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東溝縣西南部,地處古老城鎮大孤山、1991年建園,面積為466.67公頃。大孤山是由火成岩構成,系長白山山脈和千山脈系的延伸,由於地殼變遷和乾百萬年的風剝雨蝕,呈現出今天奇峰深壑、怪石峻峭的奇麗景觀。主峰海拔3373米,為遼寧省名山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東溝縣西南部,地處古老城鎮大孤山、1991年建園,面積為466.67公頃。

大孤山是由火成岩構成,系長白山山脈千山脈系的延伸,由於地殼變遷和乾百萬年的風剝雨蝕,呈現出今天奇峰深壑、怪石峻峭的奇麗景觀。主峰海拔3373米,為遼寧省名山之一。

景區資源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屆溫帶季風性氣候。園內生長著蒙古櫟皂角連翹懸鈴木白蠟樹等上百種樹木。300年以上的古樹200多株。上廟的兩棵銀杏樹栽於唐朝,距今已1200餘年。還栽有牡丹櫻花丁響迎春海棠玫瑰杜鵑桃花李花杏花等數十種花卉。大孤山具有“北國魚米之鄉”的美稱、水稻米質極好,馳名中外。著名的黃海魚場,盛產對蝦海蟹青蝦及各種海水魚類。還有草莓杏梅桃子蘋果葡萄等水果。尤以孤山杏梅聞名。

景區特色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海景、水景為重點,既有氣勢磅礴、嶙峋峭拔的山峰,又有奇形怪狀、破浪生花的海蝕岸礁;既有大小不等、反比各界的島嶼,又有碧波銀灘、賞心悅目的海濱浴場;既有古老、完整、別具風格的古建築群,又有千年以上枝繁葉茂的白果樹;既有礦化度高、療效顯著的高熱泉,又有挺拔剛勁、一望無際的蘆葦。

