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庶

《管子·大匡》:“君有過,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進,可罰也。 ”《司馬法·天子之義》:“ ”《南史·王球傳》:“時中書舍人

詞目

士庶

拼音

shì shù

注音

ㄕㄧˋ ㄕㄨˋ

釋義

(1).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文例
《管子·大匡》:“君有過,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進,可罰也。”《司馬法·天子之義》:“天子之義必純取灋天地,而觀於先聖;士庶之義必奉於父母,而正於君長。故雖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宋書·王弘傳》:“諸議雲士庶緬絕,不相參知,則士人犯法,庶民得不知。若庶民不許不知,何許士人不知?”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記》曰:‘士庶有人善,本諸父母。子之成,其親也。’”清 方苞《讀》:“學者循誦《易》、《詩》、《書》、《春秋》之文,而虛言其義,有得有失,一如記所稱。而《禮》則湮沉殘缺,每至郊廟大議,眾皆冥昧而莫知其原。閭閻士庶,喪祭賓婚,蕩然一無所守,而競於淫侈。”
詩例
唐 元稹 《陽城驛》詩:“我實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疇;我聞天子憶,安敢專自由。”
(2).士族和庶族。《宋書·恩幸傳論》:“ 周 漢 之道,以智役愚,台隸參差,用成等級; 魏 晉 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風聞 東海 王源 ,嫁女與 富陽 滿氏 ……竊尋 璋之 ( 滿璋之 )姓族,士庶莫辨。”《南史·王球傳》:“時中書舍人 徐爰 有寵於上,上嘗命 球 及 殷景仁 與之相知。 球 辭曰:‘士庶區別,國之章也。臣不敢奉詔。’上改容謝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