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遺址

大洞遺址

大洞遺址位於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盤縣珠東鄉十里坪村,距縣城約49公里,是一處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大洞遺址屬於石灰岩洞穴遺址,洞口寬55米,高約40米,主洞長1600米。1992年考古工作者在此進行了首次發掘,已揭露面積為80平方米。遺址內出土有石製品1300餘件,部分石器的特徵可與西方同期文化相比較。此外,遺址中還出土有屬於中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動物化石40餘種。是中國南方新發現的古人類遺址,1993年正式發掘,獲得4顆古人類牙化石、2000餘件石器製品和近萬件動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燼、灰屑、燒骨等文化遺物。盤縣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和舊石器時期洞穴遺址,在世界舊石器中期遺址中實屬罕見,199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成果之首。大洞遺址位於貴州省盤縣,距今30萬年至數萬年。大洞遺址規模很大,內涵豐富,保存完好,地層堆積處最厚約20米,延伸達200多米,分布面積近8000平方米。目前,已發現的石製品有2000多件,動物化石近萬件,還有數枚人牙化石。

發掘經過

在上世紀90年代前,誰也沒有把盤縣大洞看作文化遺址,洞裡建有一座小廟,當地人常來此燒香拜佛。1990年,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 發覺現場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盤縣大洞位於珠東鄉十里村,距縣城49公里。原為人旨教洞窟,光緒《普安直隸廳志》 記其“光明宏闊,無幽暗之苦,地平坦,中建佛寺三間,由寺層盤曲而上,一石乳高聳而頂平,上建觀音閣。折而下,石壁迫來,側身而蟹行則大洞在焉”。後成為鄉民熬硝之所。而洞中堆積如山的古生物化石,被他們隨意扔棄或砸碎餵豬或肥田。七十年代,被地質工作者發現。

發現雖然帶有很大偶然性,而它的存在則是歷史的必然。1929年發現“北京猿人”之後不久,在印度巴基斯坦北部邊界發現了更古老的“西瓦古猿”,這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聯想,開始探索古人類的起源和路線,並把目光轉向西南。近半個世紀的考古發掘終於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證明雲貴高原是古人類的搖籃之一,從猿演變為直立人和智人的過程昭然若揭,其間並無缺環。在貴州發現了“桐梓人”、“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

城人”、“穿洞人”、“興義人”、“桃花洞人”等等。這與貴州的地理環境有關,氣候溫和適宜古人類生存,動植物豐富便於採集和狩獵,喀斯特地貌提供了大量可供製作石器的原料,而天然洞穴則是古人類遺址,有六枝桃花洞水城硝灰洞,繼之又發現盤縣大洞。
1990年,六盤水市有關部門將幾件從盤縣大洞洞口堆積物中採集的石製品送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該所古人類研究室黃慰文主任等認為,這幾件製作精良的石製品上顯示的修理台面技術痕跡清楚而標準,而這種技術一向被認為是西方同期文化所專有,隨即派出地質學家袁振新等進行實地踏勘,在大洞採集到十多件石製品和大批哺乳動物化石,包括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幾個滅絕種類。
1991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派人前來考察,認定這是一個有發掘和研究價值的古遺址。喜從天降,1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地理位置示意圖
992年發掘僅用了21天,就有許多驚人的發現,海內外專家紛沓而至,成為考古熱點。1992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盤縣大洞進行了21天的試掘清理,收穫驚人,面積為12平方米,出土石製品700餘件,化石標本500餘件,包括人牙化石一枚和數十種哺乳動物及少量鳥類、魚類等化石。盤縣大洞幾次發掘成果,引起國內外考古學界越來越大的驚喜和重視。特別是大洞遺址的文化遺物原始生活面保存了棄置時的狀態,包含豐富的潛在信息。大洞的第四世紀堆積豐富而保存完好,為建立華南第四紀洞穴堆積標準刮面提供了理想條件。
1993年對盤縣大洞進行了正式發掘,獲得4顆古人類牙化石、2000餘件石器製品和近萬件動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燼、灰屑燒骨等古人類文明遺物。盤縣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在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舉世罕見。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盤縣大洞遺址名列榜首,被國內外專家認為是中國洞穴古人類遺址的重大發現,盤縣大洞的發掘在世界古人類早期遺址中也屬罕見,是一個能為多學科綜合研究並具重大科研價值的理想場所,其規模、文化堆積物年代,考古材料的品種數量方面,可以與北京周口店媲美。

遺址組成

大洞遺址是貴州省發現的最早的文化遺址,其文化遺物和原始生活遺蹟保存了棄置時的狀態,洞內的第四紀堆積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 外觀
豐厚且保存完好,為建立華南地區第四紀洞穴堆積的標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盤縣大洞位於盤縣珠東鄉十里坪村,距縣城49公里。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洞”。洞口寬55米,洞廳縱深220米,洞內平均寬度為35米,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可喜的是,剛發掘了92平方米(相當於總面積的1.15%)就獲得了2300件石製品,並發現了4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因此,被定名為“大洞人”。說它是“石製品加工場所”一點也不過分,大量燧石被打製成石核、石片,經過加工製成邊刮器砍砸器石錘石斧,反映了古人類製造石器的過程。技術上保持觀音洞文化的基本特徵,但有新的發展。使人感到驚奇的是,在這裡發現了類似法國巴黎出土的“勒瓦婁瓦”手鎬和近乎緬甸出土的“安雅特”手斧,它們是“天外來客”還是“大洞人”的創造?若是長途跋涉地從法國、緬甸傳來又未找到證據,這便成了一個“科學之謎”。如此巨大而寬闊的舊石器文化遺址,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是少見的,何況發掘的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加誘人的前景正擺在面前。盤縣大洞的發掘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更新的發現。

