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聯美發

四聯美發

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座獨具匠心、設計別致的建築,門店正面以一張女士秀美的臉龐,加之一頭飄逸的長髮,背景為紅、白、藍、黑四條波浪,展示人們追求美、崇尚美的境界。這就是京城著名的、被中國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2000年被中國國內貿易局授予“全國十佳美發美容院”稱號的四聯美發美容有限責任公司。

概況

四聯美發四聯美發擁有全套美容美髮設備
位於金魚胡同西口。原名四聯理髮館,由上海遷京的華新、紫羅蘭、雲裳、湘銘4家理髮館聯合組成,1956年開業。1978年,擴建裝修,建起使用面積72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樓下是男部和洗衣間,二樓設女部。理髮座椅從原來27把增到56把,增添修眉、紋臉、化妝和製作假髮等服務項目。
1984年,再次裝修,引進全套美發美容設備,包括既能做活又能按摩,能自動升降的高級理髮椅;把操作、梳理、洗頭結合在一起,顧客不離座位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的內藏式洗頭盆;有立式、手提式大功率吹風機,紅外線烤發機,多功能美容機等。全店97名職工,擁有中級技師22名、高級技師23名,先後創造出髮型300多種。曾與日、德、法、英等國及中國香港地區同行進行技術交流。特級技師吳永亮三次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

歷史發展

四聯美發逐漸成長起來的四聯美發
五十年代,中國首都北京正在大規模建設,但是服務業發展較為緩慢。為支援北京建設,在周總理的親自安排和 過問 下,從上海挑選了“華新”、“紫羅蘭”、“雲裳”、“湘銘”四家理髮名店,組成“四聯理髮館”,於1956年遷來北京,坐落在王府井大街金魚胡同33號。7月27日正式開張營業。

“四聯”遷京,引進了先進的理髮設備和高超的理髮技藝,其中從上海引進的十把純正的美國理髮椅,在中國都是獨有的。“四聯”獨特的服務,把南方理髮的細膩、時尚與北方理髮的樸實、莊重相互融合,創作出的髮型美而不艷,秀麗清新,很快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歡迎,享有了很高的聲譽。

榮譽榜

四聯美發四聯美發所獲得的榮譽
“四聯”在國際美容美髮大賽中多次摘金奪銀。榮獲1985年北京市青工技術比賽女短髮髮型季軍;19 87年北京市春季髮型創新交流比賽男發剪吹冠軍、女發亞軍;1987年北京市“佳美杯”大賽男發冠軍、女發季軍;1988年北京市政府及七部委舉辦的美發大賽男發冠軍、女發冠軍;1989年北京市飲服修行業大賽女士燙髮冠、亞軍;1990年北京市青工大賽男發冠軍;1990年第十屆亞運會,四聯義務為開、閉幕式禮儀小姐、儀仗隊員設計和製作髮型,受到了各界的稱讚;1991年獲“長風杯”髮型藝術展覽男發二等獎、女發二、三等獎;1992年北京市卷槓狀元;

1992年“鏇風杯”美發大賽老年髮型亞軍;1992年“亞洲杯”北京地區選拔賽男子髮型第一名;1993年“亞洲杯”北京地區選拔賽女子髮型第三名;1994年“萊麗杯”美發大賽髮辮項目冠軍;1996年亞洲大賽北京地區選拔賽男子剪吹項目冠軍;1997年亞洲大賽北京地區選拔賽晚宴髮型冠軍;1998年北京市美容美髮大賽男子寸發第一名、女子中長發第一名、女子剪吹第二名;1992“霞飛杯”電視大賽女發冠軍;1995荷蘭飛利浦髮型設計電視大賽女發冠軍;1997全國名星大賽女發冠軍;1999第二十一屆亞洲美容美髮大賽男子剪吹優秀獎;2000年北京市美發美容大賽新娘化妝一等獎、男子剪吹三等獎……,四聯正是以精湛的技藝和優質的服務,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品牌特色

