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星官]

箕[星官]
箕[星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箕,星宿名。中國神話中的二十八宿之一。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箕(形聲。從竹,其聲。本義: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同本義箕,簸也。――《說文》以箕自鄉而報之。――《禮記·曲禮》。註:“箕去棄物。”拼音:jī,筆畫:14部首:竹字頭六筆。

簡介

所屬:箕宿
箕宿四星,其亮度與尾宿九星相當,介於中等亮度的2等至3等星之間。箕宿在尾宿的東北方,經過這個地區的黃道,在到達最南端以後,已經開始往北運轉了。《爾雅》郭注曰:“箕,龍尾也。”
《尚書•洪範》曰:“庶民維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月之從星,則以風雨。”孔傳曰:“月經於箕則多風,離於畢則多雨。”而《詩•大東》曰:“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簸箕除可以盛裝穀物外,還可以有一個更為專業的功用,就是簸揚穀物,將混雜在穀物中的雜質簸揚出去。簸揚時產生風,才能將雜物吹走。可能正是出於簸箕簸揚時能產生風,故有箕星好風的聯想。這個諺語並不是說,人們見到箕星就會颳風,見到畢星就會下雨,而是指當月亮經過箕宿時就會颳風,遇見畢宿時就會下雨。
箕星的命名應在西周初年,箕子北遷東北之時。

其他含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