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詞語辨析]

怪[詞語辨析]
怪[詞語辨析]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怪,guai,從忄從聖。聖,ku,從手從土,以手治土,產生怪異。 怪,首先是物,不過,它們是跟人不同的、讓人害怕的物。對於人來說不熟悉、不了解的物、平常生活中幾乎沒見過的物;或者見過同類的物,但跟同類的物有很大差別,讓人產生“怎么會長成這樣”的疑惑。因為不熟悉,不了解,就不免會產生神秘感、恐懼感。

基本信息

釋義出處

奇異,不平常。<形>

怪,首先是物,不過,它們是跟人不同的、讓人害怕的物。對於人來說不熟悉、不了解的物、平常生活中幾乎沒見過的物;或者見過同類的物,但跟同類的物有很大差別,讓人產生“怎么會長成這樣”的疑惑。因為不熟悉,不了解,就不免會產生神秘感、恐懼感。遠古時代的人們,經常要到川澤山林中去捕漁打獵,難免要碰到種種奇怪的“百物”。就像探索頻道播放的許多人沒見過的讓人害怕的各種動物、植物、天氣現象。

怪,異也。――《說文》

鉛松怪石。――《書·禹貢》

見怪物――《禮記·祭法》。疏:“慶雲之屬。”

奇服怪民不入宮。――《周禮·閽人》

齊諧者,志怪者也。――《莊子·逍遙遊》

詭於眾而突出曰怪。――《論衡·自紀》

苟床之山多怪石。――《山海經·中山經》

嘻,技亦靈怪矣哉!――魏學洢《核舟記》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潄其間。――《水經注·三峽》

後小山下,怪石亂臥,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聊齋志異·促織》

姓氏

怪 念作“guì”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乖去聲。《說文》異也。《增韻》奇也。《風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異之言怪也。凡行之詭異曰怪。《中庸》索隱行怪。
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書·禹貢》鉛松怪石。
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揚子·太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
又怪哉,驚嘆之詞。
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
又通作傀。《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注》傀猶怪也。舊音怪。俗遂作怪。
又葉古偽切,音貴。《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非君本懷,生我恨悔。
又葉古懷切,音乖。《元稹·痁臥詩》一生常苦節,三省詎行怪。 《周伯琦曰》從心聖聲。聖音怪。俗作恠,非。

詞性變化

〈名〉

1.妖魔鬼怪,妖精,鬼物 [devil]

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土之怪為獖羊。――《博物志》

山高必有怪。――《西遊記》

又如:鬼怪;妖怪;精怪;神怪(神仙與鬼怪);魔怪(妖魔鬼怪)

〈動〉

1..責怪 [blame]

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雖然,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清·黃宗羲《原君》

又如:怪責(責怪);怪恨(責怪怨恨);怪嗔(嗔怪,對別人的言語行為表示不滿);怪得(怪底;怪的。難怪,怪不得)。

2.以……驚異;覺得奇怪,詫異 [wonder]

民怪之,莫敢徒。――《史記·商君列傳》

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予怪而問之。――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怪底(驚怪,驚疑);怪怖(驚異恐懼);怪疑(駭異;驚異疑惑);怪懾(驚異害怕)

〈副〉

1.怪不得 guàibudé [cannot put the blame on ] 不能責怪――必帶名詞賓語 這是我弄錯了,怪不得他。( :怪不得[no wonder; it explains why …] 表示醒悟(明白了原因,不再覺得奇怪)。前後常有表明原因的語句怪不得,你們還迷信,還卜卦。――《潘虎》)

2..很,非常

[口] 很,非常 [quite; very]――用在形容詞、表示心理狀態的動詞或動賓詞組前面,表示程度很深。如:這口箱子怪沉的;經常打擾您,怪不好意思的;怪厲害的;怪似(十分相像);怪熱(很熱);怪冷(很冷)

