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種紅茶

小種紅茶

人工小種計有坦洋小種、政和小種,古田小種、東北嶺小種等。現人工小種布場已被淘汰,唯正山小種百年不衰。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

簡介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人工小種計有坦洋小種、政和小種、古田小種、東北嶺小種等。現人工小種市場已被淘汰,唯正山小種百年不衰。此外,威廉•烏克斯的《茶葉全書》所稱“白毫小種”、“小種”,乃是當年錫蘭(今斯里蘭卡紅茶的品級花色名稱,與閩茶之小種紅茶乃風馬牛不相及。
正山小種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產”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集中赤石加工,而武夷山附近所產的茶稱外山,集中星村加工,但星村外山茶製成小種紅茶之後,在市場獨樹一幟,故正山小種又稱“星村小種”,以區別武夷山區以外所產之小種。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崇安縣星村的曹墩和桐木關一帶,地處武夷山脈之北段,地勢高峻,海拔1000~1500米,冬暖夏涼,年均氣溫18℃,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間,終日雲霧繚繞,該地土質肥沃,又有培客土的習慣,加深土層,因此茶蓬繁茂,葉質肥厚嫩軟。
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19世紀70年代運銷歐美各國,年產2.4萬擔之多。後因戰事頻仍,產量逐減,至1949年產銷幾乎絕跡。50年代後才得到恢復和發展,目前年產2萬擔左右。正山小種又以新的面貌出現在國內外消費者面前。

歷史沿革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產地
“小種”一名,見於1717年崇安縣令陸廷燦的《續茶經》:“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每株不過數兩。”1751年,董天工撰的《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種之名:“茶之產不一,崇建延泉,隨地皆有,分岩茶、洲茶,附山為岩,沿溪為洲,岩為上品,洲次之,採摘烘焙,須得其宜,然後香味兩絕,第岩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工夫、松蘿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以上兩史料所提及之小種均不是指小種紅茶。1732年崇安縣令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寫有“凡岩茶皆各岩採摘焙制,遠近買客於九曲內各寺廟購覓,市中無售者。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這裡指的江西烏,雖集散於星村,亦難說是紅茶,更難講是小種。小種紅茶出現的時期,難見史料。自五口通商之後,外商來華搶購茶葉,閩紅的坦洋、政和、白琳工夫應運而生,小種紅茶亦出現在這個時候。當地有這樣一段故事:清道光末年,因時局動亂不安,有一次一支軍隊從崇安星村過境,占駐茶廠,進廠的青茶,無法及時烘乾,所存青茶因為積壓發酵,變成了黑色,並產生了特殊的氣味。廠主心急如焚,趕緊用鍋炒和松柴烘乾,稍加篩分揀剔,便裝箱運往福州,托洋行試銷。不料這種特殊香味的小種茶,竟引起外商的興趣,生意大好,獲利不少,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於是外商年年訂購,從此小種紅茶風靡一時。

外形

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煙燻小種茶是福建省特產。青葉經萎凋、揉捻、發酵完成後,再用帶有松柴余煙的炭火烘乾。煙燻的東西大多含有致癌物質指的是一些肉類,因為煙中的一些有毒物質和肉中的物質反應生成亞硝酸鹽、苯化物等,所以正山小種紅茶中應該不會含有致癌物質
正山小種有機茶產自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獲得美國OCIA、德國BCS、日本JONA等有機認證機構的有機茶認證,元正牌“正山小種”紅茶2002年3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原產地標記註冊》證書,為企業產品出口拿到了“身份證”。這是產品質量和品牌優勢。

功效

提神益思利尿通便固齒防齲消炎滅菌解毒醒酒降脂降壓祛膩消食保肝明目防輻射抗癌變抗衰老延年益壽

傳播推廣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正山小種”紅茶在五口通商前被稱之為武夷茶葉,武夷既“正山小種”。均由山西商人,俗稱山西馬幫,見現山西省常氏莊園,他們就是經營武夷茶葉的代表。他們將“正山小種”往陸地輸往歐洲國家,其路線為:從桐木關出江西鉛山河口下九江至現武漢往北到天津大同從內蒙進入前蘇聯再到鹿特丹的歐洲大陸,此時出去的“正山小種”是最早的紅茶,而最早的歐洲並沒有紅茶這一稱法,只叫〈WUYI BOHEA〉。

自“正山小種”紅茶出世以後,先後產生了四大紅茶祁門紅茶、印度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及斯里蘭卡高地紅茶

“正山小種”紅茶早在1604年以前就由荷蘭商人帶入歐洲,最先它是以治病功能在藥店出售,而此時世界其他紅茶均未誕生。由此可以推斷“正山小種”紅茶是紅茶之祖,桐木是紅茶的發源地。

