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多

巴貝多

巴貝多(Barbados)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最東端,為珊瑚石灰岩海島。四周為海洋環繞,西與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格瑞那達隔水相望。 巴貝多有穩固的民主政體,獨立於1966年11月30日。是大英國協成員,其名字來自於葡萄牙語,指遍地都是的野生的無花果樹。 2017年,巴貝多國內生產總值為48.21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7158美元。經濟以甘蔗種植和加工、朗姆酒、旅遊業等為主。 巴貝多是小安的列斯群島的一員,也是加勒比海旅遊勝地。 2017年12月5日,歐盟宣布將巴貝多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巴貝多地圖 巴貝多地圖

主詞條:巴貝多歷史

16世紀前,巴貝多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

1518年,西班牙人登島,10餘年後葡萄牙入侵。

1624年,英國將巴貝多島劃為殖民地。

1627年,英國設總督管轄,並從西非販來大批黑奴開闢種植園。

1834年,英國被迫宣布廢除奴隸制。

1958年,加入西印度聯邦(西印度聯邦於1962年5月解散)。

1961年10月,實現內部自治。

1966年11月30日獨立,成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巴貝多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最東端,西距特立尼達島322公里。海岸線長101公里。東西寬22公里,南北長34公里,幅員面積為43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形

巴貝多是南美大陸科迪勒拉山脈在海中延伸部分, 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岩構成。

地貌

地勢向西呈階梯狀下降,向東、南急劇下降成懸崖。東北部蘇格蘭區,地面崎嶇不平,有兩岸陡峭的谷地。中部為台地,地勢較高。沿海為沙灘,地勢低平。境內最高點,海拔340米。

氣候特徵

巴貝多海灘 巴貝多海灘

巴貝多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區。7-11月為雨季,盛行東南風;2-3月為旱季,多東北風。常有颶風。氣溫變化不大,通常在23°C-30°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525毫米,沿海1016毫米,中部台地達2286毫米。年日照量達到3000小時。  

水系分布

巴貝多境內無河流,淡水資源少,主要來自降雨;四周被海洋環抱,海水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境內石油儲量約200萬桶,天然氣儲量1.1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約300億噸。浮石儲量13.2億噸。  

生物資源

巴貝多境內植物多為人工種植的,如無花果、棉花、甘蔗、香蕉樹、芒果樹、猴麵包樹、椰子樹、棕櫚等;動物主要有鵜鶘、壁虎、青蛙、黑長尾猴以及以鮪魚、劍魚、海豚和飛魚為代表的海洋物種。其中,卡拉西方細盲蛇、巴貝多醋栗、巴貝多櫻桃、庫拉索蘆薈等物種為巴貝多特有種。

行政區劃

至2010年,巴貝多由11個區組成。分別為:克萊斯特·丘奇、聖詹姆斯、聖露西、聖彼得、聖麥可、聖安德魯、聖約瑟夫、聖約翰、聖菲利普、聖喬治、聖托馬斯。

國家象徵

國名

巴貝多(英文名:Barbados)

1518年,西班牙為尋求在砂糖農場做工的奴隸,登上了這個島。當西班牙人登上這個島時,他們看到這兒綠樹成陰,每棵樹上都垂掛著縷縷青苔,就好像長著鬍子一般。面對這種奇特的風景,西班牙人給這個島起了個名字,叫巴巴多(barbado,長著鬍子)島。之後他們擄走了島上的居民,鬍子島從此成為無人島。1620年,英國人登上了這個荒無人煙的島嶼,建起了砂糖農場。他們從非洲大陸運來大批的黑奴充當勞動力,種植甘蔗,熬煉砂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島不願和西印度群島上的其他島一起結成聯合政府,而是自己宣告獨立,但是加入大英國協,成為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巴貝多繼續發展英國留下的砂糖業,以此項收入作為主要的財政來源。因為該國位於巴貝多島上,所以稱為“長著鬍子”的國家。  

國歌

巴貝多國歌名稱為《In Plenty and In Time of Need》。

國旗

巴貝多國徽 巴貝多國徽

巴貝多國旗採用於1966年11月30日,由格蘭特利·W·普雷斯科德設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自左至右由藍、黃、藍三個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黃色長方形中央鑲有一把黑色的三叉戟徽章。兩側的藍色豎條分別代表著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中間的黃色豎條代表巴貝多的海灘。三叉戟象徵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也象徵民有,民享和民治。

