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馮沈村

孟馮沈村

孟馮沈村位於浙江省諸暨市西北部,距城區6公里。東鄰筏畈延至五泄江與翟山村相鄰,南連朱家,西接官莊,北靠墩子山。由沈家、黃家、陳家莊3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沈家。沈家原多為孟、馮兩姓,因名孟馮村,後血吸蟲病流行,孟、馮兩姓大多死亡,剩下幾戶都遷居他鄉。其後,從馬湖蟹鉗搬來幾戶姓沈的在此居住,村稱孟馮沈。後沈氏繁衍成大族,村稱沈家。1949年屬三都鄉,1958年屬三都管理區,1961年屬三都人民公社。1981年為避免縣內村名重複,改稱孟馮沈。現屬三都鎮。1992年,全村420戶、1200人,沈姓為主。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孟馮沈村孟馮沈村領導視察
村莊位於地勢平坦、河渠縱橫、水塘密布的湖畈地帶,氣候溫潤,主產水稻,兼營魚、藕。歷史上,洪澇災害嚴重,血吸蟲病流行,生產水平低下,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洪澇災害仍是全村窮根。1962年突發特大洪水,五泄江決口,全村1300多畝水田顆粒無收,村人靠人民政府所撥返銷糧度過難關。是年,在人民政府支持下,村民和三都人民公社其他村的村民一道於筏畈建成長10.55公里的排澇渠道,1963年興建筏畈電力排澇站,全村受惠良多。70年代初期,結合消滅釘螺,防治血吸蟲病,改造低產田,糧食畝產超過500公斤。70年代後期,渠道和電力排灌設施逐漸完備,糧食畝產上升。1980年糧食畝產626公斤。1992年,有耕地1500畝,其中水田1346畝、桑園100畝、茶園30畝;山林250畝;水面120畝。糧食總產1100噸,比1979年增長57%,茶葉1.5噸,蠶繭3.7噸。

經濟發展

孟馮沈村孟馮沈村新貌
1976年,村黨支部決定創辦村紙芯廠。資金8000元,借用祠堂舊屋,手工操作。7名職工每天只記分紅值為0.62元的工分。年終產值19.8萬元,獲利1.1萬元。1983年,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生產,年產值100萬元。
1984年,村幹部得悉紙芯可以加工成煙花產品的信息後,組織人員到湖南廣東的煙花廠考察。當年,創辦出口煙花廠。村里選派6名高中畢業生到湖南瀏陽學習煙花生產技術,並請航天工業部801研究所進行技術指導,試製出20多種高空煙花。1990年,續建一條煙花生產流水線,生產能力提高2.5倍,年產值達150餘萬元。1992年,產值100萬元,比建廠初期的1984年增加5倍。產品銷往日本新加坡美國瑞典丹麥荷蘭義大利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創匯100多萬元,成為紹興市唯一的出口煙花企業,也是三都鎮首家創匯企業。
1985年,以村、戶聯辦的形式,創辦年生產能力為1200噸的紙管廠。3家村辦企業,形成了一個生產經營紙產品的集體企業群體。1992年,廠房建築面積共1.25萬平方米,是建廠初期的9.4倍;職工人數480名,增長1.8倍;固定資產原值160萬元,增長1倍;主要設備60台,增長4.6倍;年產值312萬元,增長5倍;稅利53萬元,增長7.5倍;創匯50萬元。
村在致力發展集體企業的同時,關心支持個體經濟的發展。個體企業增加後,用電量增加,1990年,村出資添置80千伏安變壓器1隻;個體戶資金周轉困難,村出面擔保,協助貸款。1992年,全村有個體企業9家,生產揚聲器墊邊、餐巾紙、花本、經線、小五金等,個體織機150台、襪機30台。1979~1992年,全村私營企業合計年產值1500萬元,共創稅利160萬元。
集體企業和個體經營的協同發展,工業和農業的齊頭並進,使全村工農業產值大幅度增長。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900萬元,是1979年的13.5倍,每年平均增長22.84%;稅利75萬元,是1979年的5.8倍,每年遞增15.9%。村辦企業的發展改變了產業結構。1992年,村辦企業職工達536人,占全村男女勞力的60%以上,平均每戶有1.5個勞動力進廠務工。

