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義皮影

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幕布觀看的、由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又因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是民間藝人通過手工,雕刻彩繪而
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戲。皮影戲又稱影戲,它起源於中國,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也可以說它是影視藝術的鼻祖。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先秦,成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已遠傳至西亞和歐洲。真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明珠。它以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的獨特魅力,千百年來流傳甚廣,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在山西,最有代表性的是孝義皮影戲。孝義在戰國時期屬魏國,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卜子夏帶其門徒田子方、段乾木到孝義講學,傳授孔子的儒家學說,利用皮影戲招攬眾人來聽講,從而創建了影戲,它至今已有2400年的歷史。孝義皮影戲分為“紙窗皮影戲”和“紗窗皮影戲”,當地人均稱之為“燈影”、“皮影”。紙窗子是用大幅麻紙粘接而成長約兩米、高約一米的螢幕,固定在框架上;紗窗子的螢幕是紗質的。二者在造型藝術上,唱腔乃至舞台藝人結構、舞台設定雖都有各自的特點,但卻都是以牛皮雕制的人物、景物、道具等,通過投射到“窗子”上的影子來表演的。皮影在製作上是用牛皮或驢皮經過壓磨使其透明後加以雕刻和彩繪而成的,孝義皮影製作的藝術風格是造型粗獷,線條簡潔,手法誇張,突出性格。20世紀50年代,皮雕藝人劉夠清借鑑吸收了陝西、晉南華麗精細的特點,兼收並蓄初步形成了孝義皮雕的新的藝術特點——風雅大方,俏麗、活潑,線條繁簡併用,疏密各別,塗彩區分部位,各施濃淡,使平面的雕刻有立體感。
孝義皮影戲在歷史上有過比較長的興盛時期。1950年,孝義舊城西門外發現了一座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古墓,墓中壁畫人物均為側身式皮影空實顯影、實處著色的雕刻技藝。1979年夏,又在孝義驛馬公社榆樹坪大隊發現了一座建於金代正隆年間的古墓,墓中有兩幅侍衛壁畫,侍衛形象也純屬皮影影人造型。1980年夏,在孝義新城東北側又發現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壁畫中有數個手操影人的幼童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從這些壁畫可以說明,在宋元時期,皮影藝術在山西民間已十分盛行,它已成為孝義男女老幼共同喜愛的一種文化娛樂活動。據皮影藝人師承傳說,在清鹹豐年間,碗碗腔流入孝義之前,孝義王馬村就有一個雕刻皮影人的道士。此人一生從教,道號隆慶,學問淵博,更擅長繪畫,所雕之影人體型龐大,線條簡單,皮薄色亮,亮影極為清晰。清同治以後,由於碗碗腔皮影戲從陝西傳入孝義,使皮影戲在競爭中逐漸衰落下來。特別是民國以後,流布範圍越來越小,演出市場越來越少,影班解散,藝人改行。抗日戰爭時期,皮影戲由於說、唱、演俱全,且人少行動快,劇目也豐富多彩,因此又一度興盛,深受民眾的歡迎。解放後,皮影戲因多演“敬神戲”的原因,在孝義山區偶爾有少量演出活動。
1958年後,遵照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孝義縣碗碗腔劇團和木偶劇團同時開始了對皮影戲的蒐集和整理。1959年,孝義木偶劇團首次將皮影藝術搬上了木偶舞台,改編並演出了原碗碗腔的傳統戲《中山狼》。1965年,孝義碗碗腔劇團又首次將皮影藝術搬上了戲曲舞台,創作演出了表現現代生活的皮影戲《爭籮筐》,並參加了全省的戲曲匯演,從而把皮影戲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文革”中,孝義皮影戲再次受到冷遇。至上世紀80年代後,孝義皮影藝術團加工整理了《張羽煮海》等劇目,1987年參加中國首屆藝術節,還得到了“三晉巧弄影,醉倒北京人”的讚譽。1995年6月8日,“中國皮影”特種郵票在孝義舉行首發式,所發行的四枚郵票中有一枚就是孝義皮影人物。
皮影戲是用白色幕布和幕後燈光,由演員在幕後操縱各式各樣的皮製人,並配之以樂器,按所演劇目,伴之以唱腔、道白,把劇中人物有聲有色地表現在幕布上,給人以形神兼備的美感。孝義皮影表演由三部分組成,操作貼影、說唱、伴奏。演員既演唱,又挑線,一台戲只需七八人即可。演員通過皮影人的跑場、翻轉、武打、提袍、甩袖、吹鬍、搖翅等舞台動作和唱腔、道白,將各種人物故事表演得活靈活現,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演出時表演者主要有兩類角色,一類為說戲者,一類為貼戲者(意即幫忙輔助,亦叫“貼窗者”),所以只分板式,不分行當。要表達人物的不同身份、性別、感情、性格以及複雜的人物關係,主要靠說戲者使用不同的唱法技巧。
皮影戲劇目現存30餘本,這些劇目從內容上來看,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神魔故事戲,如周武王、姜尚興師伐紂的“八大陣”——《朱仙陣》、《萬仙陣》、《黃河陣》、《風沙陣》等;一類為道教傳說,如《馬當山》、《真武出家》、《森羅陣》等。
孝義皮影戲的音樂獨特别致,地方特色濃郁。由於它長期流行於孝義一帶,流布範圍較小。在音樂方面,受外劇種影響少,因此長期發展緩慢,缺少變革,但同時也保留下自己古樸的風韻和色彩。皮影戲是以說唱為主來表達和完成故事的。基於影人在表演上的局限,所以不採用專門的樂段去表現環境和人物,因而它的曲牌非常簡單,常用的只有“走馬腔”和“三吹三打”兩個曲牌。皮影戲的唱腔屬於板腔體,但仍保留著聯曲體的混合節拍和強起強落的特點。唱句繫上下句結構,多為七字句、十字句,有時也有五字句。
它的板式有平板、流水、揚腔和叫板等。皮影戲有相當獨特的打擊樂器,亮鑼、“狗娃子”(屬鑼的一種,因聲音響亮尖脆,好似狗娃子叫聲而得名)、“二五眼”(屬鑼的一種,用兩個銅小盤安裝在一個小鐵架上演奏)都參與唱腔和曲牌的伴奏,不單獨使用。近代演出中,由於晚上演皮影戲,白天演晉劇木偶戲,久而久之,皮影戲便用上了晉劇的打擊樂器和部分鑼鼓經。皮影戲伴奏樂器可分為兩部分: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吹奏樂器主要有小嗩吶、笙、管子,打擊樂器主要有亮鑼、“狗娃子”、“二五眼”和“木頭”。還有一種樂器是呼胡。
由於歷史的和社會的及藝術自身的原因,皮影戲這一珍貴的民間藝術近年來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古老的皮影戲演唱技藝瀕臨滅絕,同時歷史遺留下來的皮影演出建築也遭到破壞。近年在對孝義市文物普查中,皮影戲專用舞台原有12座,現僅剩8座,均破舊不堪,已不能用於演出。此外,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並且是收藏熱門的皮影皮雕藝術品,技藝傳世乏人,也難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隨著大部分老藝人的去世,能演皮影的人越來越少,現在在晉中一帶能數出來的皮影藝人不過十來個,全孝義也就那么四五個,而能唱皮腔的就更少了。現在會做皮影的人也寥寥無幾,僅有孝義市皮影木偶博物館還有一些可以製作皮影的藝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