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也叫“驢皮影”,北京皮影以線刻見長,自清中葉後,在造型上借鑑京劇,出現了生、旦、淨、醜、末的臉譜。

相關內容

北京皮影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是中國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千百年來,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皮影不僅屬於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塗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皮影製作考究,工藝精湛,表演起來生趣盎然,活靈活現。

歷史發展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明代即有,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舉辦百戲大會,皮影戲參加了演出。

自明中葉從蘭州和華亭先傳入河北涿州、後再傳到京西、北郊農村,然後入城並形成東、西城兩派。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還進入到宮廷。康熙時,禮親王府設有八位食五品俸祿的官員專管影戲。嘉慶時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還傳皮影班進宅表演。當時的北京影戲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則於堂會唱影戲,有不少京劇演員也參加影戲班演出。

藝術特徵

北京皮影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以線刻見長,自清中葉後,在造型上借鑑京劇,出現了的臉譜。正是藝術家們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使得皮影藝術不斷的繁衍、發展。
當皮影演員可不容易,除了唱、念,還得會操作影人,影人的動作、神態最能看出演員的功夫。這一招一式,看上去得像那么回事。雖說皮影戲這功夫在手上,可心裡和眼裡的功夫可不是三兩天能夠練出來的。

製作工藝

製作皮影人的民間傳統工藝方法,整個過程要經過制皮、描樣、雕鏤、著色、熨平、上油、訂綴等幾個細緻複雜的過程,其中雕鏤是最重要的過程。先刻頭帽後刻臉,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裝發須一身全,最後整裝把身安,刻成以後再上色,整個製作就算完。刻成以後,在皮影人的四肢關節等處用線訂綴起來,連上鐵桿,再用一皮條包圍在上身的脖領處作為安裝影人頭的插口,在脖領前訂上一根鐵絲作為支撐影人的主桿,在兩手端處用線各拴一根鐵絲為耍桿,插上影人頭後,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經典劇目

主要是八大部:歷史故事四大部為:《英烈春秋》《背解紅羅》《四大名山》《香蓮帕》。神話故事四大部為:《白蛇傳》《混元盒》《西遊記》《小開山》。此外還有多部小戲。大戲可連續演出於茶社、戲場,小戲則多演於堂會。在藝術交流中,京劇也吸收了影戲的精華,如武生前輩俞菊笙排演的八本《混元盒》便是採用了影戲的故事情節。尚小雲排演的《蘭蕙奇冤》、程硯秋排演的《朱痕記》和《金鎖記》則借鑑了影戲《十五貫》《朱痕記》《六月雪》的優長。1955年起,在天橋演出劇目:《打口袋》、《大過會》、《金錢豹》、《哪叱鬧海》、《無底洞》、《芭蕉扇》等。1964年排演現代戲《飛奪瀘定橋》、《奇襲奶頭山》、《智取威虎山》等。

藝術價值

皮影藝術給北京的文藝舞台增添了古色古香的品味,它深受北京人,特別是老人和小朋友的喜愛。北京皮影繼承了西派皮影藝術的特色,善演神話、武打和寓言劇,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有幾十齣,都以唱腔委婉、表演細膩而著稱。皮影不僅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外國朋友也挺著迷。很多精美的皮影人被國外博物館收藏。目前,古老的皮影藝術正煥發著青春的活力,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把人們帶入一個完美的藝術世界。

2004年4月22日,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為中國古老的瀕臨失傳的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民間藝術——皮影戲創建了一個生存與傳承的空間。人們從這裡看到兩千多年前皮影戲的發明創造過程和500多個盔發別致的皮影頭像。無論是善美的還是惡醜的,都有一種熟悉親切之感。熟稔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都向人們展示著皮影戲曾有的輝煌。《山羊與狼》、《哪吒鬧海》、《寶蓮燈》、《水漫金山》、《小英雄雨來》等諸多劇目都曾獲藝術獎勵。這一切,都與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息息相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