“正山小種”紅茶繁榮到18世紀初葉,大批的傳教士及貿易商追根溯源來到“正山小種”紅茶的原產地——桐木,進行考察及傳教,並根據桐木原住民方言稱“正山小種”為烏茶的這一語音,將原來的武夷諧音〈BOHEA〉改為BLACK TEA,取烏者黑色之意。(現桐木原住民仍稱紅茶為烏茶),由於他們的到來也從此揭開了武夷山保護區桐木物種基因庫神秘的面紗,並竊取了桐木大批的茶葉種子資源,在印度種植生產紅茶。而“正山小種”紅茶為適應消費者所需口味的不同,又衍生出了重煙型的煙正山小種LAPSANG,而LAPSANG的由來是因此茶在福州出口,貿易商根據福州方言稱煙正山小種為LA熏的茶,LA 指的是松明。

製作工藝

小種紅茶室內加溫萎凋
正山小各紅茶,香氣高,微帶松柏香味,茶湯呈深黃色,滋味濃而爽口,活潑且醇,似桂元湯味。
鮮葉肛摘標準一般采開面3~4葉,無毫芽,採摘時間較遲,一般在5月上、中旬開採。鮮葉經萎凋、揉捻、發酵、過紅鍋、煙乾、復火製成紅茶。

萎凋
室內加溫萎凋和日光萎凋兩種,主要產區福建省崇安縣星村一帶,在4~5月同陰雲多雨,因此以室內加溫萎凋為主,日光萎凋為輔。
室內加溫萎凋(焙青)
焙青有專用的焙青間,焙青間為上、下兩層的樓房,上層為樓架設櫊木橫檔上鋪竹蓆,離櫊木橫檔下面30cm左右處,高有吊架,架上安置水篩,以攤葉煙烘之用。


萎凋時將鮮葉鋪要櫊木橫檔的青席上,攤葉厚度3cm左右。加溫的方法;在樓下地面上每隔1~1.5米,燒一堆枌柏紫,加溫時焙青間窗門關閉,保持室內溫度在28~30度如果萎凋和煙烘作業同時進行,則要注意提高松紫燃燒發煙濃度,每隔15~30分鐘翻拌一次,直到萎凋達到適度為止,大約1.5~2小時.

焙青間由於煙霧瀰漫,影響人體健康,同時操作不方便,現改用萎凋槽,加熱爐灶燃燒松紫,用鼓風機將爐內帶有煙粒的熱空氣直接鼓過槽內,進行萎凋。有的利用坑道加溫萎凋,即在焙青間室外附牸地勢較代外,建一簡易爐灶,燃燒松紫,利用自然通風,通過坑道把熱空氣和煙輸送到室內,這樣室外一外燒火,室內多苗煙,樓下黃煙烘乾,烘乾樓上加溫萎凋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其優點是調和向單,節省勞力,操作方便,生產安全。但缺點是發煙濃度以及傳統的熏煙方法,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日光萎凋
要茶廠附近向場外搭起高2.5米,寬4米的曬青架,架上面用厚竹片編成水平的頂柵,上鋪竹蓆攤葉,攤葉厚度2.5~3厘米,萎凋過程中翻拌1~2次,使萎凋均勻。萎聞過則喜時間長短經日光強弱靈活掌握,日光強20~40分鐘即可,日光較弱需1~2小時。
當鮮葉老嫩不一,日光較強的情況下,很難萎凋均勻,為達到均勻一致的同時,在萎凋的一段間後,將葉子將入室內進行晾青,然後再在室內攤開萎凋一段時間,當鮮葉失去原有色澤,葉脈光透明狀態,葉梗萎軟則完成萎凋過程。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揉捻及發酵
一般採用揉捻機,揉捻90分鐘左右,分二次進行,中間進行解快篩分一次,揉采葉溢出,葉捲成條即可。將揉捻葉裝在籮筐中稍加後緊,蓋上用濕水渡過的溫布,以保持發酵葉會水量,提高葉溫。好氣溫低時,把籮筐搬到加溫萎凋的青樓上提高葉溫,促進酶解活化。一般經4~5小時,沒有青臭味,發出芬的滋味,80%以上發酵葉量紅褐色即可過紅褐。
過紅褐入復揉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過紅褐是小種紅茶製造過程中的特殊外現,是提高小種紅茶香味的重要技術措施。它的作用是利用迅速破壞酶的活性,適時地停止發酵,保留較多的可活性多酚類化合物至受氧化,使茶場鮮濃而甜醇葉底紅亮,發揉累,提高香味。
當鍋溫高至200度左右時,(鍋發紅),投入發酵葉2~3斤,迅速翻炒2~3分鐘(不超過5分鐘)葉子受熱變軟即可出鍋。
葉子出鍋後趁熱揉8~10分鐘,揉出茶汁,條索整潔,即可進行解決、及時烘焙。
過紅鍋如果溫度低,投葉量多,有促進發酵程度工序要偏輕,有80%葉輕色即可出鍋。

