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州吹打樂

均州吹打樂

均州吹打樂是一種以嗩吶、鑼鼓合奏的吹打音樂。

基本信息

均州吹打樂種類繁多,曲目豐富,源遠流長。據不完全統計,均州吹打樂包括三大類別、七大品種。

近幾年,由丹江口市人事局原局長何昌華,從民間收集整理嗩吶曲牌371個(小調351、大調20個)、鑼鼓“乾炒”、歌伴舞曲牌(套)133個(通用56、均州常用77個),正準備以丹江口市文化正系列叢書之一《均州吹打音樂》正式出版。

均州吹打樂均州吹打樂

歷史起源

均州城位於武當山下。自戰國漢朝武當山已是中國宗教活動場所,自那時起,武當山就有了吹打樂。到了唐朝,道教的法事道場、打醮等活動吹打形式很多,均州吹打樂多為道教法事所用。明永樂皇帝大建武當山後,武當山道教達到鼎盛時期,並逐步形成了道教聖地,均州吹打樂便有了較完整的體系。後來,隨著南陽襄陽鄖陽土生土長的“三陽民樂”的逐漸成熟,均州吹打樂從體系上也更加規範。

《均縣誌》記載,均州曲藝起源於清同治年間,它發展成為一種較完整、獨立的曲藝形式,約在清朝末年。

均州吹打樂均州吹打樂

十堰市首批市級非遺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十堰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堰市歷史的見證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