相關詞語

怪誕

guàidàn

[weird;absurd;strange ] 怪異無稽,荒唐離奇。

這一切聽起來過於神奇怪誕,卻正反映了人民對屈原的無限懷念之情。――《長江三峽》

怪誕不經

guàidàn-bùjīng

[weird and uncanny;ridiculous;unbelievable;outrageous]怪異之極,違反常道。

烏公以為詩雖奇妙,而怪誕不經,不許。――《剪燈新話·聽經猿記》

怪道

guàidào

[no wonder that] [方]∶怪不得。

他是我過去的鄰居,怪道覺得眼熟。

怪話

guàihuà

[cynical remark] 牢騷之話,荒誕不經之言。

怪傑

guàijié

[monstre sacr閉 行為怪誕不羈,但卻為大眾諒解和欣賞的名人。

詩壇怪傑

武林怪傑

怪裡怪氣

guàiliguàiqì

(1)

[eccentric;peculiar;queer]∶形狀、裝束、聲音等奇怪,跟一般的不同。

他這個人就是這么怪裡怪氣。

(2)

[oddlooking]∶打扮或表情裝模作樣。

他們居然不得不迎合這位長得怪裡怪氣的人的心理。

怪秘

guàimì

[strange and mystic] 古怪而神秘。

他的手軟軟地不敢便接,好像遇見了怪秘的魔物。――葉聖陶《夜》

怪模怪樣

guàimú-guàiyàng

雖然有些怪模怪樣,但老漢終於“鳥槍換炮”,今非昔比了。

怪念頭

guàiniàntou

[whim] 常常是突然或一時衝動產生的反覆無常的念頭。

每個王公大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怪念頭。

怪癖

guàipì

[cranky action or idea] 古怪的、與眾不同的癖好。

他可有些怪癖。

怪僻

guàipì

[strange and rare;odd;eccentric] 古怪而罕見的

張文的爺,是前清的舉人,脾氣極怪僻。――廬隱《靈海潮汐》

怪氣

guàiqì

[queer] 怪異的氣質。

他太怪氣,總是與別人格格不入。

怪人

guàirén

[eccentric;a peculiar person] 個性、行為奇特怪異的人。

怪胎

guàitāi

[abnormal fetus;abnormal embryo in the womb] 畸形之胎兒。

三足怪胎

怪味

guàiwèi

[wrong with] 怪異的氣味。

茶有什麼怪味嗎。

怪物

guàiwu

(1)

[monster;freak;monstrosity]∶怪異的物類。

一條九千克重的怪物…據說是最大的弱口魚。

(2)

[an eccentric person]∶容貌、性情或思想、行為古怪、特殊的人

此人是天生的怪物

怪相

guàixiàng

[grimace] 怪臉,故意或無意中做出來的臉部表情以表示某種情感 (如藐視、不贊同、洋洋自得等)

滿臉裝出怪相,為人一發傲慢。

怪訝

guàiyà

[be amazed] 感到奇怪而驚訝;詫異。

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魯迅《祝福》

怪樣

guàiyàng

[mow] 面部或雙唇的扭動,尤指嘲弄的鬼臉或嘲笑的怪相。

看著這些淘氣的孩子對我們出怪樣。

怪異

guàiyì

(1)

[monstrous;unusual]

(2)

奇特,與眾不同

怪異詭觀

(3)

奇異反常

海棠開得怪異

怪異

guàiyì

(1)

[strange phenomenon]∶奇異反常的現象。

她說這一家搬來的第一夜,就遇見了可怖的怪異。――柯靈《遙夜集》

(2)

[monster]∶指妖怪鬼神

園素多怪異,人無敢居者

怪異

guàiyì

[wonder] 驚異,感到奇怪

但瓦德的朋友們,是都知道他不久便要結婚的,此時見他絕口不提一字,不免有些怪異。――陳衡哲《小雨點》

怪罪

guàizuì

[blame] 責備或埋怨

絲毫沒有怪罪之意

怪疼

guàiténg

[A lot of pain]:中等量的痛苦。

地方口音,意思是有點疼或很疼,亦指心靈受到創傷。

無例句

拼音是guai的漢字

拼音是guai的漢字共有11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