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

帝乙

帝乙,姓子名羨,中國商朝第30代國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時期定為前1101年—前1076年。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帝乙,商朝國王,姓子名羨,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後繼位,即公元前1101年繼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於。在位26年,死後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紂王)繼位。帝乙在位期間,商朝國勢已趨於沒落。帝乙在位末年,遷都於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縣)。 又被後人稱為帝乙大帝。

郝姓始祖

姓氏源流

帝乙帝乙

(Hǎo)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為其始祖為帝乙之子子期之後,以封地名為氏。相傳契為商的始祖,他曾助治水有功,被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居於商(今河南省商丘)。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14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商朝。據《通志·氏族略》《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省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稱郝氏。一說郝鄉在今陝西省西矮附近,史稱郝氏正宗。至於郝氏何時得姓,據有關史料所載,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滅亡(公元前11世紀)之後。按當時的習慣,子期的後裔便有的以地為氏稱郝氏,有的以國為史稱商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陝西郝氏。

2、出自複姓郝骨氏所簡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相傳炎帝神農氏有稱郝骨氏者,為太昊(伏羲氏)的輔佐,其後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這一支。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數民族中有郝姓:

①如上黨、盧水、汾州郝姓出自匈奴

②遼西郝姓出自東漢時烏恆人。

時南蠻有郝姓。

西夏人中有郝姓。

都嚕別族漢姓為郝姓。

⑥今土家、滿、蒙、回、錫伯等民族均有郝姓。

得姓始祖:帝乙。相傳契為商的始祖,帝嚳(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後來不斷壯大,至契的十四世孫湯時,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商朝。殷商的第二十七代君王為帝乙,他將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公元前十一世紀,商朝被周所滅,按當時的固有習慣,子期的後裔便以居地為氏,稱郝姓。他們尊帝乙為郝姓的得姓始祖。

郝姓是中國當今人口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擁有人口四百一十多萬,約占中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郝姓出自子姓,始祖為帝乙。帝嚳之子契為商的始祖,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後不斷壯大,最終在契的十四孫湯的領導下推翻夏桀的統治,建立商朝。殷商在第二十七位天子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市),其後子孫便以地為姓,稱為郝氏。另外,歷史上還有郝姓出自複姓和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姓氏等之說。郝姓的歷史名人漢代有郝子廉,太原人;三國時魏有郝昭晉代郝隆;唐代有大將郝廷王,為安邊郡王;有名醫郝允,畫家郝惠;元有道家郝大通。郝氏遷民始祖當時為平陽、太原二地,洪洞、趙城二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於廣濟寺大槐樹附近,分遷異地,分布於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寧夏、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山西等。郝姓遷民始祖牌位供奉於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祭祖堂八號供櫥,可供郝姓遷民後裔祭拜。

帝乙歸妹

帝乙帝乙歸妹

一、帝乙歸妹的故事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詩•大雅•大明》

她的婚禮是何等的風光,讓她生命中最美的一刻定格在碧波澹澹的渭涘洽陽,寫在滄桑的青史和詩集,讓兩千多年後的人們還在津津樂道。莘國有女初長成,奉商王之命來嫁於周。莘和周,一個是煊赫的帝禹後裔,一個是艱

辛的后稷子孫;一個是商畿邊境的泱泱大國,一個是僻處西垂的蕞爾小邦……可惜歷史沒有留下她臨行前的感言或日後的回憶錄,我們沒法知道她當時是悲是喜,不過在她日後生活的土地上,在周人世代傳承的宗廟雅歌中,記下了那有著劃時代意義的一刻。

莘國長女太姒來嫁於周為歷史所重墨濃彩,當時重要的筮占筆記《周易》也沒有遺漏這一信息。《泰》卦之六五爻辭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同卦的上六爻辭有記:“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意思是說:城牆倒塌在城濠中,不宜出兵,只能在自己的邑中維持政令。大概也是天意讓周人“潛龍勿用”;《易》中還有《歸妹》卦,辭曰“歸妹:征凶,無攸利”。下兌上震相疊,“有婚姻之動,有嫁女之象,故稱歸妹。”這一卦在談急於求成之弊,如“六三”爻辭的“歸妹以須,反歸於娣”,是說須臾間就急忙出嫁,做不得主婦,反而有可能只落得個從嫁侄娣的下場。

