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經濟開發區

四平經濟開發區

四平經濟開發區是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位於四平市區東郊高速公路連線線兩側,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開發區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經過短期的建設,基本實現了“五通一平”。

基本信息

簡介

四平經濟開發區四平經濟開發區

發區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地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進一步擴大開放,拓寬開發合作領域,全面實施開放戰略,不斷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為投資者提供國內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良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竭誠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四平經濟開發區觀光考察,投資興業,共創輝煌。四平地處松遼平原中部,吉林省的西南部,北靠省會長春,南與遼寧省接壤,位於長春瀋陽東北兩大城市的中間點,西連內蒙古自治區哲里木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適宜,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資交流中心,素來為東北市場的“商家必爭之地”。區內雙遼電廠是國家大型電廠,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開發區內的四平熱電廠總裝機容量為40萬千瓦;四平供熱管網可實現電廠供熱402萬平方米,年供熱能力804×10焦爾;二龍湖引水工程使市區日供水能力達到15萬噸;天然氣已實現日供氣7萬立方米,二期工程上馬後可實現日供氣15萬立方米。為開發區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自然概況

四平經濟開發區四平大孤山秋天
四平市位於松遼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遼、吉、蒙三省(區)交界處,堪稱松遼平原的一顆明珠。現轄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鐵東區鐵西區遼河農墾管理區和公主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四平經濟開發區、四平紅嘴高新技術開發區、范家屯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41平方公里,總人口332萬人,市區人口60萬人。
四平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遠在殷、周時代就有先人在這裡生存繁衍,距市區50公里的二龍湖畔燕國古城遺址,是漢民族最早開發東北的見證。歷史上的夫余、高句麗、契丹、女真、蒙古、滿族、朝鮮族都在這裡生活過,留下了諸如遼代韓州、金代信州、明代葉赫部落等文化古蹟,加之鐘靈毓秀的山川地貌,更為這塊黑土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四平物華天寶,地靈人傑。距市區30公里的葉赫滿族鎮,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兩皇后的祖籍地。文有翰林,武有將軍。清末著名愛國將領依克唐阿將軍、打響中華民族抗戰第一槍的馬占山將軍、著名愛國人士杜重遠先生、張學良將軍的夫人于鳳至女士都出生於這塊土地。四平是東北的軍事重鎮,解放戰爭期間,“四戰四平”名遐中外,被史學家譽為“東方馬德里”。
四平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四平工業基礎雄厚、體系完備。四平農業發達,素有東北三大糧倉之一的美譽,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四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初春楊柳吐綠、仲夏百花盛開,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四平市是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和省級園林城市。
近年來,許多歐、亞等國家和地區都與四平進行了各種友好往來,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也紛紛來平旅遊觀光、投資辦廠。四平市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各種聯繫,並與俄羅斯白山市、日本須坂市、美國沃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
四平投資環境寬鬆,政策優惠。為提高政府服務的行政效率,專門成立了政務大廳,實現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和行政審批時限制,努力為來平投資興業的有識之士,提供最優質服務。
昔日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正是今日商賈青睞的經商寶地。

交通

四平市是南北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四平火車站為東北第二大編組站,哈大、平齊、四梅三條鐵路在市區交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沈高速公路穿越四平,102國道貫穿全幸境,集錫國道貫穿市區。乘車去長春民航機場只需1個小時,去瀋陽機場也僅需2個小時。到最近的港口也僅需5個小時。

