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七香圓

大七香圓用於治男子、婦人脾元氣冷,胃氣虛乏,不思飲食,心膈噎塞,漸成膈氣,脾泄瀉利,氣刺氣注,中酒吐酒,冷倂翻胃,霍亂吐瀉,並皆治療。

類型

中藥材、中成藥、中藥常識

拼音

DàQīXiānɡYuán

處方

香附子(炒)一百九十二兩,麥櫱(炒)一百兩,丁香皮三百三十兩,縮砂仁、藿香(葉),各二百五十兩。甘松、烏藥,各六十四兩。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陳皮(去白、洗),各二百五十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治男子、婦人脾元氣冷,胃氣虛乏,不思飲食,心膈噎塞,漸成膈氣,脾泄瀉利,氣刺氣注,中酒吐酒,冷倂翻胃,霍亂吐瀉,並皆治療。

用途用量

每服一粒,鹽酒、鹽湯嚼下。婦人脾血氣,如經月水不調,並用炒姜酒嚼下,醋湯亦得,大有神效。

注意

忌生冷、肥膩等物。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