文王經過反覆的斟酌權衡,最終調整了戰略。儘管周人的文化在當時還不夠先進,但農耕的出身讓他們具備了思考的習慣,這是這個民族最大的潛力;同時,殷商後期時常受到東南方的東夷(人方)困擾,繼位未穩的帝乙恐怕也不願兩面受敵,商周交惡對雙方來說都沒有好處。這時候,“和親”不啻一個最好的辦法。太姒就在這樣的形勢下踏上了征途,作為一個和平使者登上歷史舞台。在表面上她也確實起了弭兵的作用——終文王帝乙一世,商周間未曾再兵戎相加。倒不是文王被紅顏消磨了志向,而是更懂得韜光養晦——為了族人的理想,他努力隱藏鋒芒,不忘恭順事商。《呂氏春秋》說他“上貢必適,祭祀必敬”,故而“紂喜,命文王稱西伯,賜之千里之地。”這一養就是將近三十年。他的一生儘管不曾真正東進,但為下一代周君伐商奠定了堅實的基業。

文王伐崇幾乎耗盡了他所有的精力,但他還是在戰後第二年著手興建豐邑(在今西安西南的長安區的灃河西岸,大致在客省村、馬王村一帶),開始準備遷都大事。根據甲骨資料,帝乙在位約二十六年,文王則約五十年,崩於嗣位三十年的帝辛(殷紂)後期。“文王初載”那年,他從渭水北岸迎回了莘之長女;在他和太姒的“金婚”之年,或許因鞠躬盡瘁,或許因戰傷復發,竟盍然長辭,將未竟的功業留給了下一代。

文王激烈的一生對太姒,對長相守都是一個考驗。千載欷歔,花開一瞬,太姒的風光和美麗全都留在了水一方,在後人欽羨不已的浪漫背後,只能冷暖自知。那關雎之畔的白曇少女驚鴻一瞥,轉眼間便成為世代子孫心中恬靜祥和、德音孔昭的母親。她在伴隨夫君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不斷誕下他的孩子,故《大雅•思齊》中盛讚道“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這本是用了誇張修辭的一句,結果在《封神演義》中硬是被演義成文王有一百個兒子(第一百個是義子雷震子)。雖然有藝術加工,但確實折射出文王多子的現實。《史記•管蔡世家》中記文王有嫡子十人(即太姒所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

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另外還有見於史冊的召公奭、鄖叔武、毛叔鄭、畢公高、郇叔葡等幾個庶出的孩子。一般來說,歷代王室中的庶子總比嫡子多,但文王將更多的機會給了嫡妻。文王太姒相伴五十載,共育十子。考慮到她不可能只生男孩,至少也有十個左右女孩吧?考慮到一個女人生育年限的問題,就按上限40年算好了,再忽略不計孩子的夭折率,太姒也至少平均兩年生一個——算是一個非常辛苦的母親了。

太姒的一生少不了擔驚受怕,或許還有幾次揪心之痛:除了文王辭世之外,至少有一次是文王被帝辛囚於羑里——這讓周人驚惶不已,不禁想起了他父親王季的經歷。為了避免禍不單行,閎夭等人連忙尋找天下奇美之物,通過殷嬖臣費仲而獻之於紂。應注意的是,這些奇珍異寶中包括“有莘氏美女”,也就是說是從文王的岳父家找來的美女,可想這其中一定有太姒的作用,太姒在營救丈夫的行動中一定是積極斡鏇的。甚至還可以進一步推測,帝乙在位的將近三十年間,自太姒來嫁以後再不曾找過西伯的麻煩,這才能讓周順利地醞釀那個驚天計畫,其中一定有適時的交際。上古時代“婦道”的範疇要比日後寬泛許多,儘管太姒忙於頻繁的生產,但很可能時常利用自己在商周關係中的特殊地位起到應有的歷史性作用。面對周人送來的重賂,紂的定力顯然不如其祖父文丁,不僅將那危險的周囚“大喜而赦”,甚至還賜以弓矢斧鉞。西伯最終化險為夷。