煙烘和復焙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煙燻乾燥是小種紅茶製法的特點,是形成高帶松柏煙香和桂元湯色滋味的呂質風味的過程將復揉葉分別將水篩,每篩4~5斤,葉層厚5厘米攤好後將水篩放置在吊架上,下燒溫熏煙進行乾燥,開始火要小,煙在濃,以提高熏煙質量。熏乾過程中不用翻葉攤晾,經8~12小時,茶葉手攪成粉末即F篩。
乾燥後用1~4號篩進行分篩,劃分出1~4號茶,並簸去黃片茶末,揀去茶梗。老葉片,使外片不整齊美觀。把揀好的各號,5別進行大堆復火。樓下燒松紫加熱,但火溫不宜過高,進行低溫慢烘。
烘毛茶葉火味足,香復,含水量不超過8%,即不烘攤晾收藏。

武夷紅茶

紅茶的歷史沿革

紅茶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一種茶類,最早創製於福建省崇安(今武夷山市)。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安徽人餘干臣從福建罷官回原籍經商,把紅茶的加工工藝

小種紅茶產地--武夷山小種紅茶產地--武夷山
帶到了安徽至德(今東至縣),在堯渡街設立茶莊,依照”閩紅”試製紅茶並取得了成功,1876年在祁門擴大生產,隨後江西、湖南、台灣等地也都大力發展紅茶的生產。到19世紀80年代,我國的紅茶成為出口的拳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曾占統治地位。後來紅茶傳到了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

紅茶的製作

工藝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初制基本工藝是鮮葉經萎凋、揉捻(揉切)、發酵、乾燥四道工序。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序。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加溫萎凋兩種。萎凋時間、萎凋程度的掌握因萎凋方法、季節、鮮葉老嫩度因素而異。發酵是決定紅茶品質的關鍵工序。通過發酵促使多酚類物質發生酶性氨化,產生茶紅素、茶黃素等氨氧化產物,形成紅茶特有的色、香、味。

紅茶的特點

紅茶總的品質特點是紅湯、紅葉。

紅茶的分類

紅茶分為(一)小種紅茶1、正山小種2、外山小種(二)工夫紅茶1、祈門工夫2、滇紅工夫3、寧紅工夫4、川紅工夫(三)紅碎茶紅茶經過切碎加工,呈顆粒型碎片,用沸水沖泡時茶汁浸出量大,適於加工成”袋泡茶”,適宜一次性沖泡。

武夷山紅茶

正山小種紅茶原產地在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一帶。這裡地勢高峻,冬暖夏涼,年均氣溫攝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間終日雲霧繚繞,且土質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
肥沃。由於採用松柏木柴明火加溫萎凋和重煙焙乾,茶葉吸收了大量的松煙,有特具的松煙香味。據《中國茶經》介紹,正山小種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產”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產的茶稱外山(人工工夫煙小種),因此桂圓味的正山小種在市場獨樹一幟,故正山小種又稱“星村小種”以區別武夷山以外所產之小種。原農業部副部長,當代茶聖,全國政協常委吳覺農先生所著《茶經述評》中“茶類發展與制茶工藝”所述福建省是紅茶的發源地,其製作工藝傳播是由武夷山先向江西鉛山的河口鎮,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後又傳到安徽東至,最後才傳到祁門,產生祁門紅茶,由此推斷正山小種紅茶是紅茶之鼻祖,桐木是武夷紅茶的發源地之一。正山小種紅茶是紅茶之鼻祖。正山小種紅茶為英國王室傳統茶飲,繁榮於17世紀,美尤克斯《茶葉全書》的“茶葉年表”記述,1705年,愛丁堡金匠刊登廣告,綠茶(GREENTEA)每磅售價十六先令,紅茶(BLACKTEA)三十先令。英國傳記作家瑪麗·迪藍尼夫人記當時茶價為紅茶(BOHEA)二十至三十先令,武夷(BOHEA),中國福建省武夷(WU-1)山所產的茶,通常用於最好的中國紅茶(CHINABLACKTEA)。由於正山小種紅茶茶味濃郁,獨特,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遠銷英國,荷蘭,法國等地。老茶師,英國人諾頓誇獎說:“喝小種紅茶勝過飲人參湯。”英國17世紀著名詩人拜倫在他的著名《唐璜》(長詩)里寫道:“我覺得我的心兒變得那么富於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於武夷的紅茶:真可惜酒卻是那樣的有害,因為茶和咖啡使我們更為嚴肅。”。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由於正山小種紅茶其獨特的品質特徵,茶樹生長地桐木關的特殊環境,高山產好茶,也來自特殊的加工工藝,因此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19世紀70年代遠銷歐美各國,被譽為”茶中皇后”。武夷紅茶產地已劃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A類自然保護區,所以正山小種紅茶的生產規模受到嚴格的限制,是紅茶中難得的珍品。近幾年來,正山小種紅茶產量已達200噸左右,大部分(95%)出口歐美地區,主要銷往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只有少量在國內市場銷售。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發揚光大,國內有機茶消費也將逐年增加。正山小種有機茶產自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且先後獲得美國OCIA,德國BCS,日本JONA等有機認證機構的有機茶認證,“正山小種”紅茶2002年3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監督檢疫總局頒發的《原產地標記註冊》證書,為企業產品出口拿到了“身份證”。這是產品質量和品牌優勢。

