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學院

山東教育學院

山東教育學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辦學特色的省屬成人本科師範院校,是國家認定具有聘請外國專家和接收留學生資格的高等學府,是山東省教育行政幹部、中國小校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重要基地。山東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辦公室、山東省中國小校長培訓辦公室、山東省教育史志辦公室、山東省中國小師資培訓中心、山東省中國小教師資格認證指導中心、山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山東省中國小教師資格認證指導中心、山東省教育幹部國語培訓測試中心均設在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山東教育學院山東教育學院

山東省教育學院創建於1948年9月,是我黨創建最早的省級教育學院,也是山東省唯一一所成人本科師範學校。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學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辦學方針,踐行“高水平管理、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辦學”的辦學理念,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在辦學條件、學科專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先後被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德育工作優秀高校”等榮譽稱號;在全省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畢業生就業工作等各項評估中,均獲得了優秀成績。

在61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在教師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師資優勢、課程資源優勢、網路技術優勢和研究優勢,培養、培訓了一大批中國小教師、中國小校長和教育行政幹部。僅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即先後培養了中國小教師學歷補償和學歷提高教育本、專科學員17.25萬人;培訓本省中國小教師39.98萬人次;培訓本省中國小校長、教育行政幹部1.55萬人次。承擔中國小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及援疆、援藏和支援四川北川中國小教師培訓任務,培訓全國26個省區中國小教師650人,為我省及其他省市區基礎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辦學情況

山東教育學院山東教育學院

學院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占地面積522.79畝;另有批准的規劃用地751.88畝,正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校舍建築總面積184937.1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988.4萬元,各類實驗室、計算機機房、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202個,建有校園網並實現了校區互通。學院現有館藏紙質圖書69.1萬冊,各類電子文獻13.8TB,中外文期刊1050餘種,建有圖書館區域網路,擁有快捷便利的電子檢索系統。學院設有14個院、系,普通專科在校生5803人;設有3所附屬學校,並建有57處實習基地。

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形成了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隊伍。校內專任教師353人。教師中教授42人,副教授89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7.1%;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9.6%;有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1個;山東省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師德標兵、山東省高校中青年學術骨幹等20人;在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高校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11人。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自1985年起,先後舉辦了17個成人本科師範專業。自1998年起,先後舉辦了25個普通專科專業。2001—2007年,與聊城大學合作舉辦了漢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普通本科專業和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物理學和化學4個普通本科師範專業。學科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育學專業被評為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套用化工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套用電子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示範專業;“現代漢語”、“市場行銷”、“儀器分析”、“微生物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5項教學改革成果被評為省部級優秀教學改革成果。

學院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以科研促教學,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在教師教育研究、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研究、學校管理研究等方面的科研特色,在省內具有較大的影響。此外,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國際政治研究、兒童文學創作與研究、人口教育研究、功能材料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績。自2004年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全國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3項,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廳科研計畫項目等廳局級課題64項。獨立或主編著作、教材125部,發表論文90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4篇,學術論文被 SCI、EI 索引99篇。學院先後榮獲“齊魯文學獎”、“泰山文藝獎”、“齊魯人口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等省部級以上獎勵15項,榮獲教育廳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山東省教育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廳局級獎勵55項。

學院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著力最佳化校園育人環境,形成了符合現代教育發展要求、具有我院特色的大學校園文化,形成了“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辦學宗旨,“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崇真務實”、“敬業嚴謹”、“明理踐行”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以及“團結進取、幹事創業;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知難而進、勇於突破;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新時期“教院精神”。

當前,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院上下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內涵發展為主題,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最佳化辦學結構和資源配置為突破口,實現辦學規模、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推動學院事業科學發展,實現學院改制建設的目標。

學院辦學宗旨

一切為了學生髮展。

學院辦學理念:高水平管理、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辦學。

學院校訓:厚德、博學、求實、創新。

學院校風:崇真、務實。

學院教風:敬業、嚴謹。

學院學風:明理、踐行。

科研概況

學校圖片學校圖片

山東教育學院是我省唯一一所成人本科師範院校,是我省基礎教育師資培訓、乾訓和教學與管理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重辦學職能。我院一貫重視科研工作,2004年以來,學校確立了教學與科研並重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提出“科研要與學科建設相結合,要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要與基礎教育和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方針,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勵和約束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師生的科研積極性,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梯隊逐步形成,科研經費逐年提高,科研實力進一步增強,科研立項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在基礎教育研究、人口教育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國際政治研究、兒童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新材料研究與新能源研究、非線性泛函分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成果,有力的促進了學科建設和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

一、建立研究管理機構,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學員在全方位加強科研工作的同時,十分重視科研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在原有人口教育研究所基礎上,2006年3月,又新成立了基礎教育研究所、教育管理研究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所、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為推動跨學科、跨系統的聯合攻關搭建了平台。為了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促進科研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山東教育學院學術期刊分類暫行辦法》和《山東教育學院科研、比賽、創作成果獎勵暫行辦法》,制定了《山東教育學院學術道德規範》、《山東教育學院學術委員會章程》、《山東教育學院“十一五”科研工作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激勵政策和制度,促進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二、科研項目初具規模,成果獲獎成績喜人

2004年以來,我院獲全國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文化部藝術規劃項目、 省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6項,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廳科研計畫項目、省文化廳科研項目等地廳級課題63項,獲得“齊魯文學獎”、“泰山文藝獎”、“齊魯人口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等省部級以上獎13項,獲教育廳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山東省教育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廳局級獎55項。

三、加大扶持獎勵力度,學術著作、論文喜結碩果

2004年以來,學校逐年加大科研投入,資助課題研究、獎勵優秀科研成果和科研條件建設等。五年來學校投入300 多萬元專項經費用於科研課題資助、優秀科研成果獎勵等,特別是單體建設的圖書大樓的建成,較大地改善了科研基礎條件。

近年來,學院不斷強化精品意識,鼓勵多出精品力作,注重在突出科研特色與提高科研成果水平上下功夫,促使科研工作不斷躍上新的台階。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以來全校在全國各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889篇,其中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150篇(第一作者或獨立),學術論文被 SCI 、 EI 索引 98篇。出版專著、主編高校教材125部。出版的部分專著也體現出很高的學術水平,受到業內專家的好評,大大提高了我院科研實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四、重視人才培養,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不斷最佳化科研隊伍結構,快速提高科研隊伍整體素質。我院現有教授37人,副教授73人,其他副高級職稱7人,副高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3.14%;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21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06%。省級教學名師2人。2004年,學院第二次啟動“教院名師、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培養對象”選拔工作,在上次的基礎上,評選教院名師4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8人,中青年學術骨幹培養對象4人。逐步形成了一支相對穩定、富有活力、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隊伍。

2004年來,我院的科研工作在許多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使我院的科研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