另一樁揪心之痛大概和喪子有關。嫡長子伯邑考不得為儲君,一說是不若次子發賢明,也有說因為他英年早逝,給了《封神演義》很大的發揮空間:為救父親,長子伯邑考趕赴朝歌,最終遭殷紂寵妃妲己陷害而被砍成肉醬,文王被迫吃下了自己兒子的肉做成的餅……不管伯邑考究竟是何死因,對母親來說都是巨大的悲痛,哪怕她有再多的孩子。

文王去世後,剛愎自用的帝辛恰好南征東夷,周人遇到了大好時機;武王一繼位就立即率諸侯會於孟津,蓄積了幾代人的力量終於噴薄而出。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馬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一個新的故事要開始了。

二、歸妹卦

帝乙歸妹卦

歸妹〔1〕,征凶,無攸利。

初九,歸妹以娣〔2〕,跛〔3〕能履,征吉。

九二,眇〔4〕能視,利幽人〔5〕之貞。

六三,歸妹以須〔6〕,反歸以娣〔7〕。

九四,歸妹愆〔8〕期,遲歸有時。

六五,帝乙歸妹〔9〕,其君之袂〔10〕,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上六,女承筐無實〔11〕,士刲羊無血〔12〕,無攸利。

〔1〕歸妹卦名。“妹”少女,即嫁出少女。

〔2〕娣《說文》:“娣,女弟也。”指妹妹。這裡指的是偏室。

〔3〕跛跛腳者。

〔4〕眇瞎了一隻眼。

〔5〕幽人幽靜安恬之人。

〔6〕須同“嬃”,姐姐。

〔7〕娣 妹妹

〔8〕愆(qián)《說文》:“過也。”過失、延誤。

〔9〕帝乙歸妹與“泰”卦“六五”爻辭同。商王帝乙將女兒嫁給了周文王。

〔10〕袂(mèi)衣袖,代指衣飾。

〔11〕女承筐無實意思是說:女人手提的筐里沒有東西。

〔12〕士刲羊無血“刲(kué)”割殺。男子殺羊不見血。

歸妹,六十四卦第五十四卦,借女子出嫁來闡明男女婚嫁和人類繁衍之事。

歸妹是漸的綜卦,下兌上震,兌為悅為少女,震為動為長男。漸卦是長女配少男,此卦是少女配長男。漸卦是“女歸吉”,此卦是“征凶,無攸利”,兩卦倒置,卦辭相反,何也?這涉及到古代一種特殊的婚姻制度。《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說:“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諸侯不再娶。”這種制度規定,諸侯一生只結一次婚,一次娶九個女人,其中有一個是嫡妻即是正夫人。嫡妻的妹妹或姪女也要隨著嫁過來,如若其年齡尚小,就等到十五歲時再嫁,而且再不舉行什麼婚禮,二十歲時再與諸侯過夫妻生活。這個女人叫姪,叫,又叫。這就是古代的姪娣婚姻制度。相傳堯之女娥皇女英就同時嫁給了周朝雖實行“一夫一婦制”,但這種制度尚沒有廢除。漸卦是“女歸”,這個“歸”字說明這個女人是嫡妻即是正夫人;此卦是“歸妹”,這個“妹”字表明這個女人是姪或娣夫人,不是正室。兩者的名份不同,家庭地位不一樣,故吉凶有別。歸妹卦下兌上震,兌為悅/震為動,少女取悅於上,上欲動與之媾合,這是違背古代婚姻、倫理觀念的,故說“征凶,無攸利”