農業發展

孟馮沈村共有水田2958.6畝,旱地1750畝。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作物生長茂盛。傳統的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大小麥、大豆、薯番、玉米等糧食作物,蠶繭、油菜籽菊花菸葉榨菜等經濟作物。1979年率先進行農業經營體制改革,逐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逐年發展,各方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水稻是孟馮沈村主要糧食作物,分早、晚稻兩熟。1971年早稻畝產245公斤,晚稻畝產237公斤,全年糧食總產量1407噸。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到戶,農民積極性提高,田間管理措施得力,糧食連年豐收。1990年早稻畝產430公斤,晚稻畝產419公斤,糧食總產量達2196.5噸。最近2年,村里投資10多萬元,修築機埠、石壩、水泥渠道,改善了排灌條件,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做到旱澇保收。

孟馮沈村養蠶歷史悠久,村民精通養蠶技術,種桑養蠶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村民商品經濟意識的增強,蠶繭生產也成倍增長。1978年全村飼養蠶種1060張,蠶繭總產量31.3噸。1988年蠶種飼養量達2748張,產繭102.5噸。1992年再創高紀錄,飼養蠶種為3842張,產繭138.8噸,村民總收入140萬元,比1978年翻了兩番。

孟馮沈村油菜種植面積從1978年的549畝擴大到1992年的944畝,油菜籽產量從54.6噸提高到127.4噸。菸葉從1978年的32畝、產量2.7噸,增至1992年165畝,產量14.8噸。菊花1978年種植158畝、產菊6.3噸,1992年發展到857畝,產菊107.1噸。杭白菊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經濟作物,平均每戶種植1畝,經濟收入可觀。蔬菜類作物有榨菜、大白菜、冬瓜等。榨菜是一年中最早的農業收入,家家都種,許多農戶僅榨菜收入一項即1000多元。村民的種植已開始向優質、高效、高收益的方向發展。此外年均飼養豬羊各2000頭,肉類、禽蛋自給有餘。由於生產的發展,全村農業總產值已從1977年的60.4萬元提高到1996年的486.9萬元,15年內翻了三番。

村莊治理

共有河道長度7.628公里,河道面積120122平方米。
孟馮沈村河道保潔員認真學習河道管理辦法,堅持每天到崗到位,及時打撈水面漂浮物,清楚河道中水生高桿植物、河坡垃圾、雜草等,做到河面無漂浮物,河岸坡乾淨整潔。同時制止亂倒垃圾、亂堆亂放亂排等現象,使翔厚村的河道更加清潔暢通,營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水生態環境。

社會福利

全村經濟的發展,改善了社會福利待遇。1982年起,全村烈軍屬的優撫、民辦教師和村幹部工資津貼、村集體的非生產性開支以及築路、通水等費用均由村集體負擔。1985年起,對達到退休年齡的老人,每年發給60元養老補助金。
工帶農吃勿窮。村民們每年光從企業做工的收入就達200萬元以上。1992年,村民人均收入1600元,比1980年增長3.6倍,比諸暨市農民平均收入高11%。1979~1992年,全村新建房屋350間、1.4萬平方米,戶均建造新房33平方米左右。
1987年,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1992年,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為100%,全部國小畢業生升入國中。國中生鞏固率100%。7~15周歲兒童入學率99.5%,16~18周歲青少年國中普及率95%。1979~1992年,共有450名青少年升入中學,26名升入大專院校。
1984年,孟馮沈村被諸暨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1989年被紹興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1991年,村黨支部被中共浙江省委授予先進黨支部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