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的婚禮一般都要舉行三次,一般說來是頭次婚禮簡單,最後一次婚禮隆重。第一次婚禮是在定情之後舉行。當預定的婚期來臨時,男方的親戚朋友(一般是小伙子),帶上雞、肉、草煙、茶葉和米酒,把打扮一新的新郎簇擁著送到新娘家中,把女方的親戚朋友請來吃一餐便飯,然後便在頭人(現在由長者)的主持下拴線,即由頭人、長者、親友將一縷縷白線纏在新娘新郎的手腕上。有些地方不舉行。從前,這種儀式由頭人主持,主人要殺豬、宰雞,將一個豬頭和一隻雞送給主持儀式的頭人。儀式在頭人的主持下將一瓶酒、一碗飯和一碗肉放在寨樁前祭祀寨神。然後再去佛寺中拜佛,之後再認親。這次儀式實際上就是男方認妻,女方認夫。儀式結束之後,新郎便可在女方家同新娘同居,生兒育女。但新郎白天仍然在自己的家裡勞動生產。 

戀愛

串姑娘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青年的戀愛和婚姻非常自由,常常能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伙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詼諧的話語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精心梳妝打扮過的姑娘們也會早早地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伙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串姑娘也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夜訪

夜訪更是布朗青年談情說愛的主要方式。這種夜訪活動多 數是在“翁瓦薩”期間進行(翁瓦薩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至次年九月十五日。約在公曆十月中旬至次年七月中旬)。每當深夜,小伙子們便彈著三弦琴或是唱著委婉的情歌到姑娘家裡拜訪。夜訪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群訪,即幾個小伙子一起到 一位姑娘家裡進行社交;另一種是單獨拜訪。前一種多屬社交性質,也可能是幾個小伙子同時追求一個姑娘的情況;後一種夜訪事實上就是談情,布朗語稱其為“邀貫奇”。對於來訪者,姑娘一般不能拒絕,並且要以禮相待,即使她已經有了心愛的人,也不能拒絕來訪的小伙子,她所愛的那個小伙子也不能妄加反對。在開展夜訪活動的那一段時間裡,小伙子 一般不在自己家裡住宿,到哪個女友家訪問,便在哪家留宿, 一般是住在火塘的左側。讓來訪者住宿是女方的一種義務,來訪的小伙子們如果發現他們所追求的姑娘已經和別人特別親近,他們便會主動迴避,藉故下樓另選拜訪對象。

花為媒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的男女青年戀愛和結婚都很自由。經過一定時間的戀愛後,男子便會向女子求婚。求婚的方式有的地方是男子把從山上采來的鮮花獻給女方,女方為了考驗男子是否真心愛她,往往只收下男子最初幾次送來的鮮花,而不作任何的表示,如果男子仍然向她奉獻鮮花,姑娘確認男子是真心實意愛她時,便在送來的一束鮮花中挑選一朵最鮮艷美麗的花戴在自己的頭上,以此表示同意男子的求婚。此後,由男子把定親的事情告訴父母。父母同意後,便請一位媒人帶一包茶葉、一包草煙,向女方父母提親,女方的父母一般都會同意女兒的選擇。

婚典重複多次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複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儘管新郎每夜必須回岳父家住,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婚後三年從妻居

布朗族還遺留著婚後三年從妻居住的習俗,即婚後男子晚上住在岳父家,白天回自己家勞動,待三年期滿,妻子才選擇吉日到夫家居住。從妻居的三年間,如果雙方感情不和,而雙方的家長、家族長以及親友又勸解無效,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權提出離婚。離婚的手續比較簡單,只須請來一位證人,由證人持刀將男女雙方個各持一端的一根蠟條從中間截斷,雙方各持被截斷的蠟條便是離婚的憑證,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也隨著蠟條的被截斷而了結。

偷女婿和偷新娘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青年愛情成熟之後,男方父母會請媒人帶著豬肉、茶葉、草煙去姑娘家求親。姑娘父母一邊先假意推卻,不收禮物。等媒人再次送上禮物時才會接受。他們將肉分成小塊,用芭蕉葉包好,由姑娘分送給親戚。
婚期臨近,如果男方到女方落戶,男方就要準備好禮物,擺在飯桌上,由媒人送去。雙方家長聚集女方家,對新郎新娘進行教育。
婚期第二天,在新娘家辦酒席,宴請親朋好友。雞叫之後,新娘和同伴們要悄悄把新郎接到女家,叫做“偷女婿”,接著舉辦儀式。
如果女方落戶到男方,就在男方辦酒席,在當晚雞叫以後,由新郎和他的同伴悄悄把新娘接到男家,叫做“偷新娘”。

