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鎮

小橋鎮

建甌市小橋鎮位於建甌市東南部,東與玉山鎮相連;南與迪口鎮交界;西與南雅鎮接壤;北與建甌市東峰鎮毗鄰。方圓298.72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鎮域東西長約18.5公里,南北寬約16.5公里,土地總面積297.87平方公里。全鎮現轄13個行政村,183個村民小組,93個自然村。共10730戶,總數為39199人,其中農業人口為37392人,非農業人口為1807人。

基本信息

建甌市小橋鎮

小橋鎮小橋鎮
基本概況省分:福建 城市:南平市
區/縣:建甌市 地址:小橋鎮
郵編:353131 區號:0599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省道福紛線甌古路段貫穿境內,西接205國道,橫南鐵路途經本鎮西南端,並在境內洋沙設立10萬噸級貨運站。環境優美,氣候適宜,森林覆蓋率達79.94%。資源充足,物質豐富,工農業發達。
市場繁榮,尤其是耕牛、黃鱔、草帽“三大市場”更是歷史悠久,聞名川內外。資源豐富,鎮內有的啊量的膨潤土、天然氣等資源,生家禽、水產、水果、蠶繭等農產品質優量大,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產業。經過多年的城鎮開發,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新建寬24米的街道3條,完成程控電話“村通工程”場鎮日供水量4000噸,有初級、高級中學3所,衛生醫療機構2家。發展了一批食品釀造、建材皮革印刷、竹器、草帽、家具、燃氣、建築等企業,個體工商戶達568戶,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7720萬元,綜合考核居全縣第八位。

行政區劃

行政村名稱:小橋、大丘、西邊、富井、高門、百丈、龍峰、洽歷、上屯、漈上、霞抱、陽澤、後塘。

環境資源

小橋鎮小橋鎮
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一級:熊猴、雲豹、豹、黑、梅花鹿、蟒蛇(黑蛇)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黃腹角雉(山雞)白頸長尾稚金斑啄鳳蝶。二級:短尾猴、獼猴(猴子)、黑熊(狗熊)、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水鹿、河、斑羚、、穿山甲、水獺、豺。鴛鴦、天鵝、白額雁、鷹類、紅隼、燕隼、白鷳、灰鶴、原雞、勺雞、錦雞、姬田雞、花田雞、黃嘴白鷺。虎紋蛙(田雞)
八九十年代我市植樹造林樹種多為針葉樹種,2000年以後轉向闊葉樹種,還種植一些小徑竹。由於近幾年生態林受到保護,限制砍伐,同時我市工業迅速發展,我市急需速生豐產並可作為工業原料的樹種。2002年又提出營造大徑材、速生豐產林、毛竹林、工業原料林、花卉五大基地。近年又營造了“歐美楊”和“耐寒桉樹”等。
工業原料林基地,這次種植的“光皮樺”和“乳源木蓮”也是速生豐產並可作為工業原料的樹種,同時又是鄉土珍稀樹種。本市鄉土珍稀樹種約十幾種,包括觀光木沉水樟香樟福建含笑等。到2005年3月我市名木古樹(50年以上,如紅豆杉)有980株。

歷史沿革

小橋鎮小橋鎮
小橋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出土西周青銅甬鍾的故地,系南宋史學家袁樞的故鄉。
建甌小橋有個“百官村”
福建省建甌市小橋鎮陽澤村龍池自然村2號,古代名為“龍池養蒙書院”,內有陳列清朝時所畫龍池村古代歷史上擔任官員鄭氏人士彩色畫像,現存畫像80人。龍池村鄭氏後裔介紹,該處官人畫像原更多,至少一百多人,因歷史原因被毀部分。據鄭氏家譜史料記載,該村鄭氏人士最早為官始自唐朝,最後年代為清朝,官位最高為鄭珏。鄭珏是南宋時期輔佐宋高宗的朝廷重臣,其為維護鞏固宋高宗帝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有著濃墨的一筆。

