行旅常有戒心。綏德地區稍勝於延安,然而荒地尚有十之三四。

這裡除了自然條件差外,又臨近邊境。延綏以北不過上十里路就是長城,長城外便是蒙古河套一帶,是韃靼騎兵經常進犯的地區。陝北長城沿線的安邊堡,新城堡,龍州堡,波羅堡,響水堡,歸德堡,雙山堡,解家堡,漁河堡,永興堡等,就是當時軍隊防衛外來遊牧民族入侵的堡壘。韃靼騎兵每年秋天就會南下搶掠糧食,各個衛所的邊兵時刻要警惕北兵南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