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潮江

洪潮江

座落於廣西南部北部灣畔的洪潮江水庫,始建於1959年,1964年竣工蓄水運行。水庫集雨面積400km2,總庫容7.03億m3,有效庫容3億m3,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旅遊、防洪、發電和養殖等綜合功能於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 洪潮江水庫以瑰麗多姿的山水風光,迷人的南國風情而聞名。該水庫地處桂南、緊鄰北海、欽州和合浦城區,交通十分發達。庫區內山嶺此起彼伏,水域遼闊,島嶼星羅棋布,千姿百態,有大小島嶼1026個,島上森林繁茂、樹木蒼翠、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景色怡人。一湖碧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晴日陰雨,都是那樣澄明碧透。山因水而俊俏,水因山而美麗,山與水的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無與倫比的錦繡畫卷,叩動著每個遊人的心弦。 1995年,景區被中央電視台《水滸傳》劇組選定為外景拍攝基地。通過幾年的配套建設,景區已成為集觀光、旅遊、運動娛樂、休閒度假和會議接待為一體的大型風景度假區。 目前,庫區的旅遊事業發展迅猛,慕名前來的有港、澳、台等地區及國內其他省區的遊客,呈現出“聚集天下客,遨遊洪潮江”的動人景象。

基本信息

洪潮江,廣西沿海河流南流江的支流。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鶴龜山,匯合數條二級支流後,南流至合浦縣北部的石灣與烏家交界處入境。再南行約15公至石灣清水村西蜘蛛坡匯合南流江公鵝灘分流,然後折西南流約8公里,過上洋圩東南,在沙崗田寮村南經750人工河道匯入南流江幹流。1967年前流經田寮村北、西,曲折向西南流約15公里至沙崗北域匯入南流江。
洪潮江幹流全長106公里,流域面積458平方公里。縣境河段長23.3公里,流域面積90·5平方公里, 可開發水力資源0.36萬千瓦。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每秒。中游合浦、靈山、欽州交界地區建有大型水庫,非洪汛期河水多被攔蓄。清水村以北河道平水期水面寬10餘米乃至幾十米, 深0.4—0.5米。匯合南流江分流後的河道已初步整治,兩岸堤間距離250米左右, 平水期水面數十米,水深不足1米,洪汛期排泄南流江幹流水量23%。河道整治設計安全排洪量1800立方米每秒。南寧至北海公路幹線在上洋圩東跨江,建有上洋公路橋。1960年前,10—20噸船溯江可達靈山縣昇平。洪潮江水庫建成後已斷航。
洪潮江水庫始建於1959年,1964年竣工畜水運行。灌區土地面積778.8km,人口25.6萬人,設計灌溉面積30.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6.8萬畝。有主幹渠3條,長71.98km,其中東乾渠9.68km,西乾渠29.93km,北乾渠23.64km;有支渠58條,長282.22km;有乾渠輸水渡槽12座,總長2500m,支渠涵閘265座;有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1150km。灌區主要水源是洪潮江不庫及其結瓜工程,集雨面積400km2,總庫容7.03億m3,有效庫容3億m3,水利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3.28億m3。灌區主要提供合浦縣西部地區的西場、沙崗、星島湖、烏家、石灣等鄉鎮,合浦縣西場糖廠、香港利添生物科技(合浦)有限公司的工農業生產用水及流域的人畜飲水。是全國20個大型灌區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洪潮江水庫是鑲嵌在廣西南部北部灣畔的一顆明珠。它以瑰麗多姿的山水風光,迷人的南國風情而聞名於世。洪潮江水庫地處桂南,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桂海高速公路旁,緊鄰北海、欽州和合浦城區,是廣西桂林——北海黃金旅遊帶必經之路,內外交通十分方便。水庫庫區水域遼闊,庫內島嶼星羅棋布,環境優美,景色怡人。1995年,由中央電視台劇組選定,合浦縣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在庫區內建成了《水滸傳》連續劇的外景拍攝基地,使庫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旅遊區經過多年的建設,景區內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遊樂設施等基本完善,景區的品位、知名度不斷提升,吸收許多中外旅客前來休閒度假。旅遊業給洪潮江水庫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1995年,景區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定位了自治區級旅遊度假區;2002年,洪潮江水利風景區被國家水利部授予“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

粵桂瓊沿海諸河水系

本任務盤點粵桂瓊沿海諸河水系的各河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