紅茶沖泡

紅茶的特性是茶性溫和,滋味醇厚,廣效能容,具有極好的兼容性,酸如檸檬,甜如蜜糖,烈如白酒,潤如乳酪,辛如肉桂,清如菊花,它都能與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調製出美味飲品。所以紅茶的飲茶要領不僅注重清飲,更注重於調飲。品飲名茶,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夠領略其香味特點。要領如下:茶的用量(茶水比例約1:50-1:60,如投茶3克,加水150-180毫升即可);泡茶水溫(一般95-100度之間。根據不同茶類而有所區別,嫩茶水溫略低,老茶水溫略高);茶具:宜用玻璃杯、蓋碗和茶壺;泡茶時間和次數(一般2-3分鐘。根據個人口味作適當調整,時間越長,味道越濃。通常可泡5次以上)。(一)、清飲法在紅茶中不加任何其他物品,保持紅茶的真香和本味的飲法稱為清飲法。按茶湯的加工方法可分為沖泡法和煮飲法。其中以沖泡法為好,既方便又衛生。沖泡時可用杯,亦可用壺,投茶量因人而異。紅茶宜用投飲法,即先投茶後沖入沸水,沖泡三分鐘左右即可飲用。清飲時,靜品默賞紅茶的真香和本味,味濃香水,最容易體會到黃庭堅品茶時感受到”恰似燈下故,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絕妙境界。(二)、調飲法在紅茶中加入輔料,以佐湯味的飲法稱之為調飲法。調飲紅茶可用的輔料極為豐富,如牛奶、糖、檸檬汁、蜂蜜甚至香檳酒進行調配。調出的飲品多姿多彩,風味各異,深受現代各層次消費者的青睞。

化學成分及藥效

在茶葉中含有六百多種化學成分,這些成分對茶葉的香氣、滋味、顏色以及營養保健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其中對人體健康關係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幾類:
1、咖啡鹼咖啡鹼是茶葉中一種含量很高的生物鹼,一般占茶葉乾物質的2-5%,它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具有提神作用。
2、多酚類化合物可溶性的多酚類化合物在茶葉乾物質中約占10-20%,主要有占茶多酚總量70%的兒茶素,它們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抗輻射、抗癌、抗突變等多種功效。茶多酚是容易氧化的化合物,在有氧的供給和酶的催化作用下,起氧化作用並呈紅色。紅茶的紅色及獨特的香氣和滋味,就是茶多酚氧化聚合的結果。
3、維生素類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有維生素B5、B1、B2、B11、C、E、K等。其中維生素B5的含量最高,可以預防癩皮病等皮膚病。維生素B1能維持神經、心脈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維生素B2可增進皮膚彈性和視網膜的正常功能。維生素B11能參與人體脂肪的新陳代謝,有減肥作用。維生素C能防治壞血病,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維生素E也叫生育酚,可抗氧化,延緩衰老。維生素K可促進肝臟合成凝血素,有益於人體健康。
4、礦物質元素茶葉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如磷、鉀、鈣、鎂、鐵、錳等及氟和硒。氟對於預防齲齒和防治老年骨質疏鬆症有明顯效果。硒具有防輻射、抗癌等功效。
5、胺基酸茶葉中的胺基酸已查明的有25種,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占胺基酸總量的50%以上,茶氨酸有利於人體發育,可調整脂肪代謝。
6、其他成分茶葉中含脂多糖,具有防輻謝和增加白血球數量的功效。茶葉中含二苯胺,具有降血糖功效,茶葉中的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壓作用。
保健功效
提神益思利尿通便固齒防齲消炎滅菌解毒醒酒降脂降壓祛膩消食保肝明目防輻射抗癌變抗衰老延年益壽

茶及衍生

中國人喜歡喝茶,也常常用茶來招待朋友和客人。茶葉是中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茶樹原產於中國。中國古人發現茶樹後,最早是把茶葉作為藥用,後來才當作飲料。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有了飲茶的習慣,以後又逐漸學會了培育茶樹和製作茶葉的技術。中國是茶的故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