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瑟卡他球菌肺炎

奈瑟卡他球菌(neisseria catarrhal,簡稱卡他球菌),是一種不同於卡他布蘭漢菌的革蘭陰性雙球菌。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已知該菌可引起多種疾病,如腦膜炎、心內膜炎、尿道炎嬰兒和兒童眼結膜炎、角膜炎,伴有淋巴細胞增生病者無感染灶的敗血病及膿毒性關節炎等,但很少見。

在急性中耳炎上頜竇炎及支氣管和肺部感染中,本菌是重要而常見的病原菌,尤其常見於慢阻肺。在急性中耳炎時可從中耳的液體中6%~25.6%發現該菌。從兒童急性上頜竇炎的鼻分泌物中從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尤其是原有免疫力低下的基礎病的情況下(如結締組織病,敗血病等),從痰及氣道分泌物中可分離到奈瑟卡他球菌楊氏等收集1996年9月至1997年2月的痰標本181例分離出730個菌株,常規培養及藥敏的結果前10位依次是甲型鏈球菌、白色念珠菌,第三位即是奈瑟卡他球菌,以下為乙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他假單孢菌、酵母樣菌、銅綠假單胞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大腸桿菌

病因

卡他布蘭漢菌科分2個屬:①莫拉菌屬:包括腔隙莫拉菌尿道莫拉菌,牛莫拉菌等7個菌;②布蘭漢亞屬:卡他布蘭菌。直到20世紀80年代,一直認為該菌是健康人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此後在上下呼吸道發現該菌,在人們逐漸提高了對條件致病菌、常在菌的認識的基礎上認同該菌也可是一個致病菌上呼吸道是該菌寄居地和引起感染的侵入門戶,也有報導說它是人生殖道菌群的一部分。

發病機制

從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尤其是原有免疫力低下的基礎病的情況下(如結締組織病,敗血病等)從痰及氣道分泌物中可分離到奈瑟卡他球菌。直到20世紀80年代,一直認為該菌是健康人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此後在上下呼吸道發現該菌在人們逐漸提高了對條件致病菌、常在菌的認識的基礎上認同該菌也可是一個致病菌。上呼吸道是該菌寄居地和引起感染的侵入門戶,也有報導說它是人生殖道菌群的一部分。

臨床表現

高迅等總結26例的臨床特點是臨床表現不甚典型,易與其他細菌肺炎相混淆有下列表現應慮及本病:
1.中老年患者有慢性肺病等基礎病,且有長期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套用史者。
2.急性起病,有明顯的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體徵,尤其是有膿性痰或發熱者。
3.X線胸片有炎性浸潤病變,呈片狀模糊陰影散在分布。
4.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不增高,或有降低傾向者。
26例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基礎病,擇其主要疾病統計:慢支10例,肺結核5例,肺心病2例,慢性哮喘1例18例長期套用抗生素,其中合用激素11例,套用抗結核藥5例。
26例患者均急性發病,咳嗽及咳痰全例都有,其中白黏痰11例,膿性痰15例。發熱17例(65.4%),其中37.5~38℃的6例,38.1~39℃的7例,39℃以上的4例。痰中帶血12例(46.2%)。氣急9例(34.6%)。發紺7例(26.9%)。胸痛6例肺部體徵:濕囉音10例(38.5%),乾囉音7例(26.9%)乾囉音加濕囉音9例(34.6%);實變徵1例(3.8%)。

併發症:
可引起敗血症,合併腦膜炎、心內膜炎。

診斷

奈瑟卡他球菌肺炎患者的痰培養或塗片染色常可做出可靠的診斷半定量培養細菌可能不純但如布蘭漢菌為優勢菌,也可作出判斷快速、簡便的方法仍是革蘭染色。因腦膜炎球菌很少引起肺炎,所以如在染色下見大量多形核細胞、黏液及大量胞內和胞外的革蘭陰性雙球菌。則可能為布蘭漢菌。布蘭漢菌在5%脫纖維羊血瓊脂及朱古力營養瓊脂生長良好,可形成無色菌落氧化酶試驗陽性,在形態上與奈瑟菌屬不能鑑別。布蘭漢菌不發酵葡萄糖麥芽糖乳糖及蔗糖。從病人標本分離的奈瑟氏菌屬中僅淺黃奈瑟氏球菌生化反應與之相同,可根據布蘭漢菌的其他特性與之鑑別。

鑑別診斷:
須與其他細菌性肺炎相鑑別。

檢查

實驗室檢查:
痰培養陽性標本52例次,血平板上獲卡。

其它輔助檢查:
X線胸片表現雙肺上下均可侵犯斑片狀陰影23例,其中大片陰影9例,肺膿腫3例。

治療

奈瑟卡他球菌因為產生與質粒無關的β-內醯胺酶,所以部分菌株對青黴素耐藥。本組藥敏試驗結果表明,該菌對抗生素敏感度依次為頭孢菌素、阿米卡星、氨苄西林青黴素。推薦先鋒黴素或(和)氨基甙類抗生素為首選藥物。

預後預防

預後:
尚好。26例痊癒21例,占80.8%,好轉5例(19.2%),無死亡病例。病程7~68天,平均21.3天。

預防:
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預防,一是增強患者抵抗力,二是醫務人員嚴格消毒制度,具備良好的無菌觀念及正規操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