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

崔寒柏

崔寒柏,1963年出生於天津。三歲時隨父母去看大字報大標語,小兒的模仿、父母的支持,讓初學寫字的他有幸使用了毛筆,更沒想到這一啟蒙讓他的前半生都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即使十三載的海外生活,依然絲毫沒有減少他對書法的鐘愛。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崔寒柏,1963年1月出生於天津,現居美國。1976年隨王學仲先生學書,兼師龔望先生學隸、徐嘏齡先生學篆刻。工正、草、隸、篆書及篆刻。博採眾長,尚法自然,字隨意往,自出機抒,揮灑大方,凝重且高古,有廟堂氣息。

曾獲天津市首屆少年兒童書法大賽第一名,1980年與曹寶麟、華人德等同獲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作品入選首屆全球華人書畫大展,全國第四屆、八屆書法篆刻展,第四屆正書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美國蘭亭筆會秘書長。

人生經歷

崔寒柏書法崔寒柏書法

他常常感嘆當時的際遇:“恐怕再也不會有那樣的機會給你那么多免費的紙筆墨來揮灑那么多巨字了。”這也正是他每每揮毫巨幅大作時總是那么氣勢如宏、信心滿滿的原因。

文革後恢復了少年宮,他成了第一批書法班的學生,隨即獲得了天津市少兒書法大賽的第一名。1976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崔寒柏經天津美院老院長介紹,拜王學仲先生為師,此後又先後師從津門名篆刻家徐嘏齡先生學習治印,龔望先生學習隸書。初、高中下來寫了大量的碑帖,其中浸淫較深、影響較大的有歐陽詢的《皇甫碑》、李北海的《李思訓碑》、漢《張遷碑》,北魏孫秋生》、《崔敬邕墓誌》、右軍的《十七帖》和《集王羲之聖教序》。

文革過後,比賽與展覽突然出現,他早先下到的功夫馬上派上了用場。首次參加的全國大學生書法比賽就得了一等獎,首次參加國展就入展了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一時間書法上的成績遠遠超過了醫學上的成績。

命運安排

命運的安排,1993年他被邀請到了美國,工作與生活的壓力都絲毫沒有減少他對書法的熱愛——無論是在美國人聚居區的宣揚,還是在華人社區的展覽與教學,都有他活躍的身影。十三年的國外生活中有八年他都居住在洛杉機,除了三次個展他還主辦和協辦了幾十個書畫家及書畫社團的展覽,成了社區名副其實的書法名人,為灌溉洛杉機貧瘠的書法藝術土壤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也在相對閉塞的環境中錘鍊出過硬的基本功夫。孤寂的歲月、孤詣的苦心,通過書法教學,通過父母親與朋友寄來的書法書籍,通過數萬張複印紙的練習,令本來已經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更加凝練和精緻了。

2003年偶然地觸網,讓他奮不顧身地加入了書法批評的行列,幾千篇經驗之談、幾百篇一反國內吹捧之風的評論,在數個主要書法網站上,掀起一陣鏇風。一年半後又第一次在網上展示出自己的書法,繼而,成為了單靠網上的名頭即可與國內名書家一爭市場的書家。網路的成功讓他放棄了國外生活的安逸,在2006年自己生日的那天,回到了闊別十三年的土地,開始了把愛好變為職業的道路。

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第四屆正書展、首屆行草展都成了他回國前後的演兵,評審的接受、書法界的認可都給了他無窮的信心,國內良好的文化氛圍、風起雲湧的書法熱潮都將會令他現有的書藝更上層樓。這個時代定會留下他應有的足跡,我堅信。

人生歷程

崔寒柏行書作品崔寒柏行書作品

1963年1月出生於天津;

1966年始習書;

1976年起書法師從天津大學王學仲教授、龔望先生,篆刻師從徐嘏齡先生;

1987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

1993年赴美國工作;

2003年起,在書法網站上陸續寫出書法評論、技法闡述、美學探索計20餘萬字;

2006年1月歸國;

2006年4月分別在湖北美術學院、湖北大學舉辦書法專題學術講座;

2006年4月被特邀為蘭亭書法節嘉賓。

2006年11月應廣西美術出版社邀請編著蘇東坡書法藝術欣賞一書。

入展第四屆、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四屆全國正書展、全國首屆行書展、草書展;

獲天津市第五屆書法篆刻展大獎;

參加中日韓書法聯展兩次,獲邀參展美國《現代書法展》三次;

赴美期間——擔任美國蘭亭筆會秘書長,推動文化交流;

先後舉辦四次崔寒柏書法篆刻個展;

兩次擔任書法大賽評審;

協助數十位國內書畫家舉辦展覽;

曾受聘在加州州立大學講授書法;

受邀於《中國書法家論壇》、《中國書法網》,開設名家專欄;

2013年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獲優秀獎。

作品賞析

9崔寒柏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