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畈頂村

下畈頂村

下畈頂村位於浙江省諸暨市西南部,距城區10.6公里。轄下畈頂、前朱兩個自然村。相傳,朱姓村民與前朱朱氏同族,後裔分居在下畈之頂,故名下畈頂。1956年,稱萌芽村,意為社會主義開始萌芽。1983年,改稱下畈頂村。1949年後屬蓴塘鄉,1951年屬草塔鎮,1958年屬草塔管理區,1961年屬草塔人民公社,1981年後屬草塔鎮。1992年全村190戶、604人。以朱、趙兩姓為多。村莊坐落平原地區。瀆溪江流經村南,草(塔)青(山)公路穿村而過。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大小麥為主。旱地以產麻、桑為多。政府於1963年和1984年在瀆溪江上游分期建成青山水庫,使全村受益良多,有300畝成為旱澇保收田。1992年,有耕地410畝,其中水田260畝。產糧265.48噸,出售商品糧29.5噸。飼養生豬310頭,戶均飼養1.63頭。

基本信息

自然氣候

下畈頂村政府辦公樓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較多,光照充足,年溫差大於同緯度鄰縣,小氣候差距顯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氣候特徵。氣溫年平均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約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約158.3天,相對濕度約82%,日照年均約1887.6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

自然資源

金屬資源主要有
非金屬資源主要有螢石、大理石、石煤、石灰石、磷、高嶺土、石墨、地開石、白雲石、黃砂等。
植物資源主要有香果樹、浙江七子花、杜仲、天目木姜子天目木蘭凹葉厚朴、天目紫莖、花櫚木等。
土特產品主要有板栗、香榧、銀杏。

工業發展

下畈頂村下畈頂村領導視察
下畈頂村每年三熟稻麥。脫粒收糧後,還能收穫大量稻草、麥草。1978年初,諸暨縣土產公司幫助村里利用這一資源,創辦萌芽造紙廠,生產坑邊紙(入廁用紙)。年底,固定資產總值1萬元,有職工25名,生產成品300噸,產值12萬元,未獲利潤。其後數年,因機械落後、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差、銷路不暢,工廠未能正常運轉,職工月工資僅20餘元。1984年,得到蘇州東濱紙箱廠的援助,轉產箱板紙,產品返銷抵貸,廠名改為諸暨紙板廠。是年,產紙板1180噸,產值100萬元,但獲利不多。1985年,村貸款18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引進一套1092型四網九缸紙板生產流水線。1986年改名為諸暨市紙板廠。流水線日處理廢紙15噸,需燃煤5~6噸、耗電3500度。能耗高,原料不足,加上技術、管理和銷路等問題,紙板廠連年虧損。1986~1988年,承包三易其人,共虧損40多萬元。年底,村集體共欠建築工程款、銀行貸款等230萬元。這筆債務如分至戶,戶均承擔1.21萬元,人均負擔3800元。全村陷入困境。
1989年,村黨支部書記朱迪偉毅然承包紙板廠,開始實行三項改革,組成一個懂技術、善經營、會理財的領導班子;推行生產責任制;以產值的6%作職工工資;建立4個廢紙收購點,擴大原料供應渠道。由於改革措施得力,當年產值即達293萬元。1990年產值402萬元,開始歸還貸款。1992年,廠區面積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81萬元。職工150名,日產紙板15噸,是諸暨市唯一的箱用紙板生產廠。產品銷往廣東、福建、江西、江蘇等地。年產值504萬元,利稅46萬元,分別比1989年增長72.6%和2倍多。同年,還清全部貸款。並投資504萬元進行技術改造。額定月產量1000噸,年產值2100萬元,創稅利200萬元。

農業發展

下畈頂村桑園
1949年前,糧食畝產不足150公斤。1949年後,依靠集體力量興修水利,建成山塘水庫6座,庫容合計9萬多立方米,使全村耕田得以灌溉,加上採用新品種、機械農具和提高精耕細作水平,糧食畝產逐步增加。特別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產積極性提高,對農業的投入增加。1992年,全村1160畝水田,畝產達600公斤。雖系山村,糧食自給有餘。