“初九”以陽剛居下,上無所應,處兌卦有喜悅之感,但在“歸妹”之時卻不能得正,故稱之“娣”。雖說不是正夫人,有陽剛之氣尚是一個賢夫人,她小心翼翼地協助嫡夫人料理家務,猶如“跛能履”,而獲“征吉”。獲吉的前提是跛行,不能走得太急。

“九二”也是一個“娣”,她與“初六”不同的是,初無應而二與“六五”正應。應本是好事,可二與五陰陽顛倒,均不中不正,這是一種反常現象。“渺能視”與“跛能履”一樣,一個兩足一正一偏地行走,一個兩眼一昏一明地視,如同履卦所示,小心翼翼地跟在老虎尾後面行走,輔佐嫡夫人而不能有非份之想。“九二”畢竟有陽剛之質,能以“幽人”自居,幽靜安恬,自守其志,心如磐石,不為外事所誘惑,因而獲得吉祥。

“六三”以陰居陽,不中不正,又無所應,是一個不好嫁出去的女人。她處上下兩個陽剛之中,有心懸意馬之象;又為兌卦之主,有媚上之能。“歸妹以須”是她的一個願望,想以姐姐的身份嫁過去當嫡夫人。可其結果是“反歸以娣”,還是以妹妹的身份嫁出去做了一個娣夫人。

“六九”以陽居陰,處境與“六三”有些相似,不正無應,又陷入坎險之中,本是到了出嫁之時,可卻“歸妹愆期”。“江有汜,之子歸,不我從。不我從,其後也悔”(《詩經·召南·江有汜》)。姐姐出嫁可沒有輪到她,或許是要等輪到父母國,或許尚未到結婚年齡,這就得等待,故告知“遲歸有時”,總有能嫁出去的一天。

“六五”以陰居尊,柔順中正,是一卦之主。“帝乙歸妹”在泰卦中亦有此爻辭。這個爻關係比較特殊,雖說嫁過去也是做娣夫人,可這是帝王將女兒下嫁給諸侯,規格是要高一些。《詩經·大明》:“文王嘉止,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文王載船親迎,並舉行了隆重的大婚之禮。“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的“君”是指正夫人,然而太姒穿的衣服比正室還漂亮,這似乎有奪嫡之嫌,可“月幾望”——雖說像月亮一樣美貌可卻不盈滿,始終保持著謙遜之德而獲“吉”。

“上六”以陰處卦之終,下無所應,如到了窮途末路,故有“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之象。古代婚後三個月要祭祖廟,筐實和羊血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奠之,宗室牑下”(《詩經·召南·采蘋》),說的就是新娘子祭祖之事。但是祭祖必須是嫡夫人,娣夫人就沒有這個緣分了。“筐無實”、“羊無血”是說沒有帶任何祭品,當然也就不能參加祭祖活動了,故說“無攸利”。

在六十四卦中,以男女婚姻設卦的共有四卦,它們是鹹、恆、漸和歸妹。鹹卦是下經第一卦,猶如新的一代的開始,卦象是下艮上兌,少女與少男相感初交。恆卦是下巽上震,長男、長女組成了家庭。漸卦是下艮上震,長女少男,男娶了一個嫡夫人。歸妹卦是上兌下震,少女長男,女子出嫁為娣。這對於研究古代婚姻制度和家庭關係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歸妹卦六爻說的都是娣夫人,唯有“六五”得尊。“太乙歸妹”在商周之時是件大事。商王是想籠絡周文王,將太姒嫁給了他。太姒美麗賢慧,為文王生了包括武王、周公、康侯等八個兒子。“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詩經·大雅·思齊》),為周王朝的興旺發達、生息繁衍做出了重大貢獻。鼎卦爻辭:“得妾以其子”,至於太姒是否被扶為正室,無史實記載。《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孔子之所以極贊歸妹卦,其意可能就在於此。他不可能是在讚揚這種姪娣婚姻制度。