國徽

巴貝多國徽採用於1966年,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巴巴多塔樹,也稱無花果樹。據說巴貝多這個國名就是發現該島的葡萄牙人對島上盛產的印地安無花果的稱呼。無花果樹上方點綴著兩朵具有巴貝多特色的紅花。國徽頂部有一個飾有紅、黃兩色彩環的頭盔,一隻粗壯的黑人手臂高擎兩根交叉的甘蔗,表示甘蔗種植業和榨糖業是巴貝多國民經濟的支柱。國徽基部的黃色飾帶上是英文書寫的巴貝多格言“自尊和勤勉”。國徽右側一隻長著白、橙、褐、藍四色美麗羽毛的鵜鶘展翅欲飛,這是巴貝多的國鳥;左側是一頭海豚,有著美麗的紅鰭銀鱗。

國鳥

巴貝多的國鳥為美洲白鵜鶘,是一種大型游禽。喙長,喉囊發達,適於捕魚,但不貯存。主要棲息於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澤地帶。常成群生活,善於飛行,善於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飛行時頭部向後縮,頸部彎曲靠在背部,腳向後伸,兩翅鼓動緩慢而有力,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熱氣流來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沒有鷹飛得高。在水中游泳時,頸常曲成“S”形,並不時地發出粗啞的叫聲。

國花

巴貝多國花為金鳳花。豆科雲實屬直立常綠灌木,高達3米,花冠橙紅色,邊緣金黃色,如火焰蝴蝶般常年於枝頭盛開,為熱帶地區有價值的觀賞樹木之一。  

人口民族

2017年,巴貝多人口28.1萬,其中80%以上為非洲黑人後裔,4%為歐洲後裔。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2017年,巴人均壽命75.5歲,人口增長率0.28%。  

政治

主詞條:巴貝多議會、巴貝多工黨

政治

獨立後,民主工黨和工黨交替執政,政局保持穩定。2010年10月,副總理兼總檢察長和內政部長弗羅因德爾·斯圖亞特(Freundel STUART)接替任內病逝的湯普森任總理。2013年2月,民主工黨在大選中獲勝,斯圖亞特連任總理。2018年5月24日,巴貝多舉行大選,反對黨工黨贏得眾議院全部30個席位,以絕對優勢勝選上台,該黨領袖米婭·莫特利(Mia MOTTLEY)出任巴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66年獨立時生效。憲法規定,總督任命眾議院多數黨領袖為總理,並根據總理提名任命部長。內閣由總理和不少於5名部長組成,對議會負責。反對黨領袖亦由總督任命。  

議會

分參、眾兩院,任期均為5年。參議院21席,由總督任命,其中12席由總理提名,2席由反對黨領袖提名,另7席由總督在社會名流中選任。眾議院30席,普選產生。2018年5月大選中,工黨獲全部30個議席,選後該黨1名議員宣布脫黨並加入民主工黨,兩黨在眾議院議席為29:1。參議長理察·切爾特納姆(Richard CHELTENHAM),眾議長阿瑟·霍爾德(Arthur HOLDER),均於2018年5月就任。  

政府

於2018年5月成立,主要內閣成員有:總理兼財政、經濟事務和投資部長米婭·莫特利、總檢察長兼法律事務部長戴爾·馬歇爾(Dale MARSHALL)、教育、技術和職業培訓部長兼眾議院政府事務領袖桑蒂婭·布拉德肖(Santia BRADSHAW)、外交和外貿部長兼參議院政府事務領袖傑羅姆·沃爾科特(Jerome WALCOTT)、旅遊與國際交通部長克里·西蒙茲(Kerrie SYMMONDS)、國際商務和工業部長羅納德·托平(Ronald TOPPIN)等。  

司法

由抗訴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組成。首席法官馬斯頓·吉布森(Marston Gibson),2011年9月就任。終審法院為加勒比法院。  

政黨

巴貝多政黨主要有:

巴貝多地圖 巴貝多地圖

①巴貝多工黨(Barbados Labour Party):執政黨。1938年成立,曾於1976至1986年、1994至2008年執政。2018年5月再次執政。黨領袖米婭·莫特利。

②民主工黨(Democratic Labour Party):反對黨。1955年由原工黨成員創建。曾於1961至1976年、1986至1994年、2008至2018年執政。2008年1月再次執政,2013年2月蟬聯執政。2018年敗選下台。黨領袖維爾拉·德佩薩(女,Verla De Peiza)。