公園分為孤山、大鹿島、獐島、小島4個景區,素有“八景”之稱的水底洞天、鹿門海市、海島漁舟、鴿洞雲深、東山魁樓、兩嶺松濤、孤山聖水、峭壁石人分布在各景區內。

公園由山、海、島、港、泉、沼。河和古建築融為-體的自然景觀構成-幅秀麗畫卷。富有詩情畫意,是我國萬裏海疆最北端的一顆明珠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東港市西南部,黃海北岸。地處東港、莊河兩市交界地帶。以古老小城大孤山鎮為依託。與大鹿島、獐島、小島隔海相望,融山景、林景、海景為一體,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名勝區。大孤山由三十三座山峰組成,主峰海拔337.3米,山勢突兀陡峭,怪石嶙峋。因為聳立在濱海的平闊大野之上,顯得格外高大,從而得名大孤山;因為兩峰併力,形如駱駝雙峰,又名駱駝山。氣勢雄偉,重巒疊翠,登山眺海,紛繁絢麗,為遼寧名山之一。是zh 國萬裏海疆最北端一顆璀璨明珠。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由古建築群、森林景觀和遊樂園等組成。公園樹種有松、柏、槐、楊、櫟、柞、楓、柳、榆、皂角、連翹、鵝耳櫪、法桐、牡丹、櫻花、丁香迎春木槿、玫瑰、杜鵑、桃花、京桃、杏花、合歡等33科55屬余百種,堪稱之為“天然植物園”。300多年以上的參天古木星羅棋布,構成了層次分明,千姿百態,互相交錯的森林景觀。遊客漫步其間,山重水複,是“森林浴”的好去處。古樹之古令人稱奇,有槐樹300歲,有古柏800載。其中,古建築群上廟的兩棵銀杏樹栽於唐代,距今1300多年,樹高20多米,胸徑1.5米,枝葉茂盛,樹形優美為東北罕見,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孤山景點繁多,歷史悠久,素有“八大景”之說。據《莊河縣誌》記載為:“水底洞天,鹿門海市,海島漁舟,鴿洞雲深,東山魁樓,西嶺松濤,孤山聖水,峭壁石人。”登山南眺,遼闊海面,座座島嶼,潮漲而斷,潮落相連。海景獨特,季相分明,隨天氣而變。晨、午、夕不同。仲秋拂曉,薄霧鎖海面,霧雲穿島中,紅日躍水面,海鷗翱長空。日出霧散,湛藍的海面和逶迤的島嶼被驕陽染紅,碧波萬傾,萬物生輝。山巒連綿起伏,於乳白色的海上長堤連城一體,恰似海上長城。海風微拂萬畝葦田,像撥動萬條琴弦作樂。海天相連處,片片漁舟犁出銀色海浪。夕陽西下,餘輝萬丈,海上漁舟、島嶼更顯出神奇的秀色。名人龍鍾登山觀海後,贈送對聯:依大洋河,對大鹿島,山本不高亦名大;攬萬頃海,迎萬邦賓,人皆忘返顏何孤?大孤山古建築群分戲樓、上廟、下廟三部分、占地5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殿、堂、樓、閣共126楹。一條中軸線貫穿聖水宮、天后宮、和古戲樓,使上、下廟相互獨立,又連為一體。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碑文記載:“迄至明末,殿宇荒廢,僅存基垣。”到了清代,經過乾隆、嘉慶、道光等各時期的重修和建設,規模逐漸擴大,不僅增建了殿宇亭台,而且建築技藝更加精湛,雕樑畫棟,垂脊飛?,斗拱雀替,磚雕壁畫,呈現出一派大氣磅礴的民族建築風采,像一幅長卷,鋪展在大孤山的南麓,若從空中看,古建築群像一個繁體的“壽”字,壽山福地,即看出中國古代建築的匠心獨具,也凝聚著美好的祝願。大孤山古建築群是遼寧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處天然的石雕公園,從“石人指路”往前50米遠處,布滿形狀各異如同鐘乳石狀的怪石,從不同角度看,有似雄雞相鬥,似天狗吠日,似群羊覓草,似黃牛耕耘,似飛龍起舞,似玉兔臥石等,最大的高達10米以上。曾被遊人總結出有十二生肖等象形巨石,到大孤山一游,你也不妨把新的發現告知景區。朝陽寺景區位於孤山西北側,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清末,此處有草廟三間,坐北朝南,稱朝陽寺。後無僧人續繼,廟宇失修被拆除,遺蹟無存。朝陽寺溝故此而得名。

大鹿島度假村位於大孤山南19海里的大鹿島上,這裡景色獨秀。在其南面海域,是震驚中外的“甲午海戰”的古戰場。愛國將領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至今還沉睡附近的海底。島上有鄧世昌墓地、鄧世昌塑像。明代將領毛文龍碑亭、英國導航燈塔老虎洞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島前環抱的海灣浪緩灘平,水清沙柔,是我國北部海角最大的天然浴場。大古山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是避暑勝地。

(1)洞幽石奇:形態逼真,大孤山的岩石維妙維肖,形態逼真。有"石林仙境"之稱,孤山上東半壁懸崖有天然石洞,洞內寬闊,幽遂雲深,洞內為山鴿棲息之地。

(2)古建築群、古香古色:古建築群坐落於公園南山腰綠蔭叢中、分上、下廟和戲樓三部分,殿、堂、樓、閣共126楹,是遼寧省現存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其中下廟天后宮的規模、建築風格和藝術雕塑都具有代表件、據有關專家認定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天后宮,古建築建於廟代,至修於清朝,把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築風格融於不同建築年代的殿宇中、構思巧妙、布局嚴謹。牌樓殿隊雕樑畫棟,飛檐斗拱、技藝精湛,保留和繼承了古代藝術的獨特風格。

(3)群島涌翠,碧海銀灘:島嶼是孤山森林公園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島嶼有十幾處,大小不等,景色各異。各島峰巒起伏。山清水秀,組成-個多姿多彩的黃海遊覽群島景區、島與島之間既拱揖有情、又相得益彰,山水相映,浮青疊翠。每到夏季、遊客踏足海濱,望日升霞飛、聽潮漲潮落、看鷗鳥嬉水,聞漁歌悠揚,確實別有-番風味。

(4)奇礁聳立、破浪生花:造型奇特的礁石、宛如大自然的雕塑藝術品,突兀崢嶸、千姿百態,神韻生動。熊貓觀海、烏龜亮背、海豚登岸、寶礁怒放、塔照奇礁等奇形怪狀的礁石風景帶,在陽光的照射下五額六色,光輝奪目。

