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積丸

大五積丸用於五積氣,胸膈痞悶,腹脅脹滿,宿飲不消,積氣成塊,心腹痛,不能飲食。

基本信息

【別名】

化積丸

【處方】

硇砂1兩,芫花1兩,乾漆(炒出煙)1兩,巴豆半兩(去皮心膜,研,出油),豬牙皂莢3分,烏頭(炮裂,去皮臍)3分,(以上6味,搗羅4味為末,入硇砂、巴豆拌勻,用米醋3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大黃(蒸熟,焙,銼)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京三棱(煨、銼)1分,陳曲(炒)1分,當歸(切,焙)1分,(去粗皮)3分,木香3分。

【製法】

上藥14味,搗羅8味為末,入煎膏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五積氣,胸膈痞悶,腹脅脹滿,宿飲不消,積氣成塊,心腹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化積丸(《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摘錄】

大五積丸--《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