③人民自強黨(The People's Empowerment Party):2006年成立,前身為1988年建立的克萊蒙特·佩恩運動(Clement Payne Movement)。黨主席大衛·卡米松(David COMISSIONG)。  

政要

總督:桑德拉·普魯內拉·梅森:女。1949年1月17日生。畢業於西印度大學、倫敦皇家公共管理學院、加拿大溫莎大學,法學學士。執業律師。1978年任巴青少年和家庭法庭法官,1991年至1999年任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委員、副主席、主席,1992年至1994年任巴駐委內瑞拉大使,1994年任巴最高地方法官,1997年至2005年任巴最高法院書記員,2008年起任巴抗訴法庭大法官、大英國協秘書處仲裁庭成員。2018年1月8日就任總督。

總理:米婭·莫特利:女。1965年10月1日出生。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學學士。1994至2001年任教育、青年事務和文化部長,2001年至2003年任總檢察長兼內政部長,2003年至2006年任副總理,2006年至2008年任經濟事務和發展部長。2018年5月出任總理。  

經濟

主詞條:巴貝多元、巴貝多工商會

巴貝多風光 巴貝多風光

傳統產業為製糖業。上世紀80年代以來推 行經濟多元化,旅遊、離岸金融、輕工製造和信息服務業發展迅速,為全球著名離岸金融中心。  

2017年,巴貝多主要經濟數據為:國內生產總值為48.21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7158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0.8%。  

農業

2017年,全國土地65%為可耕地。近年來原糖產量大幅下降。政府鼓勵發展蔬果種植業以減輕食品進口壓力。   巴貝多境內土地65%為可耕地,主要種植甘蔗、蔬菜等農作物。1630年,英國人從巴西將甘蔗移植到巴貝多。巴貝多獨立以後,甘蔗種植和蔗糖生產仍是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  

製造業

主要有製糖、飲料、朗姆酒和啤酒釀造、化學藥品、電子零部件、服裝、家具和食品加工等。  

建築業

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經濟成長主要動力之一。巴大型建築公司還承建加勒比其他國家道路、機場和工業設施。  

旅遊業

主要經濟支柱之一。遊客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和加拿大。  

財政

2016/17財年,巴財政收入30.50億巴元,支出32.59億巴元。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原糖、朗姆酒、化學製品、食品、飲料等,進口食品、飲料、石油、機械設備、汽車等。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英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加拿大。  

經濟團體

巴貝多工商會(Barbados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1825年成立。地址:Braemar Court,Deighton Road,St. Michael,Barbados。電話:1-246-4344750,傳真:1-246-2282907。

巴貝多國家石油有限公司(Barbados National Oil Co Ltd):1982年成立,主要開採原油和天然氣。地址:Woodbourne,St Philip。電話:1-246-4201800。  

文化

飲食

巴貝多美食 巴貝多美食

巴貝多美食融合了非洲、加勒比、西印度群島、歐洲等地的特點。魚類是巴貝多飲食的主要材料,包括鮪魚、鯊魚、鮭魚、鱈魚、紅鯛魚、無鰾石首魚、海豚魚,以及小蝦、龍蝦、蟹和海膽等。除此之外,飛魚是島上最受青睞的美食,也是巴貝多國家的象徵。

除了海鮮,巴貝多還提供豐富的肉類美食,包括雞肉、牛肉、豬肉、火雞、鴨肉等。烹調方法有油炸、燒烤、烘烤、炙烤和醃製。傳統美食包括“cou-cou”小吃、米飯和豌豆、通心粉餡餅等,一般都配有水果和蔬菜,如麵包果、木瓜、木薯、芒果和萬壽果等。  

衣著

巴貝多地處熱帶,一年裡衣著沒有多大變化,主要著夏裝。正式場合,男人一般穿西裝。特別隆重的場合,還要穿黑色禮服,打蝴蝶結。總督、首席法官等還要穿燕尾服。

禮儀

巴貝多人講禮貌,見到的人都會舉手打招呼。對外國人比較熱情,倘若問路,常會碰到驅車送你前往的情況。他們從不隨地吐痰,開車也很遵守交通規則。人們常用的稱呼是先生、夫人、女士、小姐。常行握手禮,不同教派的人嚴格遵守各自的教規。

