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燈

獅子燈

“獅子燈”是一種大型祭祀性舞蹈,每年“拜新春”時,水族村寨都跳此舞,用以祭把天地、山神和祖先。

獅子燈

介紹

獅子燈舞蹈場面大,動作套路多。舞者一般都有師承關係,要先拜師,才能學舞。當地人把精通獅子燈的人稱為“獅頭”,舞隊即由獅頭帶領操練。表演者不僅要有嫻熟的基本功,而且要配合默契,否則不能上場表演。
關於獅子燈的起源,民間有一種傳說:唐僧西天取經,給水族先民帶回了雞蛋、糧種。取經途中,孫悟空又收服了獅子精,為水族百姓除了大害。為紀念此事,以後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聚居的水族村寨就要耍獅子燈慶賀。所到之處,爆竹連天,熱鬧非凡。
獅子燈上場舞者十八人,頭戴面具,手舞兵器,服裝也各有特色。舞蹈中間有獨舞和一部分武打動作。動作粗獷幅度大,具有晃胯、扭腰等特點。有些動作屬於即興表演,轉身、走步、武打等動作均有一定的隨意性。舞者高興時,只要鼓聲不停,可隨意反覆,有時要長達兩小時左右才能跳完,直至舞得精疲力盡。為烘托氣氛,伴奏採用民間打擊樂,舞蹈時只須合上鼓點節奏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