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糙毛杜鵑

常綠糙毛杜鵑屬於杜鵑花科、杜鵑屬,常綠灌木,高0.3—1.5米。花期5---6月。生於海拔3050—3650米的狹谷峭岩或絕壁的裂縫處及漂礫石上,分布在雲南西北部。

基本信息

概述

種中文名:常綠糙毛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lepidostylum Balf. F. et Forrest
種別名:
海 拔:3050-365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志)【Not. Bot . Gard .Edinb . 12: 124. 1920】
中國植物志:57(1):197
亞組中文名:類越桔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 Pseudovireya(C.B.Clarke)Sleumer
組中文名:越桔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Vireya (Bl.)Copeland
亞屬中文名:毛枝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Pseudazalea Sleumer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0.3—1.5米。幼枝被鱗片並密被長剛毛。葉芽鱗宿存。葉薄革質, 倒卵形、長圓狀倒卵形至卵形,長(2--)3--4.5厘米,寬1--2厘米,頂端鈍或圓形, 具短尖頭,基部圓或鈍形,邊緣反卷,被長剛毛,上面青綠色至藍綠色,無鱗片,無 毛,下面淡綠或粉綠色,被細剛毛,在中脈上尤多,並密被鱗片,鱗片金黃色,不等 大,相距為其直徑的1—4倍;葉柄長約4—12毫米,被鱗片及長剛毛。花序頂生,傘 形,有花1--2(3)朵,花芽鱗宿存;花梗長2—3厘米,被鱗片及長剛毛;花萼長1— 7毫米,5深裂,裂片披針形至卵形,外面被大而淡色的鱗片及長剛毛,邊緣被長剛毛; 花冠漏斗狀鐘形,長2—3.3厘米,黃色,花管長1—1.2厘米,內面有時有橘黃色的斑 點,外面被鱗片及長剛毛;雄蕊10,不等長,較花冠短,花絲基部被柔毛;子房5室, 密被鱗片及長剛毛,花柱細長而伸直,較花冠長或等長,基部有鱗片或無,常無毛。蒴 果圓柱形,長約1厘米,被鱗片及長剛毛。 花期5---6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生於狹谷峭岩或絕壁的裂縫處及漂礫石上,海拔3 050—3 650米。 模式標本采自龍川江一怒扛分水嶺。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lepidostylum Balf f.Et Forrest in Not.Bot.Gard.Edinb.12:124. 1920;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748. 1930;id.In R.H.S.Rhodod.Year Book,t.7.1963;Cox,Dwarf Rhodod.T.33.1973;Cullen in Not.Bot.Gard.Edinb. 39:152,1980;Davidian,Rhodod.Spec.1:324.1982;雲南植物志4:538.19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