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河

寧遠河是瓊南最長的河流,也是海南島的第四大河。發源於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西部毛感鄉仙安石林南麓,在三亞崖城鎮港門村注入南海。

簡介

寧遠河,發源於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西部毛感鄉仙安石林南麓,在三亞崖城鎮港門村注入南海。集雨面積1020平方公里,幹流總長83.5公里,坡降4.63‰,總落差1101米。年均降雨深1462毫米,年均徑流量6.49億立方米,年均流量20.6立方米/秒。除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外,為海南第四長河流。寧遠河從毛感石林出發,上游流經崇山峻岭和原始密林,中游進入三亞北部的丘陵地區,到了三亞西北部的雅亮就開始進入了平緩的下遊河谷平原,最後在三亞的崖城鎮出海。 因流經古寧遠縣治(今崖城,隋大業六年寧遠縣治此)得名。

流經區域

流域位於東經 109°5′46″至109°33′20″,北緯18°19′30″至18°39′30″之間,總的地勢是東北高,西南低。上遊河源地區為500米以上山地,中游多為丘陵,抱古以下多為河口沖積平原、台地,河道平緩,河床淤積,汛期洪水渲泄不暢,常造成崖城、保港一帶嚴重洪災。

水文設施

流域內設有雅亮水文站1處 ,雨量站 11處。最大年降雨量嶺曲站2951毫米(1978年),最小年降雨量抱古站 575毫米(1977年)。最大24小時雨量是抱古站的492毫米(1971年5月29日),最大3天雨量是南濱站的547毫米(1971年5月28日)。雨量總趨勢是東北上游地區高(多年平均降雨量達1900毫米),逐漸向西南下游遞減,至河口崖城一帶只有1200毫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深620毫米,河口地區只有360毫米。歷史最大的洪峰流量9917立方米/秒(1927年雅亮),最小枯水流量0.37立方米/秒(1996年5月7日,雅亮站)。流域內已建主要水工程有中型抱古水庫及抱古引水。

90年代中後期,在流域上游建設毛拉洞水庫。計畫總庫容4895萬立方米,正常庫容3540萬立方米。擬將寧遠河上游集雨面積87.3平方公里的水攔住,引入藤橋東河梯級電站發電。其尾水可供灌溉與供水。2000年底,其下游的大隆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在進行中。

粵桂瓊沿海諸河水系

本任務盤點粵桂瓊沿海諸河水系的各河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