相傳“龍池養蒙書院”是古代龍池人讀書的學堂。鄭氏傳世家譜內還有“親筆詔書”,忠穆後裔,官林世家”字跡留存,相傳是古代皇帝所賜。歷史上皇家與該書院有否真正什麼樣的聯繫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一個小山村古代出了眾多官員這是一個有史料記載的真正事實。山鄉的一個小村古代走出了如此之多的官員實為罕見,可堪稱"閩北為官第一村"。該書院目前被龍池村人重點保護,供後人瞻仰

風俗習慣

小橋鎮小橋鎮
獨具特色的小橋8·1節

說起8·1節,大家都知道。而對小橋人來說,8·1節不僅是建軍節、墟日,還是全小橋鎮老百姓共同的節日,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人氣更甚於春節。解放初期,每逢農曆七月初七,小橋鎮農民的水稻“雙搶”一結束,就放下了農忙的工具,聚集到小橋集鎮,買賣貨物,親友聚會,熱鬧非凡。文革中,由於破四舊,七月初七這日的聚會被強行“破除”了。改革開放以來,小橋集鎮恢復了墟期,每逢有1、6日就是墟日。而8·1這一天,正好是墟日,加上小橋老百姓原來的習慣,在小橋集鎮的家家戶戶,都習慣備起好好菜,招待遠道來的親戚、朋友;而在附近自然村來小橋集鎮的,有走親戚的就在親戚家聚會,沒走親戚的就拎著自己買的心愛之物回家享受一番;鎮政府、村委會也在這天舉辦復退軍人、軍烈屬等慶祝建軍節各種活動。還有同學、同鄉歡聚也常常選在這一天。一時間,大大小小,人來人往,一條幾經拓寬的小橋老街,還是被擠得水泄不通。這天比往常的墟日更加不同,已形成了小橋老百姓自己獨特的節日

旅遊資源

小橋鎮小橋鎮
建甌“四大天柱”
四大天柱是:辰山1822.2米、石塔山1611米、郭岩山1383.7米、擎天岩1222米。
其他:百丈岩1355米、九仙山1539米
建甌五大名山是:
1,最高峰--水源鄉和東遊鎮交界處的辰山,高度1822.2米;2,玉山鎮石塔山1611米;3,吉陽鎮郭岩山1383.7米;4,龍村鄉擎天岩1222米;5,小橋鎮百丈岩最高1335.4米,平均800米;6,梨山海拔874.2米

五道神

肖公太保、茶神張延暉,東峰鎮的五道師公廟:傳說五道師公是東峰井岐人,年青時是當地一霸,後行醫求人,在家排老五,被稱五道師公。
閩越土族
太姥和武夷君--建甌人的始祖,距今六七千年前,黃河和長江流域產生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進入母系氏族公社制度。1978年,在小橋陽澤村出土了兩件六七千年前的珍貴磨製石器--"石錛"。"石錛"的發現印證了建甌存在一個和"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同時期的"太姥文化"。
“太姥”對於閩人和建甌人來說,無疑是格外親切和不能忘懷。至今太姥山上人們還在奉祀著這位偉大的女性。
五千年前,"武夷君"是當時一個部落首領,他刻木為,戰勝水患,帶領建甌人民定居在這塊紅土地上,並促使野人群跨入父系氏族公社制度。因此被公認為建甌人的祖先之一。
武夷懸棺證實:1.建甌當時是水患多發區2.當時建甌人已經懂得造舟征服水患3.建甌人已經懂得葬死去的親人,產生了人倫觀念)
("武夷君"的另外一個傳說:"武夷君"實則是兩兄弟,哥哥姓"武",弟弟姓"夷",兩兄弟是彭祖的兒子)

