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營[明長城延綏鎮重要關堡]

靖邊營[明長城延綏鎮重要關堡]

靖邊營,位於陝西省靖邊縣新城鄉。明長城延綏鎮重要關堡,轄長城“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

簡介

靖邊營

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明時靖邊營轄長城“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

記載

據《靖邊縣誌》載:“舊治靖邊營古夏州兀喇城也。明景泰四年(1453)巡撫陸矩改築新城,俗呼新城堡。周圍計七百六十三丈二尺,高二丈一尺,樓鋪二十座。成化中改屬榆林衛。

靖邊營 靖邊營

隆慶六年(1572)增修,萬曆九年(1581)磚砌牌牆垛口。”據《讀史方輿紀要》載:又靖邊營,亦在保全縣東北。正統十三年,修築舊城,設靖邊營。成化中,改屬榆林衛,為西路要地。嘉靖二十五年,寇自寧塞營入犯延慶諸城鎮。督臣曾銑遣將擊卻之。

地理

靖邊營堡北至大邊5里,西距寧塞堡40里。明時靖邊堡為延綏鎮西路所轄十四營堡之一,明時靖邊營轄長城“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據《靖邊縣誌稿》清乾隆年間(1736~1795),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全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清雍正9年在此開設靖邊縣 靖邊縣位於榆林地區西南部,無定河上游,該縣地跨長城南北,地勢南高北低,縣境整體屬鄂爾多斯台地南緣的一部分,縣北部為毛烏素沙漠南緣,南部有白玉山橫亘。

走勢

長城由橫山縣龍口村向西南入靖邊縣境內,其大致走徑為:由楊橋畔鄉的瓦窯界向西南經沙溝,過海拔一千四百八十五米的高墩沙山至盛家峁村。由盛家峁村繼續向西南,經龍州鄉的胡家梁村至甘溝則村東五華里的地方轉為向西,過鎮靖鄉的二台、五台村、麻黃粱至鎮靖。由鎮靖沿西蘆河經席麻灣鄉、五梁則鄉境至新城鄉的磨盤坪村。由磨盤坪村轉向西,經趙宮界、石窯溝鄉的陽巷村至牛山澗鄉的馬家崾村。由馬家崾?M村繼續向西約六華里,出靖邊縣境而入吳旗縣界。靖邊縣境內所轄長城約一百二十華里。

在吳旗縣境內長城轉為西北方向約三十餘華里入定邊縣界。

長城入靖邊縣境後,基本在沙地的包圍之中。夯土牆圮坍嚴重,所剩部分多為黃沙所沒,只有個別地段高出沙面。夯土墩台雖圮塌嚴重,但尚聳立於沙中。沙溝村東有兩座磚砌敵樓,磚石已被拆走。由磚窯則向西南,所經之地地勢漸高,直至高墩沙山。這段夯土城牆因在黃土樑上,所以遺蹟保存下來的較多,較好的地方尚存高三米左右,夯土牆兩側全是積沙。

高墩沙山頂,有一座較大的土墩台,從附近有碎磚塊的情況判定此台原為磚砌,今該台已成為一座土堆,數十里外便可望見,高墩沙山因此而得名。

由高墩沙山向西南,至蘆河北岸,夯土城牆已圮毀,遺蹟亦為沙漠所埋,僅有一線六座殘存的黃土墩台排在沙漠之中。

長城過蘆河向西南穿過楊橋畔村,村北的夯土牆尚存高四至六米,村中的夯土牆大部分為村民建築住房所毀,其繼續殘存的部分,被鏟削後高不足一米,做院牆的一部分。這一帶夯土牆夯層為十至二十五厘米之間,以十五厘米左右的居多。

楊橋畔村一帶的黃土粘性小,築牆時曾大量摻入河床淤泥,乾後似白灰,所以夯土牆多呈灰色,凝結力很強。

出楊橋畔村,過魚靖公路便是楊橋畔的另一自然村,該村內的長城已毀掉,僅村頭有一座殘存的墩台已被挖空做了磚窯用。長城經此村向西南進入沙梁。沙樑上的夯土牆已圮坍成一道高高隆起的土脊狀,牆內外淤滿流沙。目前,這一帶長城內外已無耕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陝西省繪製的靖邊縣地圖,所標有的營盤村莊,已因荒漠,居民無法生存而遷往楊橋畔等村。

由楊橋畔至龍州鄉龍州村西的長城基本連貫,只是在營盤梁一帶有二百多米被剷平修了道路,還有幾座已毀的敵樓,其四周散布有大量的繩紋磚塊和碎瓦片。在營盤梁一座墩台旁的廢墟上還發現有瓦當殘片。

歷史

明時,這段長城的北半部分,屬清平堡駐兵轄守,南半部分屬龍州堡轄守。據史載:清平堡為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邊備尚書王復置。“周三里八十步,南、北門二,樓鋪十座,系極沖中地。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增修,磚砌,邊垣長三十一里二百六十步,墩台三十一座。”

鎮靖堡在伙場南,距長城約四華里。據《靖邊縣誌》載:鎮靖堡,“明初始守寨門,成化五年巡撫王銳進守筆架城,八年餘子俊移兵守之。周圍凡四里三分,計四百九十一丈,高二丈二尺,東、南、北城門三,樓鋪一十九座。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邊垣長四十七里,墩台四十三座”。3鎮靖堡城,西牆築于山上,塌毀較重。其餘三面居山畔平川,砌磚被拆光,僅殘存內部夯土。

由伙場村,長城繼續向西南至新城鄉張天賜,夯土牆及土築墩台殘存。這段長城之間內側,明時築有鎮羅堡。據《靖邊縣誌》載:“城設平川,極沖中地。周圍三百三十丈,高二丈二尺至二丈六、七尺不等,南北城門二,邊垣長三十里,墩台一十座。”此城堡已於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毀。

由張天賜向西至靖邊縣與吳旗縣交界處的長城,保存狀況較前段要好,牆體連貫,較好的地段高約三至五米。墩台亦較好。這段長城明時屬靖邊營轄守。據《靖邊縣誌》載:“舊治靖邊營古夏州兀喇城也。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巡撫陸矩改築新城,俗呼新城堡。周圍計七百六十三丈二尺,高二丈一尺,樓鋪二十座。隆慶六年增修,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磚砌牌牆垛口。過垣長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

築城工藝

築城用土,主要是白膠泥和石灰加水蒸發,然後摻上細黃土,一層層地用平夯打實。經實測其夯層厚度不一,城牆夯層基都薄些,上部厚些。而墩台的夯層則較城牆要薄。這樣看來,過去根據城牆夯層厚度來判斷城牆修築年代的作法是很值得研究的。

修築得十分堅固。當地老鄉砌牆用的材料,多是從統萬城城牆上順夯土層切不來的長方形夯土塊,其堅硬度不亞於磚。統萬城整體遺址尚存,有很大一部分夯土城牆保存較好,特別是城西南角高距地表三十餘米的角樓基座,孤立於荒漠之中,數十里外便可望見。

可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中國夯土築牆的技術已十分發達。

史書記載

《榆林府志·關隘》,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卷6,第11頁。

《靖邊縣誌·城池》,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卷1,第20――22頁。

《魏書·鐵弗劉虎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95,第2057頁。

《魏書·世祖太武帝紀》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4,第72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