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源鄉

太源鄉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太源鄉,分別是江西省鉛山縣太源鄉和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太源鄉。

基本信息

太源鄉太源鄉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太源鄉,分別是江西省鉛山縣太源鄉和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太源鄉。

江西省鉛山縣太源鄉

太源鄉鉛山縣太源鄉地圖

江西省鉛山縣太源鄉是江西省省七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位於武夷山北麓的贛閩邊界處,南接福建省光澤縣司前鄉,西鄰貴溪市樟坪畲族鄉。轄馬安村西坑村太源村畲族村四個行政村,24個村民小組,1個墾殖場;有2025人口543戶,其中畲族人口865人,173戶。鄉域面積78.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1.34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3萬餘畝,森林覆蓋率96.3%。距上饒市區101公里,距320國道、梨溫高速公路50公里,距武夷山機場157公里,距南昌260公里。

太源畲族鄉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指導下,經濟和社會發展很快,村村實現了通公路、通電、通電視、通程控電話,電力實現了大聯網。2003年,人均年純收入2490元,比上年增加了1203元。,太源鄉電視覆蓋率達91%、電話入戶率64%、兒童入學率100%。曾先後多次榮獲“中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先進集體”,“中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民族鄉”,“中國先進基層組織”、“中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等榮譽稱號。

集鎮建設

太源鄉闊葉林
打造舒適的生存環境。“靠山吃山”的畲鄉人只有在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尋找生路,才是真正的出路。為發展民族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畲鄉人把目光從生長周期長、涵養水源好的闊葉林,轉為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的毛竹。為了做好毛竹文章,一方面畲鄉人大力引進香芯廠竹涼蓆竹絲等竹製品廠,提高毛竹附加值;投資44萬元,分期建立了高效竹筍兩用豐產林示範基地8000畝,毛竹林低改基地8000畝,提高毛竹的畝積蓄量。對深山、遠山、高山處的毛竹林,通過租憑、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修築林道13公里,提高毛竹產量,提高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
太源鄉太源鄉
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進一步搞好生態保護,畲鄉人利用國家政策,建立了5.2萬畝生態公益林,0.78萬畝國家級森林公園,實現退耕還林367畝,致使太源11萬餘畝山林真正成了惠澤畲民子孫後代的“綠色銀行”。同時,畲鄉人十分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既取締污染型企業,又引進環保型企業。太源鄉為保護生態,忍痛割愛,取締了污染大的3家玻璃拉絲廠、2家塑膠粒子廠、1家造紙廠,而對堆積如山,污染水源且易引發森林火災的竹製品加工廠生產出的竹屑,太源鄉變廢為寶,引進2家蚊香廠,使廢物重用。三是為了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水力資源,太源鄉引進了福建客商投資6000萬元籌建了鉛山縣泰源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太源河進行三級梯度開發,將使裝機容量達1.2萬千瓦,可增加財稅100多萬元。水電站的建成,既可發電,又集灌溉、防洪、旅遊於一體,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到時,“高山出平湖”的壯麗景觀將呈現在鉛山西部,為太源人建設美好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三是。畲鄉人把目光盯在小城鎮建設上。著力打造“人間仙居”。太源鄉聘請了江西省煤炭設計院對城鎮進行了高品位、高規格規劃,依山傍水、民族建築獨特的規劃鎮內,街道已硬化,亮華路燈已完工,居民建房、企業建辦公樓正在抓緊施工。飲食一條街、娛樂廣場、畲族賓館點綴其中,相信建成後的太源小集鎮將是武夷山北區民族的樂園。

經濟發展

太源鄉太源鄉
優美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區位優勢,優惠的民族政策和優質的服務態度,營造了太源是客商投資興業的好地方。區位優勢決定了投資方向。在全市建設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和快速發展地區的進程中,贛閩交界處的太源擁有入閩通道太(源)司(前)公路,可以南出福建光澤縣,連線福州蘭州國道線,發展邊際貿易,使“邊緣”山區變成了“前沿”平台。優惠政策決定了投資市場。《江西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扶持下列企業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民族鄉、村所辦企業;(二)少數民族職工占30%以上的企業;(三)民族貿易企業和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四)清真食品企業。而且鉛山縣委、縣政府積極支持經濟發展,並作了軟環境造成損失,作同等補償的承諾。同時,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也公布了對民族貿易企業執行增值稅優惠政策等等。因此,在民族鄉興企比在其他地方更有利可圖。優質服務決定了投資信心。對在鄉投資的企業,太源鄉實行了班子成員與企業1+1服務機構,並對大企業成立了專門的服務協調組。泰源實業公司是引進的太源鄉有史以來最大的龍頭企業,其水電站建設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征地、租田、搬遷、移電桿等工作,建設周期長、任務重。為切實維護客商權益,保護民眾的切身利益,鄉黨委、鄉政府抽調專人成立了水電開發協調組,全力協調水電開發工作,加快了工程進度,客商深受感動。去年底,公司走訪了太源鄉所有70歲以上的老人,並送去了慰問金,還出資修建了自來水、公路、橋樑等。並且還繼續投資4500萬元興辦結晶矽提煉及深加工企業。太源鄉上下形成了議發展、謀發展、乾發展之勢,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氛圍。

