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姆擬鱘

大阿姆擬鱘

大阿姆擬鱘均分布於北半球。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中文名】阿姆河大擬鏟鱘,俗稱作大阿姆擬鱘。
阿姆河大擬鏟鱘
【英文名】False Shovelnose Sturgeon, Large Amu-Dar Shovelnose Sturgeon
【拉丁名】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 
【同義名】絲尾擬鏟鱘 
【分類地位】脊椎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有頜總綱Gnathostomata,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輻鰭魚亞綱Actinopterygii,軟骨硬磷下綱Chondrostei,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鱘亞目Acipenseroidei,鱘科Acipenseridae,鏟鱘亞科Scaphirhynchinae,擬鏟鱘屬Pseudoscaphirynchu
【原產地與分布】分布於鹹海流域,主要在阿姆河的中上游。 
【形態特徵】魚體呈紡錘形,有很長的尾線。吻部斷面從尖端看扁平狀,吻突寬中平似鏟,帶有尖邊。體被五行骨板,骨板很大,背骨板9-15枚,側骨板28-40枚,腹骨板5-11枚,骨板間分布著骨質顆粒。吻突末端有上9根尖刺,眼與後腦間各2根尖刺。眼小,常閉著。尾鰭上葉越來越細呈線形。與鏟鱘區別在於尾柄較短,不彼滿骨板。 體色從黑灰色到褐色不等,腹部灰白色。 
【生活習性】絲尾擬鏟鱘為淡水魚類,主要在阿姆河的中上游,只生活於沙或礫石底質河床江段的淺水區,在河內上溯繁殖,在下游育肥,具有耐鹽性,可生活於鹹海沿河口水域,此水域鹽度為千分之8.5‰。 
【攝食習性】絲尾擬鏟鱘食水生昆蟲及水生昆蟲幼體,也食部分魚類,魚類占其餌料生物的36.6%。因其群體補充率低,目前己瀕臨滅絕。 
【繁殖習性】絲尾擬鏟鱘在4月繁殖,雌魚懷卵量一般為1000-1900粒,最高可達37000粒。卵徑為1.5-2.7毫米。絲尾擬鏟鱘初次性成熟年齡為雄注6-7齡,雌魚7-8齡。每年3月末至4月初,水溫14-16℃時,絲尾擬鏟鱘在沙石淺灘或礫石河床流速快的地方產沉黏性卵,產卵場親魚性比為1:1。 
【其他】絲尾擬鏟鱘個體偏小,大個體長〔尾線除外〕達60厘米,體重1千克。1989年和1991年捕獲的個體多為1-6齡,體長9.2-28厘米,平均體長23.6厘米,體重3.2-270克,平均為100.2克. 30齡的魚體長70厘米,體重2千克。體長25厘米左右雄魚6-7齡,雌魚7-8齡。壽命相對於其他鱘魚種類來說較短,目前,10齡以上的個體十分罕見。
大阿姆擬鏟鱘圖片

物種信息

中文學名:大阿姆擬鱘
中文別名:阿姆河大擬鏟鱘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硬骨魚綱(Osteichthyes)或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亞綱:輻鰭魚亞綱(Actinopterygii)
目: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
亞目:鱘亞目(Acipenseroidei)
科:鱘科(Acipenseridae)
亞科:鏟鱘亞科(Scaphirhynchinae)
屬:擬鏟鱘屬(Pseudoscaphirhynchus)
種:大阿姆擬鱘
分布:分布於北半球。

世界鱘魚種類

概述鱘魚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稱之為“水中活化石”。全世界現有鱘魚2科6屬26種。
鱘科鰉屬歐洲鰉 | 達氏鰉
鱘屬俄羅斯鱘 | 閃光鱘 | 裸腹鱘 |西伯利亞鱘 |小體鱘 |史氏鱘 |長吻鱘 |亞得利亞鱘 |中華鱘 |達氏鱘 |日本鱘 |中吻鱘 |湖鱘 |短吻鱘 |尖吻鱘 |高首鱘 |多甲鱘
鏟鱘屬密蘇里鏟鱘 |密西西比鏟鱘
擬鏟鱘屬大阿姆擬鱘 |小阿姆擬鱘 |錫爾擬鏟鱘
白鱘科白鱘屬長江白鱘
匙吻鱘屬匙吻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