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漢字]

吉[漢字]
吉[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吉”字可做姓氏,亦可做計量單位。其漢字意義為:好,有利的,幸福的,與“凶”相對。也有善,賢,美的意思。

基本信息

字源演變

“吉”的字形演變過程 “吉”的字形演變過程

吉,會意字。甲骨文的“吉”字(圖A)上面的部分(圖A1)原來是圖(A2)的簡化形式。圖(A2)是上古時代盛食物的叫作“豆”(圖A3)的高腳碗上堆滿了祭祖供神的食物的形狀。這“吉”字下面部分的“口”(圖A4),作為一個字的構件來說,在上古可以表示台階、神座、供桌、門檻等的意思。從“吉”的全字構形看來:把滿“豆”的食品(圖A2)放在供桌(圖A4)上,這就表示家有吉慶之事的意思。所以“吉”字的本義便是“吉利”。圖(B)還是甲骨文,但已把圖(A1)的“豆”和“食品”實化為圖(B1)形了。這個“吉”字發展到圖(C)的金文階段,更把圖(B1)訛變為圖(C1)形。於是秦代的小篆(圖D)、漢代的隸書(圖E)承襲了金文的形體,以後又發展而成楷書“吉”(圖F)字。如今簡化寫作“吉”。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形容詞吉祥;吉利。lucky《周書·武順》:禮義順祥曰吉。吉時、吉服、吉卜、吉日
善;美。good《周禮·大宗伯》:吉禮大祝。三曰吉祝,五曰吉拜。吉士
名詞朔日,農曆每月初一。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詩·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吉月
婚禮,通常包括伴隨的慶祝活動。wedding吉席
古代祭祀鬼神的禮儀。為五禮(吉、凶、賓、軍、嘉)之一。sacrificial rites宋蘇軾《神宗皇帝禫祭皇帝親行祝文》:即祥之餘,徙月而吉。吉巳、吉典
象聲詞。《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把膀子一掙,吉丁的一聲,那車就過去了幾十步遠。吉丁(zhēng)
古州名。隋置。唐、五代、宋、清因之。在今江西省吉安市。Ji prefecture
吉林省的簡稱。
姓。相傳為古帝吉夷氏之後。

(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吉

善也。從士口。居質切。

康熙字典

《唐韻》:居質切,《集韻》、《韻會》、《正韻》:激質切,並音拮。《說文》:善也。《廣韻》:吉利也。《書·大禹謨》:惠迪吉。

又朔日曰吉。《詩·小雅》:二月初吉。《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

又州名。《韻會》:漢豫章地,隋置吉州。

又姓。《廣韻》:出馮翊尹吉甫之後。漢有漢中太守吉恪。

又《集韻》:極乙切,音佶。本作“姞”,姓也。

又《集韻》:謹也。

又《集韻》、《韻會》並其吉切,音咭。亦姓也。《詩·小雅》:彼君子女,謂之尹吉。《箋》:吉讀為姞。尹氏,姞氏,周室昏姻之舊姓也。○按《釋文》:吉,毛讀如字。鄭讀為姞,其吉反,又其乙反,三音皆可讀。

又《唐韻正》:叶音髻。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之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象太一。能輕能重,知凶識吉。一葉於二反。徐勉《萱草賦》亦曰宜男,加名斯吉。華而不豔,雅而不質。隨晦明而舒捲,與風霜而榮悴。質叶音致。

《說文解字》“吉” 《說文解字》“吉”
《康熙字典》“吉” 《康熙字典》“吉”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吉[漢字] 吉[漢字]

(參考資料: )

書寫演示

“吉”的書寫演示 “吉”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

書法欣賞

“吉”的篆書書法 “吉”的篆書書法
“吉”的隸書書法 “吉”的隸書書法
“吉”的楷書書法 “吉”的楷書書法
“吉”的行書書法 “吉”的行書書法
“吉”的草書書法 “吉”的草書書法
篆書書法 隸書書法 楷書書法 行書書法 草書書法

音韻集匯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質開質開居質入聲
中原音韻 齊微 齊微齊 入聲作上聲
洪武音韻 二質 激質 入聲
分韻撮要第八賓稟嬪陰入

(參考資料: )

拼音是j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