資源

四平經濟開發區湖水蕩漾二龍湖風景區
四平市自然資源、物產資源豐富。
土地資源土地資源比較豐富,地貌類型多樣,地域性差異明顯。山地約占總面積的6%,丘陵占總面積的15%,平原約占總面積的79%。全市有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47312公頃,其中水田37962公頃。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生長多種農作物。公主嶺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雙遼市均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市)。在農作物中,以玉米大豆水稻最為著稱,其次為高粱穀子小麥等。在經濟作物中,葵花籽和甜菜產量較多,其次是花生蓖麻烤菸瓜果等。
森林資源四平市森林總面積為30.65萬公頃。其中人工林占一半以上。四平市東部分布著大面積森林,中西部以農田防護林為主,有小面積片林。東部低山丘陵生長著茂密的天然林。主要樹種有蒙古柞、山楊、春榆、白樺水曲柳等。2001年造林面積12139.2公頃,封山育林面積10400公頃。
草地資源四平市草地資源總面積14.4萬公頃,其中放牧場8.92萬公頃。采草場3.7萬公頃。雙遼市和公主嶺市北部的部分鄉鎮因位於松嫩平原的南緣而具有大面積的草原,伊通滿族自治縣和梨樹縣南部有較大的荒山草坡。
野生動植物資源四平市的東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區、丘陵地帶,山巒起伏,草木茂盛,動植物資源豐富。
野生動物獸類有黃羊狐狸等。鳥類有野雞、啄木鳥等178種。
魚類有鏈、鋰、鯽、鯰、草根魚等27種。兩棲類有黑斑蛙大蟾蜍東北雨蛙等3種。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食用野生植物有蕨菜蘑菇山里紅等50多種。藥用植物有人參甘草五味子枸杞子、黃麻等293種。
礦產資源四平市東部和南部山區、半山區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含礦現象普遍,有10餘處貴金屬產地,其中50%有開發利用價值。能源礦產有劉房子煤礦、伊通煤礦、梨樹縣五家戶天然氣等11處。在金屬礦產中,發現金鋁等礦產10多個。放馬溝礦山販鋅儲量可達40萬噸左右。在非金屬礦產中,大頂山矽灰石礦、哈福陶石礦、梨樹縣石灰石礦產量較大、質量優、經濟價值高。鈉基膨潤土、石英砂和陶石是外貿中的暢銷品。
水資源四平市水資源總量為23.99億立方米。其中全市多年河川徑流量為12.5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11.43億立方米。

旅遊

二龍湖風景區

二龍湖向來以碧水藍天,天上人間的形象令遊人難以忘懷。二龍湖是吉林省第一大水庫,水面跨二省三市五縣,這裡具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其森林覆蓋率達96%,有城市氧吧之美稱。區內風光秀麗,環境幽雅,氣候宜人,現已成為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勝地,是鑲嵌在松遼平原上的一顆璀燦明珠。湖邊的燕國古城遺址是漢民族最早開發東北的見證,湖底的赫爾蘇城遺址代表著清代東遼河畔的繁榮,他們的存在給二龍湖風景區更添神秘色彩。,呈民族文化特色,再現葉赫那拉歷史雄風
四平戰役紀念館

四平經濟開發區四平戰役紀念館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四平市英雄大街,與烈士紀念塔相對,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正門上方鑲嵌著“四平戰役紀念館”七個鎦金大字,為彭真同志親筆題寫。該館初建於1958年,時稱“四平市展覽館”。此後該館多次易名(1961年改稱“四平市博物館”,1963年稱“四平戰役紀念館籌備處”,1965年稱“四平市博物館”,1973年恢復“展覽館”名稱,1980年更名為“四平市博物館”),1987年最後定名為“四平戰役紀念館”。
該館現有工作人員36名,分設文物部、陳列部、保管部、群工部、辦公室等機構。紀念館內設有一個序廳、四個展廳和一個電影錄象廳。
館內所陳列的內容包括《四戰四平文物陳列》和《四平地區出土歷史文物陳列》兩個部分:《四戰四平文物陳列》是為紀念解放戰爭期間聞名中外的“四平戰役”而設。陳列內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展示了抗戰勝利後的國內形勢和中共中央關於爭取東北的戰略決策,突出了東北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部分,通過四戰四平的歷史進程,展示了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第三部分,展示了四平戰役在東北、乃至全國解放戰爭中的重大歷史意義。該館陳列展出的文物總計500餘件,均是解放戰爭期間、特別是在四平戰役中敵我雙方的武器裝備、電報檔案、獎章錦旗,以及我方人民民眾支前所用的器具等。
《四平地區出土歷史文物陳列》主要陳列內容為四平及周邊地區出土的歷史文物。該陳列以考古分期和歷史編年為序,展出不同歷史階段的各類歷史文物總計780餘件。其中絕大多數為近年四平地區出土的文物精品,透過這些文物,可以窺見四平地區古代文明之一斑。
本館館藏文物極為豐富,多達七萬餘件,其中歷史文物與考古發掘品居多,以遼金文物為大宗;其所收藏文物的另一特點是較完整地保存了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四平戰役期間的文物資料。
該館擁有一批素質較高的專業研究人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別是在歷史研究方面如遼金史、滿族葉赫部史和四平戰史及有關東北解放戰爭史的研究。陸續出版了《四平市文物志》、《四戰四平》、《四平英烈》、《血沃英雄城》、《松遼文物》、《東北古代民族史論著索引》等一批有影響的著作。此外,還編印了《四戰四平文物陳列簡介》、《四平地區館藏歷史文物陳列簡介》等一些書籍。

