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心湯

大定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主治心氣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寤驚魘,志少不足。

基本信息

組成

人參、茯苓、茯神、遠志、龍骨、乾薑、當歸、甘草、白朮、芍藥、桂心、紫菀、防風、赤石脂各二兩,大棗二十枚。

用法用量

上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主治

心氣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寤驚魘,志少不足。

附方

名稱:小定心湯

組成:人參、芍藥、遠志、甘草、乾薑各二兩,茯苓四兩,棗十五枚,桂心三兩

用法:研細,用八升水來熬煮,取二升湯藥,分服四次即可,白天三次,夜間一次

主治:虛弱贏瘦。心氣驚弱,夢魘紛繁等病證

出處:(唐)孫思邈原著;王斌,吳劍坤主編,《千金方》精版,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3,第240頁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備急千金要方》:“大定心湯,療心氣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寤驚魘,志少不足方。人參、茯苓、茯神、遠志,去心,赤石脂、龍骨、乾薑、當歸、甘草、炙,白朮、芍藥、大棗、桂心、防風、紫菀各二兩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為五服,日三服夜二服。忌如常法。即於小定心湯中加白朮以理中氣,輔桂心以和營血,更須龍骨、赤脂以鎮心肝之怯,其餘茯神,防風、當歸、紫菀則又桂心、茯苓、芍藥、大棗之佐也。”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