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易經卦象]

夬[易經卦象]
夬[易經卦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夬字屬於夬字族。在夬字族裡,夬字都是聲符兼義符。夬字族漢字都與“缺口”、“斷口”之義有關。夬的本義是“缺口、斷口”。或文章名稱《易經》第四十三卦——夬。注音:ㄍㄨㄞˋ部首:大,部外筆畫:1,總筆畫:4五筆86&98:NWI 倉頡:DK鄭碼:XGD筆順編號:5134四角號碼:508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92C。

基本信息

原文

《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上六,無號,終有凶。

《象》曰:“無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九三,壯於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解釋

夬卦:王庭里正跳舞作樂。有人呼告:“有敵人來犯。”邑中傳來命令:“出擊不利,要嚴陣以待。”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則吉利。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可見澤水上漲,澆灌大地,是夬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澤惠下施,不敢居功自傲,並以此為忌。

上六:狗在哭叫,預兆著終將有兇險之事。

《象辭》說:國無號令,其勢必遭兇險,說明國運衰微,終不可保。

九五:細角山羊在道路中間蹦蹦跳跳,筮遇此爻無災難。

《象辭》說:行中正之道,僅稱無災難,大概是沒有將中行之道推廣施行。

九四:臀部受傷,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牽羊上路,悔恨丟失了羊兒,這是由於對別人的告誡不相信。

《象辭》說:行路艱難,因為九四陽爻而居陰位,像人處境不利。對於別人的告誡不相信,說明聽覺雖好,但不明事理。

九三:顴骨受傷,這是凶象。君子匆匆忙忙地獨個兒行路,碰上了雨,全身淋濕了,令人很不快,但沒有災難。

《象辭》說:君子匆匆忙忙地獨個兒行路,但最後沒有災難。

九二:恐懼地驚叫,夜間有敵來犯,但不足為患。

《象辭》說:有敵來犯,不足為患,因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得中正之道。

初九:腳趾受傷,仍然繼續前進,將因為腳力不勝而遭致災難。

《象辭》說:腳力不勝而繼續行進,將遭災難。

拼音是guai的漢字

拼音是guai的漢字共有11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