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爐錢

官爐錢

官爐錢即由國家或國家授權地方設監起爐所鑄之錢。如西漢上林三官五銖錢,清戶部寶泉局、工部寶源局、地方寶蘇局、寶浙局、寶武局、寶福局、寶南局、寶川局均屬官爐錢。至於歷代少數民族地區、封國或割據政權設爐所鑄之錢,錢界亦視為官爐錢。

簡介

(圖)官爐吉語套子花錢-千祥雲集官爐吉語套子花錢-千祥雲集

古錢幣術語。 由國家地方政權機構設爐監鑄的。官爐錢的代表作五銖錢。為了遏制漢初的通貨膨脹,漢武帝決心統一貨幣,於元狩五年(前118年)罷半兩錢,準郡國新錢以五銖為文,通稱郡國五銖(圖3-1)。五銖錢中,也曾發現極少數平背的,以及外廓不整齊的,都可以看作元狩五銖,即最早的五銖。元鼎二年(前115年)改由京師統一鑄造“官赤仄”錢,即赤仄五銖。元鼎四年廢除赤仄錢,又收回郡國鑄幣權,指派上林三官(漢代負責辦理鑄幣事項的均輸、鍾官、辨銅三位大臣的合稱,皆屬水衡都尉,而水衡設在上林苑)獨家鑄造發行新五銖錢,稱“上林三官五銖”或“三官錢”,也有稱“上林錢”的(圖3-2)。上林三官五銖錢式樣精整,標準接近,重如其文,約合3.5克,直徑25毫米,穿孔10毫米,厚1.2毫米,背有內外郭,面有外廓,方孔周僅上邊有郭,“五”在穿右,“銖”在穿左。這種標準的官爐錢,大小輕重適度,形制規矩(外廓同文字一樣高低,可保護錢文使之不易磨損),百姓稱便,成為西漢五銖錢的定式,通行年久。五銖錢(西漢五銖較厚重,字型深峻;東漢五銖文字較淺,外廓也較低平)從漢武帝元狩五年開始,歷三國、兩晉、南北朝,經隋至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沿用739年而不變,成為中國歷史上用得最久的錢幣,在世界貨幣史上堪稱奇蹟。三官五銖是中國歷史上質量最好的錢幣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標準化貨幣。

歷史

(圖)罕見的官爐-長庚花錢罕見的官爐-長庚花

如自西漢上林三官“五銖”至戶部寶泉局所出“宣統通寶”均屬“官爐錢”。歷代少數民族、封國或割據政權監錢機關督察鑄行的錢幣,一般也被視作官爐錢。

歷史上南宋錢都是官爐錢,枚枚都精整美觀。此錢特徵有三:其一,該錢為小字牘別且文字比錢譜所載更顯狹小,而“淳”字的左旁“三點水”第一、二筆是先平點後斜點。其二,錢形碩大。折三錢一般直徑在34毫米左右,而該錢錢徑達36毫米,比錢譜載同種類錢幣大2毫米,幾乎與宋錢中的折五型錢相同。其三,錢體厚重。折三錢型一般在10克左右,而該錢厚為2.7毫米,重量為13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