葉赫風景區

四平經濟開發區葉赫風景名勝區
葉赫風景名勝區位於吉遼兩省結合部,吉林省梨樹縣東南部--葉赫滿族鎮內,是四平旅遊經濟開發區內的重點景區,是連線開發區內山門、二龍湖風景區旅遊線的紐帶。總面積68平方公里,集滿族歷史文化特色與自然山水風光於一體,風格獨特,是我國北方少有的旅遊勝地。自2000年起,每年7月,由四平市政府主辦,四平市旅遊局葉赫鎮政府承辦,開展“葉赫滿族風情游”大型主題旅遊活動。屆時將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邀請國內外各界人士來平旅遊,活動歷時一個月時間。葉赫,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十四世紀,原居松花江北岸的“女真”頭人祝孔革率部族南遷至此,1573年,祝孔革的兩個孫子在葉赫河邊選擇險要之地建城堡兩座(史稱葉赫東西二城),兄居西城,弟守東城,都稱貝勒(首領),稱雄“女真”,拓疆守土,威名遠赫,在滿族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葉赫,是清初孝慈高皇后(努爾哈赤之妻,皇太極之母)的出生地和清末慈禧太后的祖籍地,素以名人故地聞名於世,其悠久的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美麗傳說倍受遊人所青睞,前來訪古觀光,考察旅遊者絡繹不絕,年統計多達十萬餘眾。
葉赫,地位山區,屬長白山余脈大黑山系,景區內群山環抱,崗巒起伏,蒼松翠柏,綠柳成蔭,是國家級“天然森林公園”之一。景區內,逢春,楊柳吐綠,山花競放,百鳥鳴唱,春光格外明媚;入夏,青山林木鬱郁,闊葉蔥蔥,山泉流暢,碧水潺潺,恰如世外桃園;金秋,天高氣爽,田野稻穀飄香,果掛枝頭,層林盡染,五光十色,山水更為絢麗;寒冬,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北國風光獨具特色。轉山湖景區風光秀麗,湖面5000畝水域碧波蕩漾,湖水呈“s”型貯存湖區,輕舟溯水,過花岩,穿山峽,繞城山一派仙境,“二龜鎖湖”、“龜駝城”等大自然奇觀更為引人入勝,人稱為“風水寶地”。
葉赫,是吉林省開放較早的民族旅遊區,滿族歷史文化遺產獨具特色。現已規劃建設,形成兩大景區,即“古城文化區”和“轉山湖風景遊藝度假區”,古城文化區內,有東西二城遺址,古驛站,伽藍寺,娘娘廟,蟲王廟等文化古蹟可供遊客參觀遊覽,轉山湖景區可為遊人提供登山、戲水、度假等服務。經考證修復的“葉赫那拉城“建築宏偉壯觀,呈民族文化特色,再現葉赫那拉歷史雄風;“民族展館”可給專家學者提供考古探究理想之場所,為遊人增添了解民族歷史,風俗文化之趣味。