四聯美發四聯美發設計的時尚髮型
“四聯”歷經滄桑40餘載,雖然經歷了多次遷移,但是“四聯”的風格沒變,“四聯”的特色沒變,“四聯”擁 有一批忠實的顧客,“四聯”名店的業績依舊。

“四聯”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她擁有一流的技術設備,靠的是她精湛、雄厚的技術力量。女活兒特級技師高在宏陳才厚李英吳少卿都是北京市被第一批授予的特級理髮技師。他們都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造型手段,特別是高在宏能雙手盤卷,左右開弓,一時轟動全行業

“四聯”男活兒有“四大名旦”之說——康邦章、楊敬貴、鄧繼科、田永源都各有絕活,做出的髮型接茬精細、色調均勻、兩鬢齊圓、層次協調、髮型美觀、牢固持久。北京市勞動模範吳永亮,六十年代就在北京理髮業嶄露頭角,他的一手握刷,一手執梳的梳理技藝,令許多行家稱道。“四聯”的後起之秀,多人次參加亞洲北京市等大型美發美容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勞動技術能手”稱號和技師及高級技師職稱。40年來,“四聯”先後培養出12名美發高級技師、15名美發技師、4名美容技師及數十名高級美髮師、美容師和1名國家二級美發評審、6名北京市理髮業職業考評員。

“四聯”還因其美發具有細膩典雅的藝術風格,吸引著不同層次的顧客。她的修剪手法採用了國際較為流行的分層分塊精細修剪法,剪出的頭髮層次分明、活而不亂、瀟灑自然。綜合運用了美學心理學等知識,強調髮型與服裝、體態的和諧,髮型與時尚、職業的和諧。經“四聯”設計製作的髮型,都會使顧客感到自信、大方和時尚。
1999年8月,“四聯”投資200多萬元重新建成的精品店,坐落在王府井大街188號,以嶄新面貌迎接八方顧客。新“四聯”從外觀設計到內部裝潢,從美發設施到技術力量,都是一流的。獨特的建築設計成為王府井大街上一個新的亮點,譜寫著“四聯”的新篇章。

新概念工作室

四聯美發新概念工作室
四聯美發美容中心的前身是1956年由上海的“新華”、“紫羅蘭”、“雲裳”、“湘銘”四家著名的理髮店合組 而成,後遷至北京。四聯是京城一家歷史悠久、設備先進、技術精湛、服務全面的老字號。1998年8月,四聯美發美容中心掛牌,所屬7家分店,以連鎖的形式發展規模經營。
四聯美發精品店是四聯美發美容中心的重點門店,地處王府井商業街的黃金段。該店從品牌到技術、服務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4月25日,王府井精品店又專門針對女性顧客推出了“新概念工作室”。以髮型設計及製作為主頁的“新概念工作室”符合女性對時尚潮流的追求;以新的思維方式、新的設計概念、新的創意形式和新的信息發布等“四新”為主導,給追求時尚的女性朋友提供一個了解美發最新動態的視窗。

專業人員全方位的形象設計、皮膚專家的定期把脈開方,以達到由內而外的護理;同時,通過皮膚測試還可以感受到皮膚護理前後的明顯變化,所有這些都是四聯精品店的創新之處。

2000年,一切舊的保守的概念都會被改變。自然、簡約、文化、藝術將成為新千年的時尚主題,老字號創立“新概念工作室”就是一個好的範例。髮型設計師的創新意識改變了我們的頭臉,也同時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展望未來

四聯美發貴賓廳
“四聯”遷入王府井大街後,根據顧客不同的需求,重新設計了經營布局,一層“女賓理髮”,二層“男賓理 發”、三層“美容室”,同時設立了男賓美發的“貴賓廳”和女賓美發的“名人室”,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消費需求。

“四聯”並不滿足已有的成就,1999年,“四聯”開闢了以吸引時尚青年為主的“新概念工作室”,針對年輕女性顧客的不同情況及具體要求,採取了以新的思維方法、新的設計理念、新的創意形式、新的信息發布為主導的工作模式,推出了新的服務品牌,迎合了當代青年追求個性的潮流,受到了眾多青年消費者的歡迎。