節日

元旦:1月1日

蕾哈娜日:2月20日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聯合國日:10月24日

獨立節:11月30日

聖誕節:12月25日

軍事

國防軍始建於1978年,包括常備軍、後備軍和學生軍訓團。1974年成立的海岸警衛隊在國防軍成立後成為其海上部隊。1981年建立空軍。  

交通

布里奇頓港 布里奇頓港

空運:東加勒比地區重要航運中心。距首都布里奇頓18公里的格蘭特利·亞當斯機場是加勒比地區最現代化的國際機場之一,24小時運營,有17個停機泊位和飛往美國、英國、加拿大、南美和多個加勒比國家的直達航班。

水運:首都布里奇頓為全天候深水港,可停靠萬噸級遠洋客貨輪。有8個泊位,能同時為5艘輪船提供燃料補給。

公路:總長約1793公里。   (數據截至2019年1月)

社會

教育

實行大中國小免費義務教育。國小入學率100%,中學入學率89%,全國成人識字率99.7%。設有西印度大學凱夫希爾分校。  

高校主要有西印度大學凱夫希爾分校、巴社區學院、塞繆爾·傑克曼·普雷斯考德理工學院、厄迪斯頓教學培訓學院。 (資料來源於巴政府新聞署)

媒體

巴貝多左邊為加勒比海,右邊為大西洋 巴貝多左邊為加勒比海,右邊為大西洋

主要報刊有《巴貝多鼓動報》,1895年創刊,發行量1.5萬份;《民族報》,1973年創刊,發行量2.5萬份;《巴貝多人》,月刊,1953年創辦,月發行量8000份。

主要媒體有:加勒比媒體公司,2000年由加勒比通訊社和加勒比廣播公司合併成立,業務涵蓋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服務;巴國營電視台,1964年開始播放黑白電視節目,1971年11月在加勒比地區首播彩色電視節目。  

加勒比媒體公司:2000年在合併加勒比通訊社和加勒比廣播公司的基礎上成立。業務涵蓋廣播、電視節目和英特網服務。加勒比廣播公司:1964年開始播放黑白電視節目,1971年11月在加勒比地區第一個開始播放彩色電視節目。  

體育

主詞條:巴貝多國家足球隊

巴貝多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1968年,除1980年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外,再未錯失隨後的每一屆奧運會。2000悉尼奧運會奪得1枚銅牌,2004雅典奧運會一無所獲。優勢項目是田徑和拳擊。  

衛生

巴貝多衛生狀況良好,醫療水平較高。國立醫院、診所對巴公民實行免費醫療,但等候時間長。私人診所多,服務較好,但費用較高。  

外交

國策

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外交多元化,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積極推動加勒比地區一體化。在鞏固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傳統友好關係的同時,積極探索與巴西、中國、印度、日本等國發展平等互利關係。  

同美國關係

1966年11月,巴貝多和美國建交。巴歷屆政府都重視同美國保持友好關係。巴貝多政府承認美國在加勒比地區的安全和戰略利益,但同時強調與美國有政治關係不能損害巴貝多本身的獨立和主權。美國是巴貝多的主要貿易夥伴和遊客來源地之一。1997年6月,巴美簽署《巴美海上禁毒合作協定》。  

巴歷屆政府均十分重視同美保持友好關係。巴美在反恐、禁毒等領域保持密切合作。  

同英國關係

英是巴重要貿易夥伴,為巴出口蔗糖、朗姆酒及其它產品提供優惠待遇。英為巴最大旅遊客源國之一和巴在海外移民最集中的國家,巴在英移民約5萬人。  

同加勒比關係

巴視加強與加勒比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為其外交政策核心,是加共體創始國和加共體單一市場首批成員之一。  

同中國關係

1977年5月30日,中國與巴貝多建交。兩國高層往來不斷,各領域友好合作進一步加強,在國際事務中保持良好溝通與配合。2013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期間同時任巴貝多總理斯圖亞特舉行雙邊會晤。

巴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巴簽有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和所得稅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2017年,中巴貿易額為1.32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08億美元,進口0.2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5.6%、48.8%和32.9%。中方主要向巴出口紡織品和服裝、鋼鐵或鋁製結構體及其部件、塑膠製品等,主要進口廢塑膠、電阻器、廢金屬等。  