婚禮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青年男女結婚需要舉行兩次婚禮。青年男女通過自由戀愛,雙方感情融洽,男方父母就請媒人給女方家送去茶葉、鹽巴等禮物。女方家收下後,男方就可以請祭司卜卦,選擇吉日結婚。結婚前一天,男女雙方要分別送給本村寨的長老草煙等禮物,請長老向全村寨的人發布結婚的訊息,請長老向全村寨的人發布結婚的訊息,並邀請全村寨的人都去喝酒吃肉。結婚當天,男女兩方都要殺豬置酒。熱情款待親朋好友和全村寨的鄉親。同時還要把剩餘的豬肉切成許多小塊,用竹片穿起來,全村寨每戶送一心。豬心和豬肝則剁碎後煮進糯米飯中,請兒童們來吃,以祝新婚夫婦早生貴子。  

舉行婚禮前,要置辦最豐盛的酒席招待村寨長老、頭人和族長,飯後再請他們主持婚禮,並請他伙為新郎新娘的心和靈魂都已拴在一起的拴線。當象徵著新郎和新娘和心和靈魂都已拴在一起的拴線儀式結束後,新婚夫婦要拿芭蕉葉包的一包飯和一包菜到佛寺去行滴水禮,請佛爺念經禱告和祝福。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青年男女婚前有充分的戀愛和交友的自由,在舉行婚禮的當天晚上,新娘還要設宴款待自己交往過的男朋友們,以回憶過去的友誼,期望今後能友好相處,並接受男朋友們的祝賀。這時候,新娘和男朋友們都以歌聲來問答和交流,並伴有錚錚的琴弦聲,使婚禮充滿別具一格的情趣和韻味。

結婚當晚,新郎新娘各住一處,並不同房。第二天雞叫頭遍的時候,新娘和女伴悄悄來到新郎的住處,推醒新郎,並帶上早已準備好和東西,一起匆匆來到女方家。這時候,岳母早已等候在竹樓門口,見女婿來到,把一件新上衣送給女婿。新郎則取出兩支用芭蕉葉裹好的臘條插在門上,作為結婚的象徵。這種習俗被稱為"偷女婿",帶有儘早拜謝女方父母的意思。新婚夫婦進入房間後,女方家早已賓客滿座,新郎新娘要一一拜見,並接受老人們的祝福的拴線。

按布朗族婚俗,這次婚禮之後,新郎仍在男方家勞動、生活,只是晚上才到妻子家住宿;新娘則勞動、生活、居住在娘家。這樣的生活一般要經過三年。這期間,女方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撫養,同時也屬女方家庭的成員。三年後,夫妻恩愛,感情融洽,就可以舉行第二婚禮。屆時,妻子就攜子女正式來男方家生活。個別感情不和的,就可以在這三年內離異。

第二次婚禮屬正式婚禮,其隆重程度要超過第一次。屆時,新娘頭上綴滿鮮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眾多送親者的陪同下來到男方家。一路上要燃放鞭炮,高奏鼓樂,一派喜慶氣氛。陪嫁的物品和財產有:茶樹、竹蓬、豬、牛、鐵鍋、衣服、首飾以及腳踏車、電器等,個別的還有汽車、電器等,個別的還有汽車、機車。這時候,新娘要啼哭。以表示離不開父母和兄弟姐妹。到了男方家後,婆婆在樓門口給新娘一條新筒裙,新娘把這條筒裙和第一次婚禮時母親給新郎的上衣疊在一起,以示夫妻今後永不分離。送親者們則同女方家一一清點和交驗陪嫁的物品和財產,並立字為憑。這親者同時還拿出四對蠟條,讓新郎新娘互相交換,以作為第二次婚禮的象徵物。接下來,由村寨中的長老為新婚夫婦拴線,並致以吉祥的祝福。

儀式結束後,男方家盛宴招待賓客,大家喝酒吃酒,笑語喧譁,紛紛祝賀這對夫妻幸福美滿,白首偕老。飯後,人們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以示慶賀。布朗族的兩次婚禮這才結束。

離婚自由

布朗族結婚自願,離婚自由。在訂婚階段,如雙方不願維持婚約,彼此送一串檳榔即可解除。如離婚,則女方不參加離婚儀式,由其父或兄代表。屆時,提出離婚的一方殺一頭豬,把豬肉分給全村寨的孩子們吃,讓孩子們在村寨里大聲宣告某某和某某已離婚。這樣,民俗形式上的離婚就正式生效。也有剪斷蠟燭表示離婚的。離婚時,妻子在夫家住不滿三年的,可以將自己的財物帶回;住滿三年的,財物由男女雙方平分。

盤點中國各族婚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