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毛杜鵑

糙毛杜鵑

糙毛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所屬植物界,為杜鵑花科、杜鵑屬落葉灌木,生於櫟林、雜木林或高山灌叢草地,海拔2 000—3 600米。產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

基本信息

概述

種中文名:糙毛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 Franch.
種別名: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生於櫟林、雜木林或高山灌叢草地,海拔2 000—3 6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蒼山)。
國外分布:緬甸東 北部也有。
海 拔:2000-36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Bull .Soc .Bot . France 33: 234. 1886】
中國植物志:57(1):194
亞組中文名:越桔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 Pseudovireya(C.B.Clarke)Sleumer
組中文名:越桔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Vireya (Bl.)Copeland
亞屬中文名:毛枝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Pseudazalea Sleumer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0.4--2米,分枝多,細而挺直。幼枝密被淡褐色微曲的長剛毛和疏 生鱗片,老枝上毛及鱗片漸脫落。葉芽鱗脫落。葉常遲於花發出,堅紙質,倒卵形,倒 卵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5--)2—4(--6)厘米,寬(0.6--)1—2(--2.6) 厘米,頂端圓形,具短突尖,基部鈍或短楔形,上面淡綠色或暗綠色,被鱗片或無,被 長剛毛,老葉無毛,邊緣有長剛毛,下面疏被鱗片,鱗片近等大或稍不等,褐色,相距 為其直徑的1—3倍至6--7倍,疏被長剛毛,老葉僅中脈上毛留存,其餘處均脫落;葉 柄短,長1—5毫米,被鱗片及長剛毛。花序頂生,傘形,有花2—5朵;花梗長0.6— 1.2(--3.5)厘米,被鱗片,密被微曲的長剛毛;花萼長1--4毫米,深5裂,裂片卵形 至長圓形,外面被鱗片,邊緣被長緣毛;花冠漏斗狀鐘形,長1.4—2.4厘米,5裂,淡 黃至橘黃色,有時具綠色斑點,外面被鱗片,或偶有長剛毛;雄蕊10,不等長,伸出 花管但較裂片短,花絲下部密被短柔毛;子房5室,密被鱗片或偶被長剛毛,花柱粗 壯,彎弓狀,罕伸直,無鱗片。蒴果長圓狀卵形,長5—8(--10)毫米,被鱗片。 花期5—7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生於櫟林、雜木林或高山灌叢草地,海拔2 000—3 600米。緬甸東 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蒼山)。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 Franch.In Bull.Soc.Bot.France,33:234.1886; Stapf in Curtis's Bot.Mag.151:t.9073.1925;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 757.1930;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79. 圖4111.1974;Cullen in Not.Bot.Gard.Edinb.39:153.1980;Davidian,Rhodod.Spec.1:329.T。31.1982;雲南植物志4: 538.圖版121,5--7,1986;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下冊1445.1994.--R.Xanthinurn BalI, f. Et W. W. Smith in Trans. Bot. Soc. Edinb. 27:87. 1916.--R. Lithophilum Balf. F. Et K. Ward in Not. Gard. Edinb. 13:275. 1922.--R. Oulotrichum Balf.F.Et Forrest in Not.Bot.Card.Edinb.13:281.19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