旅遊

巴希巴風景區

巴希巴風景區位於巴貝多東海岸,沿岸樹木常年被強風吹襲形成向一個方向側伏的奇特景色。因風景酷似蘇格蘭的部分地區,故也被稱為巴貝多的“蘇格蘭”。  

巴貝多國家公園

巴貝多海邊風景 巴貝多海邊風景

巴貝多國家公園原為英國王室和貴族的休憩地,巴貝多獨立後闢為國家公園。公園坐落在距海平面900英尺的法利山上,登高望遠,大海盡收眼底。

卡倫海灘

卡倫海灘位於位於聖菲利浦區,在西海岸中南部,海岸線長3公里,被公認是世界十大美麗海灘之一。  

巴貝多博物館

巴貝多博物館前身是英國軍事監獄,記錄了島嶼從16世紀以來的進化演變歷史,以自然歷史展廳、歷史地圖、藝術作品,以及商店和庭院咖啡廳為特色。  

巴貝多大西洋潛水艇

登上65英尺長、80噸的潛水艇,探索巴貝多海岸線周圍美麗的水下世界。從布里奇頓的淺水港出發,乘客將進行45分鐘帶有講解的探險旅行,因為潛水艇將潛入海平面以下150英尺的地方,乘客可欣賞到加勒比海所能提供的異域海底生物。  

大英國協成員國

大英國協是由大英帝國演變而來,由英國和部分前英屬殖民地組成。但英國已不再是大英國協的主宰,大英國協也只是一個供各成員國進行政治、經濟磋商與合作的鬆散組織。54分別來自六個地區其中非洲19個、亞洲8個、美洲3個、加勒比地區10個、歐洲3個、南太平洋地區11個。
主權國家安提瓜和巴布達 | 澳大利亞 | 巴哈馬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貝里斯 | 波札那 | 汶萊 | 喀麥隆 | 加拿大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克 | 斐濟 | 甘比亞 | 加納 | 格瑞那達 | 蓋亞那 | 印度 | 牙買加 | 肯亞 | 吉里巴斯 | 賴索托 | 馬拉威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爾他 | 模里西斯 | 莫三比克 | 納米比亞 | 諾魯 | 紐西蘭 | 奈及利亞 | 巴基斯坦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聖基茨和尼維斯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塞席爾 ·薩摩亞·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羅門群島 | 南非 | 斯里蘭卡 | 史瓦濟蘭 | 坦尚尼亞 | 湯加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吐瓦魯 | 烏干達 | 英國 | 萬那杜 | 尚比亞 ·盧安達
海外領土與屬地澳大利亞亞什摩及卡地爾群島 | 澳大利亞南極領地 | 聖誕島 ·科科斯群島 | 珊瑚海群島 | 賀得及麥唐納群島 | 諾福克島
紐西蘭庫克群島 | 紐埃 | 紐西蘭羅斯屬地 | 托克勞 | 尼烏埃
英國阿克羅蒂里和德凱利亞 | 安圭拉 | 百慕達 | 英屬南極領地 | 英屬印度洋領地 | 英屬維京群島 | 開曼群島 | 福克蘭群島 | 直布羅陀 | 根西島 | 曼島 | 澤西島 | 蒙塞拉特島 | 皮特凱恩群島 | 聖赫倫那(包括 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群島 |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加勒比地區

小島嶼國家聯盟

巴貝多行政區劃

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及觀察員

成員國阿富汗 |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巴哈馬 | 巴林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白俄羅斯 | 貝里斯 | 貝寧 | 不丹 | 玻利維亞 | 波札那 | 汶萊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高棉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智利 | 哥倫比亞 | 葛摩 | 剛果 | 象牙海岸 | 古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厄瓜多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加彭 | 甘比亞 | 加納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蓋亞那 | 宏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牙買加 | 約旦 | 肯亞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威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緬甸 | 納米比亞 | 尼泊爾 | 尼加拉瓜 | 尼日 | 奈及利亞 | 朝鮮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馬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秘魯 | 菲律賓 | 卡達 | 盧安達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烏地阿拉伯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馬里 | 南非 | 斯里蘭卡 | 蘇丹 | 蘇利南 | 史瓦濟蘭 | 敘利亞 | 坦尚尼亞 | 泰國 | 東帝汶| 多哥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突尼西亞 | 土庫曼斯坦 | 烏干達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烏茲別克斯坦 | 萬那杜 | 委內瑞拉 | 越南 | 葉門 | 尚比亞 | 辛巴威
觀察員
國家 安提瓜和巴布達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波赫 | 巴西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斯大黎加 | 克羅地亞 |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加 | 薩爾瓦多 | 哈薩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黑山 | 塞爾維亞 | 烏克蘭 | 烏拉圭
 
組織 非洲聯盟 | 阿拉伯國家聯盟 | 聯合國

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