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相花錦履

寶相花錦履

此款錦履系196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在吐魯番阿斯塔那381號唐墓中出土。材料用了“經錦、緯錦和暈襉錦以及黃色回紋暗花綾”,紋樣則是唐代盛行的寶相花。

基本信息

寶相花錦履

寶相花錦履寶相花錦履
製造年代: 唐
材料: 絲
規格: 29.7厘米×8.8厘米×8.3厘米
收藏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介紹
“履”即現在的“鞋”,周朝冕服制完備之時,即穿著鞋頭高聳式樣的“履”,當時稱“舄”,經歷代至南北朝時演變為“高齒履”,隋朝時叫“笏頭履”,唐代時稱“高牆履”,中國古時,衣裝樣式長大,須以履頭勾住衣裙的下擺,才能緩步前行。鞋頭高聳式樣的“履”、寬衣博帶是中國古代貴族閒適生活的極好實證。
此款錦履系196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在吐魯番阿斯塔那381號唐墓中出土。材料用了“經錦、緯錦和暈襉錦以及黃色回紋暗花綾”,紋樣則是唐代盛行的寶相花。
錦是一種多重組織織物,在我國西周時的墓葬中即已發現,當時錦的結構為經二重,一直到唐代,這種傳統的平紋經二重經錦組織才逐漸被斜紋經二重經錦繼而又被斜紋緯二重緯錦取代。這雙錦履的履頭用經錦,鞋面則用緯錦,鞋裡用暈襉錦(暈襉錦是單就其紋樣而得名,即用色彩明度差相等的色線織作紋樣,視覺效果類似於染纈紋樣的色彩漸變。)。
唐履有兩種基本式樣,一是軟底透空錦靿靴,與翻領小袖齊膝襖及條紋小口袴配套,是唐代獨有的女著男式胡服式樣,另一種則為尖頭而略上彎的高牆履,據唐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壁畫以及唐代繪畫,此款即是用作禮儀之用的唐代高牆履出土實物。
此款鞋面樣為變體寶相花紋,在四軸勾以雲紋、如意雲紋,組成開光式大團花紋。鞋頭紋樣圖案為紅底八彩花,以大小花朵、雲、水紋組成團花,其中以寶相花為主題,飾以瑞草、禽鳥,外側雜以折枝花、山石遠樹。此款履聳起的鞋頭部,用了大紅、粉紅、白、墨綠、蔥綠、黃、寶藍、深紫八種色彩絨織成的斜紋緯錦,鞋面則用桔紅、寶藍、墨綠、茶青四色,鞋裡用藍、綠、緋紅、絳色、淺青、白、黃七色織成,錦邊緣織出寬3厘米的寶藍底五彩花卉紋帶狀邊,整個鞋頭錦面構圖精巧,玲瓏,配色華美,組織紋路極緻密,且有絨面的視覺效果,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