特色景點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這裡有飛花吐絮的蘆葦盪、聞名中外的甲午海戰遺蹟、金波翻滾的稻浪、景區周圍還有前陽洞穴遺址、湯池溫泉等多處景點。 

下廟:有地藏寺、天后宮、大雄寶殿、文昌宮、財神殿、關帝殿、天王殿於獨辟一處的呂祖亭等形成一個整體,殿堂依山順勢,構成階層式院落,鱗次櫛比,別具一格。

上廟:由三宵娘娘殿、龍王殿、玉皇閣藥王殿羅漢殿觀海亭、七層石佛塔等構成。登山遠眺,蒼茫黃海,煙波浩淼,鹿島獐島盡收眼底。上廟接近大孤山峰頂,自然景觀眾多。著名的有孤山聖水:位於皇閣後,古洞幽深,流泉四時不涸。水底洞天:位於上廟聖水宮處,三眼釀泉,冬暖夏涼,清人詩曰:“碎空倒影三千丈,疑是瑤池落九天。”

鴿洞雲深:上廟東側四丈高懸崖處,天然石洞,棲山鴿無數。玉皇頂孤山峰頂,數十丈平台,腐蝕懸崖峭壁,遠眺碧波萬傾。

一層天:聖水宮頂絕壁之上,山勢險峻,逢晴日,登其上可觀海上日出。東山景區在大孤山東側,山勢峻峭,以樹木蔥蘢,洞岩密深和怪石奇異見長。登山下瞰別有韻味,山下大洋河蜿蜒流入黃海。峭壑陰森,嶙峋崢嶸。遠眺,豁然開朗。人行此處,遊興倍增。古代詩人有詩謂“石筍凌雲插壁峭”。

諸葛亮讀兵書:通往高句麗城環山路下方,經雷達山下大溝(葉家溝)有一巨石,高有約3.5米左右,分兩叉,西叉酷似(古人裝)諸葛亮靜坐,東叉似一本書。當地老百姓稱之諸葛亮讀兵書。

觀景台:高句麗城溝西崖,在環山路停車場西南部有一小山頭,地勢較平坦而寬闊,一次可容納幾十人站或坐在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此平台上,東可觀望高句麗城遺址;南眺,海天一色,大鹿島、獐島和近處鶴大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西可攬勝沼澤地萬畝葦田,隨海風吹拂綠浪四起,群鳥翱翔及其半個大孤山鎮古城新貌。石人山景區位於大孤山西側,這裡奇形怪狀石景誘人浮想,稱之石林仙境。在西山峭壁之上,山崖風吹雨剝,似二人並立於懸崖之上,若觀海狀,神行兼備,閱盡人間滄桑。

狐仙洞:在石人山東,有一大山洞,長約4米,高2.5米左右,洞中有洞,口小腹大。傳說,很久以前是狐仙棲身之處。洞中狐仙有一主尾八個支尾,是狐仙之母首,有妒富救貧之志,又稱“九尾狐仙洞”。至今,附近民眾進洞燒香求仙絡繹不絕,並自發地將通道從山底修到洞口,洞內擺滿了求仙者送來的“仙狐之位”牌位,洞口掛滿了旗幡和紅布。特別是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來洞進香的人成群結隊,洞內洞外香火繚繞。

蓮花落照:朝陽寺西北部有一奇特山峰,它是由一些形狀像花似的石灰岩石構成,從遠望去,好像朵朵蓮花。

蓮花峰:朝陽寺西北,山勢陡峭,奇峰林立,峰態各異。夕陽西照,宛若蓮花盛開,名謂“蓮花落照”。

八步緊:位於蓮花峰北部山脊處,有一段形狀如牛背的山脊,寬約2米,長5米左右,兩側懸崖陡壁,只能一人爬行而過。

避風岩朝陽寺北部山坡處,有一塊約1500平方米的坡地,東西北三面全由形態各異的高大岩石圍住,如同石牆。

百丈崖:八步緊東側是一個深達幾十米壁陡似刃的懸崖。下瞰峭壑陰森,怪石嶙峋,人行此處,遊興倍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