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學報》

《人類學學報》

《人類學學報》,主要發表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和其他學科的原始研究報告及綜合性學術論文。

基本信息

簡介

《人類學學報》《人類學學報》

《人類學學報》,本刊是我國惟一報導人類學研究的國家級核心刊物,主要發表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和其他學科的原始研究報告及綜合性學術論文,在人類起源和現代人起源理論、在中國舊石器文化方面多有建樹,支撐著我國人類學研究在世界論壇中的地位。

基本信息

刊名:《人類學學報》
刊期:季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主編:吳新智
地址:北京西直門外大街142號
郵政編碼:100044
電話:010-8836924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0-3193
國內統一刊號:CN11-1963/Q
郵發代號:2-384
單價:25.00元

【期刊介紹】

中國古人類學有比較長的發展歷史,在世界古人類學中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發表的研究成果和提出的理論在國際人類學界有較大的影響。《人類學學報》是我國唯一報導人類學研究的國家級核心刊物,主要發表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原始研究報告及綜合性學術論文,在人類起源和現代人起源理論、在中國舊石器文化研究方面多有建樹,支撐著我國人類學研究在世界論壇中的地位。

本刊的主要報導範圍

1)人類和靈長類的形態、生理、生態以及起源和進化的研究;2)有關古人類和舊石器考古遺址的發掘報告;3)古人類的生活環境和病理學的研究;4)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技術與行為的研究;5)生物人類學的研究;6)套用人類學的研究;7)與人類學研究有關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如年代測定、數理統計方法等)的套用及其成果。

刊登的文章類型

包括研究論文、發掘報告、簡報、綜述、書刊評介和訊息與動態等。全年出版4期。讀者對象主要是國內外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博物館等部門的從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地質學、古生物學、醫學、生物學研究的專業人員。近年來本刊的學術水平和辦刊質量均有提高。在前不久結束的中國科學院2000年度優秀期刊評比中,本刊榮獲三等獎。現在本刊的印刷版、光碟版、網路版同時發行,擴大了國內外讀者獲取本刊信息的渠道。同時被GeoRef(美國地質文摘)、ZoologicalRecordOnline(美國動物學記錄)、Ulrich’s(TM)InternationalPeriodicalsDirectory(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美>)等國外檢索系統以及國內所有重要期刊檢索系統收錄。本刊在期刊綜合評價體系中的位置也呈穩步上升趨勢。從1994-1998年本刊的被引頻次一直徘徊在120-165之間,1999年已上升到280。影響因子1998年為0.1512,1999年上升到0.446。根據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0年出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1999年本刊的被引頻次在1300餘種科技期刊中排在217位,在生物類期刊中排在第21位,影響因子分別排在第138位和第8位。在出版印刷質量方面,改進封面和正文用紙。從2001年第1期起,正文已由原來50克新聞紙改為亞太80克進口膠,從第2期起又進一步改用105克銅。封面用紙也從128克銅改為157克銅。圖版由過去的全部集中於文後,改為隨文走,方便了讀者。裝訂由過去的平裝改為膠訂。

最近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出版社啟動了《世紀光碟》工程,即把加入這一工程的每一種期刊自創刊以來的全部文獻製作在一張光碟中,這樣便於資料的存儲、查閱、管理等,真正做到資源共享。本刊已正式加入該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