生平事績

一、帝乙帝辛攻東夷之戰

帝乙商朝版圖

商朝晚期,國勢日衰,東方夷人各部趨於強盛,“分遷淮岱,漸居中土”(《後漢書·東夷傳》),不斷侵襲商統治地區,尤以活動於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屍方(夷方)及江、淮之間的淮夷為甚,嚴重威脅商朝後方。約公元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商王帝乙、帝辛(紂王)相繼對東方夷人展開了長期的戰爭。帝乙九年二月,商王得知夷方欲大舉攻商,乃率軍出征夷方,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縣附近)軍截擊而回師。帝乙十年二月,商王率大軍擊敗盂方,於九月進至淮水流域的攸國,與攸合兵進攻,大敗夷方軍。至次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後費時達260天。帝乙十五年,商王再次率諸侯遠征夷方,到達雇(即顧,今山東鄄城東北)、齊(今淄博東北)等地,至次年三月勝利班師。帝辛繼位後,因周族崛起,威脅商朝西面,欲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長治西南)大規模聚集、檢閱軍隊。東夷又乘機大規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經營東南,連年對東夷用兵。相傳商軍曾組織象隊參戰,經多次激烈戰鬥,終將東夷平定,俘虜眾多夷人,以補充奴隸和兵員。帝乙、帝辛攻東夷之戰,使商朝國力大損,加速了商的滅亡,故有“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左傳·昭公十一年》)之說。另一方面,中原地區先進文化隨著戰爭傳播於東方,對東部地區的開發和民族融合起著積極作用。

二、商帝乙攻人方之戰

商王帝乙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帝乙率領商軍,進攻人方(黃、泗、淮流域,今山東、江蘇、安徽一帶)的作戰。

人方,又稱屍方、夷方,生活在東部地區,是夷人的一個方國。它發展迅速,經常進入商境攻掠,與商為敵。武乙(約前12世紀)曾攻打過人方。帝乙時,雙方矛盾更為尖銳。帝乙十年,商王徵調大量步兵親自率領,並命東部屬國攸國(今安徽宿州附近)國君攸侯喜,率本國軍隊協同進攻人方。商軍從東部重鎮大邑商(今河南商丘)東進,到達攸國東部邊境城邑永(攸東數十里),以此為前進基地與人方軍隊交戰。帝乙指揮商軍列陣緩慢向前推進,進攻人方軍隊。同時,令兩翼實施夾擊,一舉打敗人方。兩次攻人方都擒獲敵酋,取得勝利。

