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菜豆樹

廣西菜豆樹

廣西菜豆樹(學名:Radermachera glandulosa)是紫葳科菜豆樹屬的植物。分布於寮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等地,生長於海拔870米的地區,常生於次生、原始林內或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廣西菜豆樹Radermacheraglandulosa(Bl.)Miq.
廣西菜豆樹廣西菜豆樹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9卷||紫葳科BIGNONIACEAE||菜豆樹屬RadermacheraZoll.etMor.||廣西菜豆樹Radermacheraglandulosa(Bl.)Miq.
2.廣西菜豆樹
Radermacheraglandulosa(Bl.)Miq.inAnn.Mus.Bot.Lugd.-Bat.3:250.1867;Schum.inEngleru.Prantl,Nat.Pflanzenfam.4(3b):243.1895;van.SteenisinActaBot.Neerl.2(3):307.1953;Back.etBakh.f.Fl.Java2:541.1965;vanSteenisinBlumea23(1):126.1976;Fl.Males.,ser.1,8(2):152,1977.——SpathodeaglandulosaBl.Bijdr.762.1826;A.DC.Prodr.9:207.1845.——BignoniaporterianaWall.exA.DC.Prodr.9:165.1845.——StereospermumglandulosumMiq.Fl.Ind.Bat.Suppl.240:565.1860;ClarkeinHook.f.Fl.Brit.Ind.4:383.1884.

植物形態

廣西菜豆樹,小喬木,除幼枝被毛外,其餘無毛。1回羽狀複葉;小葉3-7枚,較大,長橢圓形,長17.5-21厘米,寬7.5-9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小葉柄長約6毫米。總狀圓錐花序,長達25厘米,分枝短,有1-2花。花萼鍾狀,頂端微截形,長約5-8毫米,果時常壺形,無毛。花冠白色,細而長,長3.7厘米,花冠筒細,稍彎,上半部增粗至3-4厘米,基部細圓筒狀,外面淡紫紅色,內面白色,筒內面基部具腺體,裂片,圓形,長約8毫米,近全緣,不呈皺波狀。蒴果線形,細長,長22-30厘米,粗7-8毫米,光滑,果皮薄,堅硬;隔膜粗約3-4毫米。種子扁圓形,連翅長2厘米,寬約2-3毫米。花期4月,果期7月。

產地分布

廣西菜豆樹產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生於次生或原始林內或灌叢中,海拔870米。在印度、緬甸、泰國、寮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