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

宣帝

宣帝,劉詢,生於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原名劉病已。

基本信息

皇帝諡號

聖善周聞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問周達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誠意見外曰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聞式布曰宣。漢宣帝、晉宣帝(司馬懿)、北齊文宣帝、陳宣帝、北周宣帝等,其中不乏有開創一個王朝的始作俑者,比如司馬懿和高洋(此人和孫權類似,藉助父兄的力量多一些),但也不乏昏庸之輩,比如周宣帝。

歷代宣帝

漢宣帝

漢宣帝,劉詢,生於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原名劉病已。漢武帝衛子夫的曾孫,戾太子劉據和史良娣的孫子,史皇孫劉進和妾王翁須的兒子。巫蠱之禍家人蒙難,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後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被廢后,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於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七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

宣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另有南明隆武帝朱聿鍵即位前亦曾下獄)。
由於劉詢幼年遭遇變故,長期生活在民間,因此對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這對他的施政有直接影響。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他能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並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在對外關係上,劉詢於本始二年(前七二年)曾聯合烏孫大擊匈奴,後趁匈奴內部分裂之機,與呼韓邪單于建立友好關係,使邊境逐步寧息。神爵元年(前61年)擊敗西羌,後任將軍趙充國實行屯田,加強邊防,使羌人歸順。神爵二年(前60年),在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北),設立西域都護府,監護西域諸城郭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正式歸屬於西漢中央政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宣帝劉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為中華民族的中興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的景象史稱“宣帝中興”,還有史家說,宣帝統治時期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經濟最繁榮的時候。在以制定廟號、諡號極其嚴格著稱的西漢歷史中,中宗宣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另三位是太祖高帝劉邦、太宗文帝劉恆、世宗武帝劉徹,皆是一代英主),可見其功德之高。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冬,劉詢得病,12月病重,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少傅周祿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
不久,劉詢病死於長安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42歲,諡號孝宣皇帝(諡法解:聖善周聞曰宣。聞,謂所聞善事也),廟號中宗 ,葬於今天西安市東郊的杜陵。晉宣帝

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屬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平生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死後諡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司馬懿高祖為司馬鈞,漢安帝時為征西將軍,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司馬防為京兆尹。正如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所說:“本諸生家,傳禮來久。”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醜”,曾一度拒絕他的授予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乘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死。265年,司馬懿次子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懿為高祖宣帝。北齊文宣帝

北齊文宣帝高洋(529年—559年;在位550年—559年),字子進,南北朝時期北齊開國皇帝,在位10年。他是東魏權臣、北齊神武皇帝(追謚,實際尚未即位)高歡次子、北齊文襄皇帝(亦為追謚,實際尚未即位)高澄的同母弟,漢族人。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其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雖偶然被兄弟嘲笑或玩弄,但其才能甚得父親欣賞。高澄被蘭京刺殺以後,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權。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只好封他為丞相齊王。高洋不甘當傀儡皇帝的大臣,就於550年就廢掉了元善見,自立為帝,改天保”,建都鄴,北齊建立,年僅二十歲。當年十一月,西魏宇文泰率大軍進攻剛剛建立的北齊,高洋親自率軍迎戰。宇文泰看到高洋手下的部隊軍容嚴整,嘆息道:“高歡不死矣。”隨即退軍。

他在位初年,留心政務,削減州郡,整頓吏治,訓練軍隊,加強兵防,使北齊在很短的時間內強盛起來。高洋便出兵進攻柔然契丹高句麗等國,都大獲全勝。同時,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西魏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可是,他沒過多久就腐敗起來,整日不理朝政,沉湎於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鄴(今河南安陽)修築三台宮殿,十分豪華,動用了十萬民夫,簡直是奢侈至極。高洋在位後期對人民的壓迫極重。腐化的生活縮短了高洋的壽命。北齊天保十年(559年),高洋死,時年僅31歲,他的諡號為文宣皇帝,廟號為顯祖
高洋死後,北齊統治階級內部愈來愈混亂,最終為北周所滅。陳宣帝

陳孝宣帝陳頊(528年—582年),南北朝時期陳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在位14年,年號太建。他是高祖武皇帝陳霸先的侄子,世祖文皇帝陳蒨的弟弟。他本來是陳廢帝陳伯宗的輔佐大臣,後廢掉了陳伯宗,自立為帝。他在位期間,興修水利,開墾荒地,鼓勵農民生產,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與發展。573年(太建五年),派大將吳明徹乘北齊大亂之機北伐,攻占了呂梁(在今江蘇省的徐州市附近)和壽陽,一度占有淮、泗之地,但最後被北周奪走。總的來說,陳頊在位期間,國家比較安定,政治也較為清明。陳頊於陳太建十四年正月甲寅(初十)日崩(582年2月17日),享年55歲。陳頊諡號為孝宣帝,廟號高宗。葬顯寧陵(在今南京郊區)。

北周宣帝

北周宣帝宇文贇(559年-580年),字乾伯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子,北周第四代皇帝(578年-579年),在位只有一年。
他是個暴虐荒淫的皇帝。宇文贇即位前,父親武帝對他管教極為嚴格,曾派人監視他的言行舉止,甚至只要犯錯就會嚴厲懲罰。建德二年(573年),迎娶隋國公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宣政元年(578年)武帝去世後,遺詔太子宇文贇襲統大寶。宇文贇即位,史稱“周天元”。宇文贇在父親死後,面無哀戚,撫摸著腳上被打的杖痕,大聲對著武帝的棺材喊道:“死得太晚了!”。宇文贇即位後,沉湎酒色,史稱:“宣帝初立,即逞奢欲。”,最後甚至五位皇后並立,此舉打破劉聰的“三後並立”的記錄,又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常派親信監視大臣言行,大成元年(578年),殺宇文憲。北周國勢日漸衰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