工農資源

小橋鎮小橋鎮
環境優美,氣候適宜,森林覆蓋率達79.94%。資源充足,物質豐富,工農業發達,建立了糧食、用材林、毛竹、茶果、蔬菜、食用菌、畜牧、水產等八大農業基地,其中用材林13.6萬畝,木材蓄積量100多萬立方米,年產木材2.7萬立方米;毛竹林11.7萬畝,年外銷鮮筍3.2萬多噸,提供商品竹134萬根;茶園1.7萬畝,年產毛茶1432噸,武夷肉桂茶系茶中珍品;果園面積3.2萬畝,年產水果2.4萬噸,“紐核爾”、“朋娜”臍橙享譽省內外;食用菌種植面積2720畝,“百丈岩”牌竹蓀獲“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已形成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磨料磨具、電力能源等企業群體,其中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傳統企業正在不斷改建工藝、設備和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有大小電站10座,裝機容量5260千瓦,年發電量3600萬千瓦,已與省市電網聯網。全鎮社會總產值5.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04億元,財政收入935.73萬元,村財收入8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56元。
建甌市小橋鎮舉辦百丈岩杯“茶王”評選。全鎮18家茶葉種植加工戶、企業參賽。
經評選小橋鎮百丈岩茶廠生產的肉桂茶當選“茶王”,比賽同時評選出金獎一名,銀獎3名。榮獲“茶王”桂冠的300克肉桂茶當場拍賣,賣出1萬元高價,榮獲金獎、銀獎的茶葉也成為在場的客商、來賓爭相競標購買的追逐對象。組委會為奪得“茶王”、金獎、銀獎的茶葉選送戶頒發獎品和獲獎證書。賽場上茶藝小姐還表演了茶藝。各界人士100多人參加和觀看比賽。東峰、東遊等鄉鎮茶協、茶王生產戶也應邀觀摩了比賽。

四川省營山縣小橋鎮

小橋鎮小橋鎮
小橋鎮位於營山縣城東15公里,幅員面積20.89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委員會、116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7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0752人,其中農業人口19456,場鎮面積1.5平方公里。

小橋鎮素稱“營山縣東大門”,交通方便,營渠公路、達成鐵路貫穿全境,設有火車客站、貨站。市場繁榮,尤其是耕牛黃鱔草帽“三大市場”更是歷史悠久,聞名川內外。資源豐富,鎮內有的啊量的膨潤土、天然氣等資源,生豬、家禽、水產、水果、蠶繭等農產品質優量大,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產業。經過多年的城鎮開發,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新建寬24米的街道3條,完成程控電話“村通工程”場鎮日供水量4000噸,有初級、高級中學3所,衛生醫療機構2家。發展了一批食品釀造、建材、皮革、印刷、竹器、草帽、家具、燃氣、建築等企業,個體工商戶達568戶,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7720萬元,綜合考核居全縣第八位,是南充市市級綜合治理模範鎮和市級衛生鎮。

新的起點,新的征程,與時俱進的小橋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建場鎮、活商貿、抓龍頭、興產業”為重點,大力推動鎮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苦幹實幹,奮發爭先,攜手共建美好家園,為小橋鎮更加燦爛的明天而努力拚搏。

相關內容

小橋鎮小橋鎮
小橋六景詩

林陽中著作:
秋水伊人【秋】
紗窗風起月初明,獨對蓮鏡惜芳顏。
蛾眉描上九重翠,秋水自涵一段情。
飛燕妝成誰得似,司馬琴歌有知音。
咫尺紅樓相望遠,木蘭堂上玉階邊。
百丈岩峰【百】
三載落泊慨萬端,人間處處行路難。
荒草春歸自妖冶,幽蘭山澗少芬芳
左思空有澄定志,鄧通豈能濟家邦。
百尺長松寸莖底,可憐地勢使之然。
梨山海拔【梨】
花色溟濛柳色昏,朱欄曲曲倚嬋娟。
愁到深處人無語,近圓時天常陰。
朝朝眼穿望飛雁,夜夜心苦作回文。
今宵不眠如有待,西樓何處雁鳴聲。
水源東遊【水】
常恨年少廢光陰,鬱郁沉淪到而今。
枝垂花重春雨細,日暖煙飛曉風輕。
門外田疇秀稻麥,天上雲靄變獸禽。
共來人世能幾許,滿頭發慨平生。
順其自然【順】
當年意氣猶在否,一杯在手作狂歌。
風吹四月桃李盡,水流三春花葉多。
青衫飄揚芳徑柳,紫燕紛飛舊家樓。
鴻雁早傳雲外信,不見山陰雪夜舟。
吉陽玉山【吉】
二十年來事事灰,只從先賢學無為。
綠葉漫枝春花盡,煙霧彌天彩雲飛。
谷底長松空英偉,峰頭短草接日輝。
愁來唯有一杯酒,臥龍崗壞醉石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