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積丸

爛積丸

爛積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飼鶴亭集方》引海藏。具有爛積之功效。主治濕熱之物蘊積腸胃日久生蟲,裹血聚氣,胸腹脹痛,面黃肌瘦,食少神倦,溲澀便溏。

基本信息

組成

蘆薈一錢五分、天竺黃三錢、穿山甲(面炒)三錢、白信(煅)七分、巴霜(去油)六錢、硼砂一錢、硇砂一錢。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黃蠟一兩四錢熔化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酒送下。

功用

爛積。

主治

濕熱之物蘊積腸胃日久生蟲,裹血聚氣,胸腹脹痛,面黃肌瘦,食少神倦,溲澀便溏。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飲食停滯,腑氣不暢,氣血不利,積聚不消者。法當通導積滯,行氣活血。方中重用大黃為君,攻下積滯,通導大便,活血祛瘀。山楂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牽牛子攻下積滯;枳實破氣消積,消痞除滿,共為臣藥。佐以橘皮理氣調中,化濕和胃;青皮疏肝破氣,散結消滯;三棱、莪術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檳榔行氣導滯,消脹除滿。神曲為引,消食健胃。

使用注意

忌蔥、韭發物。

附方

名稱:爛積丸

組成:二醜、生大黃、熟大黃、青皮、山楂、三棱、莪術、萊菔子

用法:上為丸,紅面為衣

主治:傷食

出處:《醫門八法》卷二

名稱:爛積丸

組成:三棱、莪術、山楂、檳榔、橘皮、黑牽牛、青皮、枳實、大黃

用法:上為細末,冷開水為小丸,紅曲為衣(每十六兩小丸上紅曲二兩)。每服二錢,小兒減半,一日二次,溫開水送下

主治:食滯積聚,胸滿痞悶,腹痛堅硬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用:消積化滯

名稱:爛積丸

組成:大黃、二醜、三棱、枳實、莪術

用法:上為細末,涼開水為小丸,每斤丸藥用紅曲面二兩上衣,三錢重裝袋。每次服一袋,小兒酌減,白開水送下

主治:停食停水,消化不良,胸悶脹滿,肚腹疼痛,噁心倒飽,大便不通,以及食積奶積,疳積痞積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功用:清理腸胃,消積化滯

名稱:爛積丸

組成:二醜、檳榔、大黃、三棱、莪術、五靈脂、枳實、厚朴、麥芽、山楂、神曲、乾薑、廣木香

用法:上為小丸。每服二錢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

功用:消積健脾

名稱:爛積丸

組成:大黃、黑白醜、熟大黃、檳榔、青皮、三棱、莪術、甘草、山楂、麥芽、神曲、黑梔子、白朮、當歸

主治:諸般積聚,食積不消,胸滿腹脹,大便燥結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功用:上為細末,水為丸,紅曲為衣。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十歲每服一錢

名稱:爛積丸

組成:二醜、三棱、莪術、大黃、檳榔

用法:上為極細末,水為小丸,如梧桐子大,紅曲為衣。每服二錢,每日二次,早、晚空心服之。七歲至十二歲,每服一錢;四歲至六歲,每服五分;周歲至三歲者,每服三分,白開水送下

主治:五積六聚,胸中痞痛,胃脘腹脹,食噎氣塞,咯氣吞酸,胃積嘈雜,二便閉結,飲食不下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功用:消食化滯,攻泄宿積,利大便,開脾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