土地規劃

四平經濟開發區四平經濟開發區紅葉
四平經濟開發區位於四平市長平高速公路連線線兩側,由北二緯路、東山路、西四緯路和城市規劃建成區界限圍合的街區,總占地面積461.20公頃,總人口3575人,長發鄉和城東鄉的部分村屯,其中非農業人口673人。
開發區內為流水堆積地貌,地層構造簡單,由侏羅紀、白堊紀的沙岩、頁岩和第四紀覆蓋層的亞粘土、淤泥質土和大塊碎石土組成,地基承載力250-350千年/平方米,地震裂度為6度,地下水屬地下潛水,主要埋藏在南河、北河兩岸沖積層下部,靠大氣降水補給,流向自東向西,水質好、但在開發區地下分布少,地勢大體呈西高東低,以中央大街為界線中間高兩側低,最高海拔202米,最低187.5米,高差達4.5米;相區屬於大陸季風氣候區,雨熱同季,最高氣溫23度,最低氣溫-15.5度,無霜期140天左右,降水量為576.5毫米,由東向西呈遞減趨勢,年平均日照2751.5小時,日照率61%。四平經濟開發區位於四平市長平高速公路連線線兩側,由北二緯路、東山路、西四緯路和城市規劃建成區界限圍合的街區,總占地面積461.20公頃,總人口3575人,長發鄉和城東鄉的部分村屯,其中非農業人口673人。開發區內為流水堆積地貌,地層構造簡單,由侏羅紀、白堊紀的沙岩、頁岩和第四紀覆蓋層的亞粘土、淤泥質土和大塊碎石土組成,地基承載力250-350千年/平方米,地震裂度為6度,地下水屬地下潛水,主要埋藏在南河、北河兩岸沖積層下部,靠大氣降水補給,流向自東向西,水質好,但在開發區地下分布少,地勢大體呈西高東低,以中央大街為界線、中間高兩側低,最高海拔202米,最低187.5米,高差達4.5米;本區屬於大陸季風氣候區,雨熱同季,最高氣溫23℃,最低氣溫-15.5℃無霜期140天左右,降水量為576.5毫米,由東向西呈遞減趨勢,年平均日照2721.5小時,日照率61%。
土地利用方針
四平經濟開發區的定性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和產業優勢,發展輕型、外向型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形成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現代化,多功能的綜合產業開發區。根據這一性質,結合開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開發區的土地利用方針是:認真貫徹“十分珍惜土地、全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方針,以滿足開發區各類建設用地為中心,通過合理確定和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布局,做到功能分區明確,結構布局合理,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佳效益。

土地利用方向
本區域範圍內的土地利用以服從城市建設和工業建設需要為主,建設用地集約使用,開發一片,建設一片,土地利用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和開發區規劃的要求,尚未批准轉為建設用地農用地應繼續經營。

規劃目標
到2010年人口規劃為1.5,建設用地規模為461.2公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307平方米,與現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相比,總用地增加了318.9公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減少了78.9平方米。

近期目標
到2005年人口規模為0.35萬人,全區開發建設用地規模將達到302.72公頃,其中工業用地156.9公頃,倉儲用地8.1公頃,居住用地45.26公頃,公共設施用12.5公頃,道路廣場用地50公頃,綠地29.96公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432.4平方米。
加強以規劃實施的領導,規劃一經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政府及各部門必須予以招待依法實施規劃,對違反規劃和干擾破壞的單位或個人依法予以制裁。
在規劃批准後,要把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編制實施規劃的五年計畫。未按計畫開發的土地要依法收回,建立政府領導任期責任制,定期向上級政府報告規劃執行情況。
政府及各部門和所有土地使用單位在土地開發利用保護整治和調整用地結構,協調用地矛盾,土地審批及審核與土地利用有關的各項規劃時,必須認真招待規劃,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和規劃許可證制度。
加強土地監察和技術監測,採取定期檢查和動態監測相結合,對規劃的執行情況及進度提出對策。

優惠政策

四平經濟開發區北國風光
凡在開發區內建立的各類企業,一律視為招商引資項目,享受省級開發區及四平市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
1、域外投資者在開發區新辦生產型企業有特殊困難的,可將所繳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暫時借給企業。
2、生產加工型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從繳納年度起,前三年內按全額計算、從第四年起五年內按50%計算由財政列支獎勵企業;繳納的其它地方各稅在五年內暫時借給企業。
3、域外投資者在開發區興建的投資額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項目,可採用“以項目定政策”的辦法,給予更多的優惠。
4、開發區內新辦企業的所有前置性收費及建設項目行政收費一律免收。
5、征地費用原則上只收取交夠國家、省和給足農民補償部分。土地出讓金地方財政留成部分全部返還給開發區,開發區視項目情況可部分或全部返還給投資者。
6、開發區負責辦理投資者在區內建立企業所需的相關手續,手續齊備,隨報隨辦,給予投資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招商項目