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四聯人”賦予了“四聯”新的內涵,“聯手、聯心、聯利、聯藝”作為新“四聯”的企業精神,以“全方位,盡善盡美”的服務宗旨,為每一位顧客帶去美,帶去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四聯”的明天會更美好。

四聯故事

有位老爺子,從四聯一開張,就一直跟這兒的一位師傅理發。老爺子今年70多了,可是這個習慣一直沒改,每回

四聯美發四聯美發融入了時尚元素
理髮照樣找當年的那位理髮師傅。那位理髮師傅也照樣有求必應。您猜那位理髮師傅今年高壽啊?91了。

自打50年前,四聯美發在王府井金魚胡同落腳開張,立馬名聲在外。別看四聯美發從金魚胡同遷到清華池裡頭,再遷到眼下的王府井大街街面,總有老顧客跟著,四聯開到哪兒,一定跟到哪兒。對於許多老顧客來說,理髮到四聯,過去是個時尚,現在是個身份。

上海四家店京城聯一家

1956年春末,一趟火車由上海開出,車上有100多口子上海理髮業的同行。這些同行來自當地最有名的四家理髮館:華新、紫羅蘭、雲裳、湘銘。隨車託運的還有這四家理髮店燒水的鍋爐、理髮的椅子、別頭髮的卡子、磨推子的油石等等一應傢伙事兒。36小時後,那趟列車將這四家理髮店由人帶家什,連鍋給“端”到了北京。

上海四家理髮店進北京,是在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和過問下成行的。上世紀50年代,北京城正處在大規模的建設當中,傳統的服務業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這么著,1956年一大批上海的老字號集體遷到北京。華新、紫羅蘭、雲裳、湘銘四家理髮名店就是其中的一撥兒。

四家理髮店的師傅們進京頭一個月就是四處轉轉、玩玩,捎帶手看看哪地兒合適。據說,最初的打算是,四家理髮店在京城東南西北各安一家。可是,倆月了也沒尋摸好合適的地兒。實在沒辦法了,都說東單理髮館那地兒不錯。當時負責接待的就是東城服務公司,正管東單理髮館。於是,一句話下去,東單理髮館立馬騰地兒。這東單理髮館的地界不錯,正對著東安市場,而且面積大,一拉溜20多米三個大門臉兒。最後決定,四家聯合成立一家大型理髮店,名字就叫“四聯”,也就是四家聯合之意。

上海這四家名理髮店在當地單拿出來一家都是響噹噹的,更甭說四家合到一塊兒辦的四聯理髮店了。那會兒,京城有點名兒的理髮館剪個頭四毛錢,到四聯理髮八毛。但是,四聯貴有貴的地方。早年間,京城理髮也就是刮個臉、修個面,基本都是給大老爺們兒準備的。解放以後,京城理髮行里技術確實落了伍,連會使點推子的都沒幾個。人家四聯一開張,從上海帶來的十把純正的美國理髮椅在中國都是獨一份。不過,最招人的還是上海師傅能理出新式髮型,單是一手拿滾刷一手吹風的手藝就讓顧客們讚嘆不已。其實,上海理髮行里,講究的就是吹風造型、手法細膩、樣式新穎。顧客理了發出來,看起來活波、精神、利落。

別看價兒比其他地兒貴一倍,但是衝著這手藝,四聯一下子火起來了。那年月,到四聯理髮不排個隊,都讓人覺著新鮮。

恢復燙髮反映中國開放

1966年8月的一天,一群紅衛兵闖進了四聯,用大字報將鏡子全部給糊上,然後勒令四聯不許燙髮。就是從這一天

四聯美發燙髮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起,破“四舊”開始了,四聯首當其衝。現在聽起那年月的事情,怎么都覺得新鮮。大街上有穿高跟鞋的,紅衛兵們就敢過去勒令人家鞋脫了,把鞋跟兒給敲掉了,再把鞋子還給人家。高跟鞋都管,就更甭說髮型了,不僅不許燙髮,而且連捲髮、包頭都不成,甚至要求頭髮不許過肩。

