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菜豆樹

滇菜豆樹

滇菜豆樹(學名:Radermachera yunnanensis)為紫葳科菜豆樹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750米至1,1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箐溝或山坡密林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可製作成【佤藥】考打西餵:葉、奶、果用於高熱病,胃痛,跌打扭傷,癰癤,毒蛇咬傷《滇藥錄》。考達希骨:根治療胃痛,跌打扭傷,骨折,癰癤;葉用於毒蛇咬傷《滇省志》。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Radermachera Zoll. et Mor.
所屬科:Bignoniaceae non conserv.
中文名:滇菜豆樹
其它中文名:蛇尾樹(景東),豇豆樹(麻栗坡)。
文獻來源:Radermachera yunnanensis C. Y. Wu et W. C. Yin, sp. nov.
?=R. sinica H.-M.(1936), non(Hance)Hemsl.
Sp. Radermacherae sinicae(Hance)Hemsl. arctissime affinis, sed foliolis majoribus, latioribusque supra minutissime albo-punctulatis, impressis, subtus impresso-punctatis; capsulis ad 10-12 mm. latis, dense albo-lenticellatis differt.

描述欄位:

小喬木,高達16米,樹皮灰黑色。二—三回羽狀複葉,長達70厘米;小葉卵形,長4-9厘米,寬2—5厘米,頂端尾狀長漸尖,基部楔形,微偏斜,上面密生小白腺點 下面密被極小凹穴,小葉基部常在一側散生少數圓形腺點,側脈5—7對;全緣;側生小葉葉柄長0-5毫米,頂生小葉葉柄長1—2.5厘米。頂生聚傘狀圓錐花序;花白色至淡黃色,長7.5-9厘米;萼管長3厘米,寬不足1厘米,萼齒5,長三角形,長約12毫米;雄蕊4,雄蕊及花柱均內藏。蒴果長圓柱形,綠色,木質,成熟時灰黑色,長50厘米左右,徑10—12毫米,密被白色細小皮孔;種子橢圓形,扁平,兩端具白色透明膜質翅,連翅長約17毫米,寬約3—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瀘水、景東、臨滄、鳳慶西疇麻栗坡屏邊);生長於海拔(1000-1)3000-2200米的山坡陽處,疏林中。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葉、根、果治高熱痛,胃痛,跌打扭挫傷,骨折,癰癤;毒蛇咬傷(葉或果外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