1、東方集團東方家園建材超市項目
2、年產二萬噸變性澱粉
3、四平熱電廠二期工程
4、四平厚膜集成感測器項目
5、四平市汽車面漆項目
6、四平市多品種直縫埋弧焊管生產線
7、四平市代可可脂工程
8、四平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高粘度羧甲基澱粉項目
9、四平市高檔聚氨脂漆項目
10、四平市ZXM預應力張拉錨固體系列增加能力改造項目
11、(已取消)
12、吉林天創玉米化學工業總廠項目
13、四平市舊城改造項目
14、四平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
15、四平市供熱管網工程
16、全餵入式水稻聯合收割機
17、玉米收穫機械
18、SN--100型大豆收割機
19、高壓真空開關
20、鋁合金抑爆材料
21、組合式選粉除塵系統
22、7--氨基頭孢烯酸
23、固相法生產硫酸鉀
24、高剪下乳化柴油機及乳化柴油添加劑
25、片狀電阻擴產
26、生命之星膠囊
27、新藥“消栓通絡顆粒
28、免燙系列出口服裝
29、建築陶瓷
30、年產1000噸塑膠玻璃鋼複合管材產業化
31、站前廣場改造
32、氣動乳化除塵脫硫設備產業化
33、真石漆生產可行性項目
34、特種炭素衛生材料(醫用敷料)製造技術及裝備
35、新型建築裝飾材料--泡沫玻璃
36、數碼照片複合於金屬板上的工藝品及其技術
37、最簡結構陶瓷片密封多用水龍頭
38、半導體製冷技術
39、玉米深加工新技術--用玉米粉生產酵母新技術
40、強力建築防水粉
41、WU型全能二合一空調、冰櫃櫃可行性分析
42、年產200噸維生素B2項目建議書
43、臭氧淨水消毒器
44、透明導電玻璃
45、冷熱兩用電風扇
46、小型動力耕耘機
47、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輕型板材生產技術
48、LC輕質高強多孔牆板生產技術
49、“確保不漏靈”系列無機防水堵漏裝飾材料
50、一種新型金剛石鋸片
51、“施豐”植物營養素生產技術
52、稀土儲氫合金材料及鎳氫動力電池
53、無病毒大粒葡萄新品種--大紅球
54、二十一世紀綠色生物保健飲料生物發酵黃瓜飲料
55、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生產線
56、玉米爽飲料加工技術
57、雙起因子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
58、發酵生產曲酸技術
59、服裝免燙後整理
60、綠色環保內外牆塗料
61、中外合資生產生態植物纖維分解薄膜
62、中加合資、技術先進生產維生素E產品
63、補償貿易或合資生產濃縮蔬菜汁系列產品
64、中澳合資馬鈴薯系列產品開發項目
65、中外合資項目年產一萬噸馬鈴薯澱粉廠
66、紙制易拉罐
67、廢舊橡膠生產彩色安全彈性橡膠地磚
68、紅外感應速熱水龍頭
69、綠色設備--特製木炭生產機
70、年產1000噸密胺生產技術
71、袖珍醒腦氧氣器
72、城市住宅小區電力載波水電氣三表智慧型化遠程集中抄表系統
73、水蛭素
74、電子捕蠅器生產技術
75、防暴力破門隱形防盜鎖生產技術
76、再生纖維素系列膜
77、廢舊輪胎做原料生產彩色彈性地磚
78、高耐磨強度山楂核活性炭生產技術
79、盤鉗式制動器
80、FQ--1汽車發動機不解體清洗機
81、彈性體切粒機
82、型立式擠壓混凝土製管機
83、豎向鋼筋電渣壓力焊接技術與設備
84、純天然機能性保健品--天貝
85、純化人白細胞型干擾素
86、輕型大棚骨架
87、金屬--玻璃(釉)熱噴複合防腐管道項目

相關詞條

葫蘆島經濟開發區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丹東經濟開發區錦州經濟開發區鐵嶺經濟開發區遼陽經濟開發區遼寧海城經濟開發區廣州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東湖生態經濟開發區齊齊哈爾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營經濟開發區鞍山經濟開發區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撫順市勝利經濟開發區東港經濟開發區

相關連線

http://www.nbfet.gov.cn/dwmy/detail.phtml?newId=11828

中國開發區

開發區是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