朝歌

朝歌即河南省河南淇縣,殷墟即河南省安陽。帝乙在位期間,商朝國勢已趨於沒落。帝乙在位末年,遷都於(即朝歌,今河南省淇縣)。

帝乙朝歌城

紂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原是載諸史冊及地方志的事實。但近幾十年,自從甲骨在安陽把墟出土,王國維的《說殷》問世,《竹書》的“更不徙都”說,即被奉為圭臬。我國文術界,遂把洹水南之殷墟,說成是盤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從而拋棄了歷來史書所說的紂都朝歌。然而歷史的實際,並非如此。說安陽殷墟為殷都,我們並不否認,但要說安陽殷墟是盤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則大謬然。因為史書所載及地下發掘的事實,都否定了這一說法。首先我們說說盤庚遷殷的問題,盤庚遷殷並非遷今安陽殷墟,遷的是西亳,盤庚是都西亳的。且看《史記》所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成成湯之故居”(《殷本紀》)。“成湯之故居”何在?近年來由於偃師商城的發掘,如今學者大都肯定偃師商城是湯都。偃師商城的發掘,不僅證明偃師確為湯都,而且也證明偃師商城為盤庚之都。因為在偃師商城的發掘中,考古學者發現這座古城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即被放棄,後來經修補後又重新使用的,而再次設都於此的殷王便是盤庚(見《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P414—415),此證一也。盤庚都西亳後,歷小辛、小乙,直到武丁還都西亳。何此為?可以武丁訪賢,後於傅險得傅說證之。傅險“在今陝州河北縣北七里”(《括地誌》),即今山西平陸縣一帶,為西亳之野。此證二也。關於盤庚遷殷非今安陽殷墟,還可以安陽殷墟的考古證之。根據安陽殷墟的發掘,從出土的十五萬片甲骨中,還未發現一片是盤庚,或小辛、小乙的甲骨;在安陽西北岡殷大墓的發掘中,也未曾發現一座墓是盤庚,或小辛、小乙的陵墓(《商代的墓碑地制度》《考古》,1983年10期),此證三也。以上事,足可以證明盤庚並未遷都今安陽殷墟。《竹書》說盤庚是始都北蒙的殷王,此說是不足信的。那么《竹書》“更不徙都”說,是不是事實呢?考盤庚都西亳後,歷小辛、小乙到武丁。武丁五十年,即離開西亳徙河北,先都沫,有今河南淇縣之武丁遺存為證。後徙北蒙,有安陽殷墟出土的文物為證。可證盤庚遷殷後,其後王並不是固定在西亳“更不徙都”。武丁是盤庚後王中第一個都北蒙的殷王,武丁都北蒙後,歷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前期,北蒙作為殷都,實際是歷六代八王一百六、七十年。但武丁都北蒙後,其後王庚丁、文丁即曾遷回西亳,否則武乙不會“復去亳,徙河北”(見《殷本紀》)。帝乙也不會“復濟河北”(見《帝王世紀》)。可證武丁都城北蒙後,其後王也不是固定在北蒙,“更不徙都”。從以上事實看,《竹!書》的“更不徙都”說,也是不足信的。實際上,商代後期,盤庚後王也多因水患,碾轉遷徙於西亳、朝歌、北蒙三地,商代後固定於一地“更不徙都”。所以說,作為商代後期的都城,應不止安陽殷墟一處,朝歌、偃師也應稱為殷墟。

帝乙甲骨文

紂是朝歌的。紂都朝歌,始自帝乙。皇甫謐的《帝王世紀》說:“帝乙……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皇甫謐的話,又為近人羅振玉通過對殷墟的考釋所證實。羅氏說:“《竹書》‘更不徙都’說是錯誤的”。並肯定“遷沫必在乙之世”(《殷墟書契考釋》)。皇甫謐的話也為郭沫若對《戊辰彝銘文》的考釋所證實。郭沫若說“徙朝歌乃二十年後之事”(見《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郭沫若又說:“帝乙末年必有遷沫之事。如無此事,不唯舊史料中有多少事實成為子虛,即卜辭中有多少現象也無從說明”(《卜辭通篡》)。我們說帝乙二十年後,必有一場大水,是河水暴漲,淹沒了王朝,帝乙是因水患而遷都朝歌的。帝乙遷朝歌后,殷都北蒙即淪為一片廢;紂都朝歌五十多年,在紂王時代,北蒙這座歷史名城早已成為一片荒墟,並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給淡忘了。這就是武王代紂,紂王於牧野兵敗後,不退守北蒙而兵撤鹿台;武王克商後,不進軍北蒙,直搗“黃龍”,而兵抵朝歌,即罷兵西歸的原因。這說是武王遷九鼎於朝歌,而非遷九鼎北蒙的原因。篤信“竹書”說的人,不知對上述史實,當作何解釋?紂是都朝歌的。紂都朝歌除史書記載外,還可以證諸淇縣古城垣。1984年,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在河南安陽召開,代表們在淇縣參觀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故夏鼎院長曾說:“淇縣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此外,還可以證諸淇縣有關紂王的傳說及生活遺蹟。朝歌為紂都,還可以證諸1977年在陝西周原出土的商人“廟祭甲骨”。儘管有人把這些“廟祭甲骨”的時代,叛作是“殷墟甲骨文第五期帝乙、帝辛時期”(《甲骨學通論》),但我們仍然不相信這些廟祭甲骨”會來自殷都北蒙。尤其是其中的H11:1(一、圖13),如確係帝辛眩辭,它就更加不可能來自殷都北蒙。因為武王伐紂,攻的是朝歌;周公二次東征,征的又是朝歌。朝歌是紂都,帝辛卜辭,只能來自朝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