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大學

國際空間大學

國際空間大學成立於1987年,開設的課程廣泛,其國際空間大學研究機構和個人的全球網路,使國際空間大學在開發空間造福全人類方面能夠發揮一種獨一無二的作用。是一所創新的、全球性的、跨學科的、國家間和文化間的空間科學教育機構,國際空間大學開設關於空間及和平利用空間專題的廣泛的一系列創新教育和推廣方案,並正在與世界各地的夥伴協作增強其研究活動。

基本信息

任務和目標

國際空間大學國際空間大學

國際空間大學成立於1987年,是一所創新的、全球性的、跨學科的、國家間和文化間的空間科學教育機構,致力於:

(1)為所有學科的專業人員進行有空間領域的教育;

(2)通過研究和研究人員的培訓創建知識和擴大知識範圍;

(3)交流和傳播知識和觀念為全球社會服務。國際空間大學的宗旨是通過激勵那些在通信、教育、科學、保健、氣象學和資源管理等領域推廣套用空間技術促使各國達到持續發展和那些將可帶領人類進入科技尖端領域的領導人和創新者,從而實現和平目的的有關空間活動發展、地球上生物的改進和生物範圍擴大進入空間。

開展活動

國際空間大學國際空間大學—空間大學大會
國際空間大學為全球社會開辦一系列空間教育方案:

(1)夏季班課程。自1988年開始,國際空間大學開始提供為期十周的夏季班課程,每年舉辦一期,每期在世界上不同的教育或研究機構舉辦。自1988年以來,夏季班課程已在奧地利加拿大法國日本西班牙瑞典美國舉辦過。正計畫未來的課程在亞洲和南美洲舉辦。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約100名研究生和青年專業人員參加這一暑期班課程。學員們需要參加了協作配合而提出的具有主題意義的兩個設計項目的其中一個。暑期班課程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向學員們提供有關世界空間活動的概覽,並可向學員們提供與世界各地空間專業人員協同工作的獨特機會;

(2)空間研究的碩士課程。國際空間大學於1995年搬遷到其計畫的法國斯特拉斯堡中央校園的校址之後,開始提供以斯特拉斯堡為教學基地的為期一年的空間研究碩士課程,其中包括12周在世界不同地方國際空間大學某個關係單位或其他機構進行專業實習。國際空間大學的空間研究碩士課程涉及廣泛的一系列空間及其套用學科,其重點是將這些學科匯集成協調一致的概覽。課程具有國際性的內容和觀察角度。需要學員投身於一種多文體的工作環境。所有學員都需要參加小組合作項目,這種項目培養在多國環境中的集體配合技能,並且提供對方案提出創新解決辦法的機會;

(3)職業發展課程。短訓班、研討會和其他活動強調所選主題的國際和跨學科內容。職業發展課程為與空間有關的政府組織和工業組織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職業進修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空間活動的成績;

(4)論壇活動。國際空間大學提供一個無國家利益或商業利益的中立論壇,討論和探討與空間及其套用有關的許多技術難題和非技術難題。國際空間大學每年都舉辦一期與當前的空間研究碩士方案集體項目主題有關的年度國際專題討論會。1998年,主題是“空間與地球村:21世紀的遠距離服務”。另外,國際空間大學還支持講習班等較小型的論壇活動;

國際空間大學國際空間大學公眾論壇關注中國航天
(5)研究。正在實施一項高質量的跨學科國際研究方案。國際空間大學的常設教研人員將在更廣泛的國際空間大學集體特別是其25個關係單位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空間機構的積極支持下進行研究;

(6)國際空間大學的關係單位。國際空間大學在14個國家擁有25個關係單位。國際空間大學的這些關係單位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大學、大學的系、研究機構或教育機構以及機構集團。關係單位與國際空間大學中央校園加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多學科的國際網路,可為教研和推廣服務的合作努力提供巨大的潛力。

國際空間大學計畫擴大和加強其方案,並且還將參與第三次聯合國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會議等其他活動。例如,國際空間大學的校友會已同意承擔第三次外空會議青年論壇的規劃和協調工作。

國際合作

國際空間大學國際空間大學高峰論壇
國際空間大學除上述25個關係單位之外,還與各空間機構簽訂了長期合作協定,例如與歐空局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美國航天局、俄羅斯航天局等,以為其工作人員和潛在的工作人員提供教育和培訓,交流科研人員和就共同關心的項目開展活動。

1995年,國際空間大學應邀成為空間機構論壇的一名成員。1996年,空間機構論壇核准了一項建議,讓國際空間大學協調空間機構論壇空間教育專題小組的工作,以協助發展適當的手段,為有關空間領域今後發展和研究而需要的專業人員提供教育和培訓。1997年國際空間大學獲得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的觀察員地位。

出版刊物

國際空間大學的核心教科書《空間》,由McGraw Hill出版公司出版,這本教科書最初是根據夏季班課程的核心教學大綱而來的,將作為國際空間大學所有課程的一種輔助工具。這本教科書還將成為廣大公眾的參考資料。

國際空間大學每年都出版國際空間大學的年度專題討論情況報告,空間研究碩士班課程的集體項目報告和夏季班課程的設計項目報告。國際空間大學網頁上列出了國際空間大學的一份完整的出版書目名單。

特色項目

國際空間大學國際空間大學訪問團
國際空間大學2007年暑期進修項目總結表彰會在新主樓第四會議室舉行。唐曉青副校長宣讀了國際空間大學2007年暑期進修項目表彰名單,並對國際空間大學2007年暑期進修項目的主要工作進行了總結。該項目是國際空間大學歷史上首次舉辦大規模、長周期的國際化辦學活動,也是首次與校外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合作辦學。在項目籌備、運行過程中,各單位通力合作,使項目獲得圓滿成功,獲得了國際空間大學及本次進修項目師生的高度評價。

國際空間大學2007年暑期進修項目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主辦,自2004年起開始進行項目籌備工作,歷時三年之久。該項目於2007年6月24日至8月24日在國際學院舉辦,接待了來自25個國家的117名學員以及150餘名專家學者和49名外方工作人員,其中80%來自歐美已開發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國際學院共有15個職能部處和8個院系參與了國際空間大學暑期進修項目的主辦工作。

2006年7月10至11日,中國首位航天太空人楊利偉率團應邀參加國際空間大學夏季會議。訪問期間楊利偉大校與國際空間大學師生及其它國家太空人進行交流,就中國首次載人航天、太空工程進展等問題回答提問,闡述了中國和平利用太空、重視國際合作的主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