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本文記載了鄭國的大夫之產寫信給晉國的執政范宣子要求減輕貢品的事情。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襄公二十四年 《左傳》)
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賄?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臨女,無貳爾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宣子說,乃輕幣。

注釋:

①幣:貢禮。②病:憂慮。③如:到。④寓:寄託。書:信。子西:鄭大夫。當時隨從鄭去晉國。⑤僑:子產的名。⑥賄:財物。⑦令名:好的名聲。⑧公室:指晉君。⑨賴:恃,憑藉。⑩沒沒:沉溺,貪戀。

輿:車子。②只:語助詞。③“無貳爾心”:不要使你發生貳心。④邇:近。⑤浚:取。⑥焚身:喪身。

【譯文】

范宣子主持晉國的政事,加重諸侯的貢品,鄭國很苦惱。二月,鄭伯去晉國,子產托子西帶信給宣子,說:“您主持晉政,四鄰諸侯沒聽說您的美名,只聽說您加重了諸侯的貢品。我真有點不懂了。我聽說君子掌管國政,不愁錢少,只愁難得一個好名聲。如果諸侯進的貢都集中在晉國的公室,諸侯對晉便懷有二心。如果這些貢品為您所據有,晉國對您又懷有二心。諸侯有二心,晉國就會崩壞;晉國有二心,您的家族就會崩壞。怎么這樣胡塗啊!要這么多財寶有什麼用啊!
“好聲譽是傳播美德的車子;而美德就是國家的基礎。基礎好。國家就不會崩壞。何不在這方面努力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與民同樂,國運自然長久。《》說:“歡樂的君子,國家的基石’,就是因為君子有美德啊。‘上帝睜著雙眼瞧你,你可不要三心二意!’這樣自有美好的聲名。以寬厚之心推行德政,那么,美譽就會將美德傳播四方,於是遠方的會前來依附,鄰近的都安居樂業。您是要人家感激您,說您給了我們生路;還是要人家議論您,說您靠榨取我們的血汗來過活呢?大象因為牙齒而喪身,就是財寶招來的禍害啊!”
范宣子看了很高興,就減輕了諸侯的貢品。

本篇讀解:

春秋時期,霸主常向小國勒索貢物,而且貪得無厭,使小國不堪承受。子產要求范宣子輕幣,並不為鄭國訴苦,而是替晉國和范宣子著想,指出這樣做的危險性,使范宣子幡然醒悟。這正是子產高明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