大洞洞口和主洞廳緊緊相連,兩者為遺址只要所在。主洞廳為一順直洞道,平坦乾燥,長240米,高、寬各30米左右,富含有古人類活動信息的堆積物自洞口向大廳緩傾,面積達9900平方米,露頭厚度達19.5米。洞口堆積物表面海拔1674米,上面建有一棟面闊5間、大梁題記為民國六年重修的木結構建築物,現內住趙姓農戶。木屋前有兩道清代同治六年修築的石恆將洞口維護。洞口前為一斜坡,面臨十里坪坡立谷,坡立谷平均海1640米左右,平坦開闊,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

出土文物

大洞遺址 大洞遺址 出土文物
大洞遺址 大洞遺址 出土文物
大洞遺址 大洞遺址 出土文物
大洞遺址 大洞遺址 出土文物

影響

1993年中國考古發掘項目達500多項,湧現出一批考古新發現,充分展示中華文明古國的源遠流長與文化創造。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
翌年伊始,《中國文物報》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在首都北京召開評審會,經過充分討論,考古學家們依據這些新發現的價值,從中評選出“九三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列榜首的就是貴州的“盤縣大洞舊石器時代遺址”。這是繼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在全國引起轟動。1996年11月20日,在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中,大洞遺址被列為“國寶”。1997年,中國最具權威性的《人類學學報》出了一期專號,刊登了一組研究盤縣大洞的學術文章。大洞遺址也是一個巨大的“宰咼動物的場所”,在這裡出土的動物化石近萬件,有哺乳動物6目40種,還有少量鳥類魚類化石。動物仍屬南方“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其中有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獏、最後鬣狗等絕滅種,更多的是現在仍然生存的動物,如猩猩鹿青羊等。根據古生物判斷,其地質年代為“更新世晚期”,這一時期的人類屬“早期智人”,人的智力發展起來。大量的動物化石證明,這一時期狩獵相當興盛,捕捉動物的範圍很廣,而且有能力捕捉大動物、猛獸以及天上的飛鳥、水中的游魚。
盤縣大洞古人類跨越通過6次考古發掘有這樣幾個“最”和“第一”:盤縣大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人類洞穴遺址;5枚人牙化石最完整地反映了人類從直立人到早期智人過渡的特徵;石製品中修理台面技術性明顯,第一次在亞洲發現“勒瓦婁娃”技術;發掘動物群化石華南單個洞穴出土動物群最大的。從年代學研究看,盤縣大洞超過26萬年,是貴州省最早的古人類洞穴遺址,用火遺蹟最為豐富;是貴州省第一次實現中外聯合考古的古人類跨越,是中國首次使用考古軟體,建立了考古現場與三維記錄相結合的計算機考古體系;是貴州省建國以來第一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考古專家這樣評說盤縣大洞:北有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南有貴州盤縣大洞。將盤縣大洞的考古價值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相提並論。

意義

1990年6月,經過對洞口出露的堆積物仔細考察,從中採集到幾件製作精良的製品。有關專家認為這幾件石製品上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出土文物
顯示和修理台面技術的痕跡清楚而標準,而這種技術過去被認為是西方同期文化所專有的後又採集到大批哺乳動物化石。1993年,再次對大洞遺址進行正式發掘,發現大量石製品化石標本,更重要的是為此前清理和採集的文化遺址找到了對應層位依據。在經貴州大學沈冠軍教授用鈾系法測定為30萬年前的兩棵鐘乳石下伏地層中,燒骨等文化遺物,這是貴州已發現的最早的文物遺品。大洞石製品顯示的修理台面技術在中國南方舊石器工業中並不多見,可以和非洲歐洲同期文化作比較研究;大洞遺址的文物遺品和原始生活面保存了棄置時的狀態,包含著豐富的潛在信息,大洞的第四紀堆積物豐厚保存完好,為建立華南第四紀洞穴堆積標準剖面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所有這一切已引起國家文物局中科院以及眾多中外著名專家和學者的關注。盤縣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和舊石器時期洞穴遺址,在世界舊石器中期遺址中實屬罕見。

肉食的擴大與人類用火息息相關,已經不再是生呑活剝,而是用水燒成熟食。在盤縣大洞還發現了大量可以碰擊出火花的燧石,發現面積較大、較厚的灰燼層,有的骨頭被燒焦,有的石塊被燒裂。完全可以推斷,“大洞人”已發明了人工用火,它不同於通常所說的“鑽木取火”,而是“擊石取火”。不過,盤縣大洞的發掘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更新的發現。

保存完好的洞穴遺址,時代可能跨越中、晚更新世。在已發掘的近100平方米範圍內,揭露出吃住場所、石製品加工場和宰殺動物場所等人類活動遺址,出土近萬件哺乳動物化石。約有10%的石片、石核採用台面修理技術,在中國南方舊石器工業加工技術中獨樹一幟。

景區介紹

大洞古人類生活遺址位於盤縣大洞竹海風景名勝區,該風景區於2000年2月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面積172平

大洞遺址大洞遺址
方公里,範圍包括:大洞古人類生活遺址林場風景片區十里長灘風景片區席草坪風景片區黑牛坪風景片區大山埡竹海風景片區。是一個發育於石碳系厚層灰岩的巨大溶洞,被國際專家認為是中國洞穴古人類遺址的重大發現,該洞的發掘在世界古人類早期遺址中也屬罕見,其無論是規模、文化堆積物年代,還是考古材料的品種數量方面,可以與周口店媲美。附近的竹海是一個以竹林為主的自然景觀,有幾個仍在使用的手工造紙作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