文化藝術

太源鄉太源鄉草龍燈
太源不但有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活力四射的經濟發展勢頭,還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畲族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畲族同胞見面都用畲語招呼,但有畲語沒畲文。千百年來,太源鄉人能歌善舞,以歌傳情,在《鉛山縣民歌集》收錄的101首民間歌曲中,有三分之一為畲族民歌,《先五方》《仗腳司》被省有關部門定為江西省民間舞蹈重點節目,並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 江西卷》編輯部製成錄像長期保存。創作的《畲族婆娘趕廟會》《竹桿舞》等深受民眾好評。畲族有獨特的民俗。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畲民常以村、組為單位舉行鬧燈彩活動。燈彩的種類主要有龍燈獅子燈馬燈、草龍燈等。每當龍燈上門,家家戶戶莫不鳴爆迎接。年關大節,畲胞們必跳祭祖舞。祭祖這一天,人們聚於祠堂,關上大門,把高盤圖掛在牆上,一邊唱《高皇歌》,一邊踏歌而舞,並以鼓鈸伴奏。平時還要跳狩獵舞、採茶舞等,觀後使人百看不厭,留連忘返。畲族有獨特的文娛活動。主要有唱山歌、“講古”、跳舞等。畲民善歌,勞動生產,祭祖發喪,談情說愛,無不以歌相伴,歌詞內容既有代代相傳的傳統歌,也有即時現編的新歌。畲民“講古”,主要在勞作之餘,節日閒暇、雨天雪夜,故事內容包括天文地理、奇聞軼事、祖先傳說,鬼怪神靈,可謂無所不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居勢啟動,畲鄉黨委、政府逐漸挖掘、弘揚畲族文化,新創作了16米長的《盤瓠圖》及歌舞《程控電話進畲鄉》等等,為進一步開展民族旅遊業奠定了基礎。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太源鄉

太源鄉太源鄉覺源古寺
太源鄉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東部,距南豐縣縣城19公里,東接黎川,西鄰桑田,南靠太和,北連東坪。太源鄉有9個村委會,72個村小組,豐杉公路穿鄉而過,72個村小組均通車,交通便利,太源鄉有耕地 面積14773畝,山林面積138780畝,林木蓄積量184401立方米,毛竹23640畝,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太源風光旖旎,景色優美,擁有許多極具觀光遊覽價值的景點名勝,仙境般的潭湖水庫、湖光瀲灩,天水一色,四周青山綠樹環繞,泛舟湖面,清風徐來,令人樂不思歸,如今的潭湖, 已成為贛東小有名氣的避暑、觀光勝地。位於太源鄉的覺源古寺,始建於唐朝末年,宋仁宗之母曾居住於此,至今大部分古蹟保存完好,建築風格聞溫醇典重,氣勢不凡,有較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太源鄉太源鄉
太源鄉各項產業齊頭並進,形勢喜人,農業以提高農民收入為主攻目標,引進優質品種,擴大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建立了萬畝優質稻生產基地、毛竹高效示範區、生豬一體化養殖場和獺兔繁殖基地,並大力加大南豐蜜桔開發力度,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飛躍式發展,到2006年止,共有南豐蜜桔12490畝,建立起千畝南豐蜜桔示範園。工業則充分發揮太源竹、木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不斷加大招商力度,至2006年10月共引進外資企業4個,太源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200萬元。同時繼續加大太源鄉投資環境建設,為外商來太源鄉投資創造更好的環境。第三產業方面,積極改善太源鄉地理方面的缺陷,以潭湖旅遊開發為起點,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在做大潭湖旅遊業的同時,加快閣元古寺福海古寺雞籠峰的開發發展,不斷做大做強太源鄉的第三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