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肯山人

布羅肯山人

舊稱羅得西亞人,化石時期是更新世,是早期智人化石之一,是非洲和近東發現了與歐洲尼人同時代的人類化石,被認為是尼人在其地區的代表,稱為類尼人。後發展為黑種人。保護狀況為絕滅。

基本信息

化石發現

布羅肯山人骨骼化石
1962年6月17日T.茲維海拉爾發現的一頭骨,地點位於尚比亞一個含有鋅礦的白雲質灰岩的小山上,化石埋在地下大約1828.8厘米的地方。先後發現的人類化石至少屬於兩個個體,包括一較完整的頭骨、一塊脛骨、一塊上頜骨、一根肱骨、一塊骶骨、兩塊髂骨、一段股骨和一段股骨上端、二段脛骨。

化石特點

布羅肯山人出土概貌
完整頭骨粗壯,帶有強的眉脊,額部低平,乳突上脊突出,面部平,無犬齒窩,上頜齒槽突很深,齶骨又寬又 長。肢骨粗壯,且長。頭骨的特點與尼安德特人相近,大孔位置比尼人靠前。對布羅肯山人的系統位置有不同看法,比較一致的傾向認為它是非洲的類尼人類型,為智人的一個亞種。和人骨一起發現的有石器和動物化石。動物化石包括一種大的靈長類、貓鼬、非洲古菱齒象、斑馬、黑犀牛等。時代屬於晚更新世(約距今1.2萬年)。

體貌特徵

骨胳粗大,肌肉發達,但個子不高,男子只有1.55米至1.56米。由於身體較矮,脊椎的彎曲也不明顯,因此他 們很可能是彎著腰走路,跑步時身體略微朝向地面。前額低而傾斜,好像向後溜的樣子,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腦部已經非常發達,腦容量約達1230毫升。

文化特點

布羅肯山人群居生活
這個時期的人們主要是製造簡單的工具以作打獵採集的用途,他們使用石器和木棍來獵取野獸,並懂得採集果
子來充飢。他們主要居住于山洞中,而在考古時,從其洞穴中發現木炭、灰燼、橈燒石、燒骨等痕跡,顯示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術,並會砍取樹木作燃料。

總體來說,人類已經學會了用,中期出現了骨器,晚期已經能製造簡單的組合工具,而且開始形成了母系氏族。

發現地簡介

布羅肯山是哈茨山脈最高點。在德國韋爾尼格羅德(Wernigerode)西南13公里(8哩)處。海拔1,142公尺(3,747呎)。

山體為一巨大花崗岩圓丘。頂部通鐵路。峰頂視野開闊。太陽西斜,山影投射到下方雲靄之上,人稱此種現象為「布羅肯幽靈」或「布羅肯寶光環」。過去每年4月30日在此舉行傳統儀式。歌德的《浮士德》描述過這座山峰。

意義

布羅肯山人狩獵途中
20世紀60-80年代中期,在世界各地相繼發現了大批古人類化石資料,大大推動了古人類學的發展。

在中國,相繼發現了藍田、鄖縣、桐梓、大荔、丁村、許家窯、馬壩、柳江、資陽人等大量古人類化石等大批古人類化石。60年代,吳新智指出山頂洞人一男性顱骨的各面部測量指數接近現代蒙古亞種,另2具標本也具有典型的蒙古亞種特徵,因此,山頂洞人考慮為原始蒙古人種。80年代初,他又提出中國古人類連續發展的觀點,認為中國古人類和現代人類在解剖上一些特徵一致,表明中國古人類從直立人到晚期智人階段的進化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現代人類的蒙古人種是由中國的直立人演化而來的。其東亞古人類連續進化說成為多區進化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歐洲和近東,對尼人的研究又有了進一步的發現。尼人的骨骼在解剖上是相當接近現代人類的,雖然其骨骼仍較現代人粗壯,腦容量不低於現代人類。考古發掘還表明尼人已能夠製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他們佩戴裝飾品,已有萌芽的宗教儀式等。他們照顧老人和殘疾人,埋葬死者並為其舉行葬禮,埋葬時還以食物、工具、花卉等作為隨葬品。

非洲考古發掘也有了很大進展。隨著博多人(Bodo)、布羅肯山人(Broken Hill)、邊界洞人(Border Cave)、奧莫人(Omo)等化石的出土,人類學界開始把探尋的目光轉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們意識到非洲是現代人類起源的重要地點。60年代初,英國人類學家Louis Leakey (1903-1972) 在發現並命名了能人(Homo habil)化石後認為:能人的頭骨較薄,眉脊較弱,其顱部特徵遠不如直立人特化。因而,由能人演化為智人才是合理的。而直立人只是絕滅了的旁支。Leakey是第一個把現代人類起源的地點放在非洲的古人類學家。

布羅肯山人遺址概貌
總體上看,這一時期的發掘成果有利於多區域進化論者的觀點,但是這一理論也受到群體遺傳學(population gene tics)方面的質疑。根據群體遺傳學的理論,同一物種的幾個亞種在相互隔離的情況下經歷幾十萬年的進化後仍能保持為同一物種在生物學上是絕不可能的。如果人類是按Coon的模式進化的話,那么將會產生幾個不同的現代人類種。顯然我們現代人類至今仍同屬於一個生物種。

以Wolpoff為首的一批古人類學家對庫恩的理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現代多區進化” (Modern multiregional evolution) 理論。他們認為:人類是一個多型種,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理亞種,各亞種間既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隔離和各區域特殊的選擇壓力使各亞種間產生相當大的差異,基因交流又使各趨異的亞種在一定程度上趨同,從而使各亞種不至於分化為不同的種,人類就是在這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由各地區不同的直立人(或早期智人)進化為不同的現代人類。這種修正的多區進化理論緩解了它同遺傳學之間的矛盾,並得到了許多古人類學家的支持,成為60-70年代解釋現代人類起源的主流理論

種族進化

(1)中國周口店的北京猿人發展到現代的黃種人;

(2)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亞發展為棕種人;

(3)尚比亞的布羅肯山人發展為黑種人;

(4)西亞猿人發展為白種人。

人種淘汰

布羅肯山人生活環境
約1,200萬年前,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條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大裂谷這個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濕潤的樹叢,猿類為適應改變不大的環境,它們不需作出太大的改變來協調,就注定了它們的迄今仍處在類的階段, 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東 由於地殼變動,降雨量漸次減少, 林地消失出現了草原,大部分與現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 其中一小部分慣於攀爬的類適應了新環境,學習在地上活動在開闊的環境中生活。 形成了獨特演化模式, 避開了滅絕的危機。

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近東。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後來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 隨著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來,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競爭中失敗,之後約6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的到來,生存環境愈發困難,終於在約3萬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滅絕。

遠古人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