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

勵精圖治

勵精圖治: 圖:謀求,設法。勵:奮勉。治:治理。意思是形容一個國家的皇帝或者領導者振奮精神,竭盡全力想治理好國家。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的精神品質也可以用來形容他或她的實際行動。出處為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圖治,練群臣,核名實,而相總領眾職,甚稱上意。御史大夫魏相覺得霍氏家族獨攬朝政大權,不好管束,建議宣帝採取措施來抑制霍氏家族權力的增大。他直接聽取諸位大臣的意見,嚴格考查各級官員的政績;還把鹽價降低了,提倡節儉清廉,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基本信息

成語簡介

解釋

張玉柱書法 邁卓張玉柱書法 邁卓
勵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圖:謀求,設法。勵:奮勉。治:安定,太平。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以求獲得太平盛世的情景。(只能指治理國家)亦作“厲精求治”、“厲精為治”。

相關

張玉柱書法 邁卓張玉柱書法 邁卓
出 處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宋史·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用 法 聯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在勤民,宿弊都將一洗新。(元·馬致遠 《青衫淚》楔子)

近義詞 雄才大略、勵精求治、精益求精

反義詞 喪權辱國、禍國殃民

燈 謎 醫學;

勵精圖治(打一字)謎底:清

成語出處

勵精圖治的意思是形容一個國家的皇帝或者領導者振奮精神,竭盡全力想治理好國家。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的精神品質也可以用來形容他或她的實際行動。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圖治,練群臣,核名實,而相總領眾職,甚稱上意。”這句話,你看懂了嗎,下面是這個故事的詳細內容。

話說在公元前68年,漢朝名將霍光因病死亡。御史大夫魏相覺得霍氏家族獨攬朝政大權,不好管束,建議宣帝採取措施來抑制霍氏家族權力的增大。霍氏一家對魏相這個人感到既痛恨又畏懼,於是準備假傳太后的命令將魏相殺死,然後將宣帝廢黜。宣帝得知霍氏一家的陰謀後,先發制人,搶先實施行動,殺掉了霍光一家,並株連九族。

在懲治了霍家之後,皇帝開始親自處理朝政大事,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治理好(這就是成語勵精圖治的意思,原文即為此成語,請參考第一段原文)。他直接聽取諸位大臣的意見,嚴格考查各級官員的政績;還把鹽價降低了,提倡節儉清廉,鼓勵發展農業生產。而魏相則率領百官恪盡職守,讓宣帝十分滿意。在魏相的輔佐下,宣帝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措施,終於使國家逐步興旺繁榮起來,出現了漢室中興的局面。

這個成語故事講述了漢宣帝勵精圖治治理國家的事情,不過這個詞貌似用在今天的領導身上是不合適的,因為現在的國家一般都是自由國家,國家的舉措都不是某個人自己決定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把這個詞用在歷史書或者描述歷史的文章裡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