村內地勢較高,霧多露足,早春升溫慢,無高溫侵襲,系茶樹生長的優良環境,故植茶歷史久遠。然長期以來未形成規模生產,各家小塊茶園,經營粗放,甚至任其自榮自枯。產品除部分自飲外,也只是用於換物,未形成大宗商品。50年代起,集體開始成批種茶。1968年組織大批勞力劈山墾荒,茶園面積迅速擴大。接著興辦集體茶廠,大規模生產綠茶。1992年,產量達20多噸。
村內蠶桑生產起步晚、發展快。1975年,投入4萬多勞動日,搬石挑土填溝,平整了50多畝灘地,試種桑苗。結果,成活率達99%,更增添種桑養蠶的積極性。次年又平整灘地50畝,闢為桑園,並建起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的二層樓蠶室。80年代,幾度墾荒種桑,至1992年共有桑園180多畝。

村莊狀況

下畈頂村下畈頂村娛樂活動
1978年前,單一的第一產業結構,使村集體的積累和村民收入都低於全縣平均水平。村民人均純收入,1962年為47元;1978年為87元,比當時全縣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低7%左右。
興辦村辦企業後,村工農業總產值、集體積累和村民的收入都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增加。1992年,全村工業總產值530萬元、農業總產值105萬元,比1979年增加78%左右。集體積累由2.2萬元增至50萬元,增長近22倍。村民人均收入,1992年為1580元,比1979年330元增長4.6倍,比全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高28.47%。
1982年,建造了自來水塔,安裝自來水管道350米。自此,村民不再飲用井水塘水1990年,建造瀆溪江石堰,堰高1.5米、長150米,全村水田都成為旱澇保收田。1992年,全村各戶均安裝閉路電視,可收看8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公益事業還惠及村裡的殘疾人。村里安排4名殘疾人進入紙板廠工作,其中1名還擔負供銷科主要工作。1988年開始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1992年,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為100%,國小畢業生升入國中的占98.5%,國中生鞏固率99.5%、畢業率100%。7~15周歲兒童入學率98.5%,16~18周歲青少年國中普及率85%。

當地風俗

清明望囡
下畈頂村民間習俗,女兒新嫁作媳,次年清明,父母親要擔物品探視女兒。一則表示父母愛女情深,二則是為女兒抬抬臉面。
望囡物品相當豐盛,除一些普通的偃月果團圓果外,有許多石榴果代代果,其象徵子孫繁衍,代代相傳;有花轎果,雙櫻桃果,雙頭鴛鴦果,則是祝願夫妻恩愛,白頭皆老;有壽桃果,元寶果,是企盼家中老輩身體康健,福壽雙全。這些禮果與糖果,炒米糕、荸薺、甘蔗等一起拼成籃頭,由父母兄弟挑到女兒家。
隨後端午節,娘家又要準備綠豆糕、茶葉蛋五月桃端午粽,還有數十把編織精巧的麥草扇去探望女兒。而婆家則將娘家挑來的禮品分贈給左鄰右舍、至親好友,以示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真誠問候。

慶生做壽
下畈頂村風俗中“過生日”和“做壽”是件大事。所謂“過生日”是1歲至30歲的稱謂,而50歲之後方可稱為“做壽”。
嬰兒呱呱墜地,對父母長輩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事,待到周歲,外婆家挑著衣衫鞋帽、粽子糕點水果和雞蛋前來探望。主人家將水果雞蛋糕點、放在小盤中,分贈左鄰右舍,客氣的鄰居則回贈小錢祝賀,俗稱“百歲錢”。慶生一為將喜悅之情告訴大家,二為增進鄰裡間的友好情誼。此後,10歲、20歲時,由外公外婆或舅舅、姑姨送點衣穿鞋襪,聊表慶賀。30歲、40歲由於正值人生事業、家庭發展的黃金時段,一般較忙,生日就忽略了。
到50歲,如果做了外公外婆,女兒女婿會在49歲之年,提來籃頭,送上衣衫鞋帽,以示孝心。60歲、70歲的壽慶現在還很流行。另有63歲,有“鯉魚要過灘”之說,女婿女兒要買一條大鯉魚送給父母。66歲,女兒要送66塊紅燒肉給父母,因下畈頂村古俗中有“六十六,閻王老爺要吃肉”之語。據說,只有女兒敬上這般孝心,老人才能度過命中劫難。
80、90歲的老人,村中稱為長壽老人,子孫們當然也樂作慶賀,場面熱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