破“四舊”一來,四聯女部的生意就沒了。於是,女部的師傅們都轉到男部理髮去了。一直到1976年底,四聯才可以“偷偷”恢復燙髮了。為什麼說是“偷偷”恢復燙髮呢?原來,當時文藝界總得講個型吧。於是,憑著單位的介紹信,到四聯可以給燙髮。不過,燙髮是燙髮卻仍然不允許做波浪,只能用小刷子給燙點花再給紮起來。這燙髮的口子才開一小點兒,四聯的燙髮就忙不過來了。經常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托關係、走後門,求著給燙個髮型。其實,這也是沒辦法。因為當時四聯只有一台電燙機,不託關係、走後門,根本甭想排上號。

1978年9月,四聯蓋起了二層小樓,重張開業。開業那天,四聯排隊理髮的樓上樓下人擠人、人挨人。不過,裡邊最扎眼的就是四台電燙機。當時,有家外國電視台記者正好路過四聯,瞅著人這么擠,以為出了什麼事兒。湊過來一看,敢情是排隊理髮。這個外國記者看見排隊等著燙髮的隊伍,眼睛都亮了。回去以後扛著攝像機就來了,上上下下一通拍。沒過多久,一撥又一撥,來了好幾個國家的電視台,又是一通拍攝。那會兒,中國國內電視機還沒有普及。四聯的師傅們也不知道這些外國人要幹嗎。後來,四聯的師傅們才知道,敢情人家發現了新聞點——中國許可燙髮了。這則新聞當時可以說世界轟動,說明中國真的開始開放了。

據說,允許四聯恢復燙髮,是經過中國中央領導特批的。當時,京城乃至中國也就四聯這一家。
一位男賓要用八條毛巾

到四聯理髮的顧客當中,六成是回頭客,跟了四聯幾十年的大有人在。不過,四聯能生存下來,靠的也是這些回

四聯美發到四聯美發是一種享受
頭客。1994年春節前10天,金魚胡同拆遷,四聯搬到了清華園浴池樓上,規模小了一大半。清華園本身門臉兒就小,四聯只能跟門口戳一小牌子。顧客來四聯理髮,一看四聯拆遷了。四聯拆哪兒去了?愣就一路打聽跟到了清華園浴池。這下子,在清華園門口也排起了長隊。

1995年,取消了服務業統一牌價,允許各家按照市場情況調價。四聯不得不提高理髮價格,洗剪吹從15元漲到了25元。調價仨月內,排隊的顧客少了不少。可是,三個月後,顧客又都回來了。大家還是認四聯。1999年,四聯搬到了王府井金街,洗剪吹的價格也漲到了50元。別看如今是個三層小樓,可是逢年過節前,顧客照樣多得忙不過來。

如今,到四聯做頭髮的已經形成了“雙成”群體,也就是成熟、成功人士。這些人士出於工作、生活的需要,對自己形象在意。同時,家庭穩定、事業穩定,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固定的消費需求。他們到四聯理髮圖的就是端莊、大方、有型兒。所以說,現在到四聯理髮衝著個身份。

不過,這么多些年過去了,四聯能將原來的風格一脈傳承下來,靠的就是師傅帶徒弟帶出來的。儘管現在不興徒弟拜師傅,但是新員工進了四聯的門,首先得練基本功,拿剪子劃圈練腕力一練就是好幾個月。沒練好基本功,在四聯根本甭想上手。就這樣,師傅的手藝、風格才能這樣一點一滴地傳承了下來。

另外,到四聯理髮怎么都覺得踏實。其中一條,就是一直堅持毛巾“一客一換”,尤其是男賓,一進門擦臉用條毛巾,洗頭兩條毛巾,刮臉五條毛巾。一位男賓一趟活兒下來要用八條毛巾。女賓的用具全部是酒精消毒,還面向社會公布限度標準。

這些道道歸到一處,就是四聯師傅們代代相傳的“寧可把客人等走了,也不能把客人做跑了”。言下之意,甭管等候的顧客有多少,您就踏踏實實一條一條照著規矩辦,讓每位做頭髮的顧客都滿意。

這就是四聯能火50年的訣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