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山鄉

1984年由寺頭人民公社劃出建鄉,鄉名因山而稱。 山嶺宜煙宜果,1987年總產黃煙90萬公斤,果品83.2萬公斤。 1976年建鐵寨金礦,實行正規生產。

1984年由寺頭人民公社劃出建鄉,鄉名因山而稱。鄉政府駐地背山面河,距縣城28.6公里。 境內山峰連綿,溝谷縱橫,轄區42平方公里,耕地僅11781畝,21個行政村,30個自然村, 3604戶,13617人,散居於溝壑山坡,半數以上村莊交通不便。山嶺宜煙宜果,1987年總產黃煙90萬公斤,果品83.2萬公斤。其中大棗、板栗、核桃等乾果以質優著稱。 封山造林21400多畝,夏秋之季遍山皆綠。王莊、鐵寨一帶,儲有金、銀、銅、鐵等礦產,志載元代即有開採。1976年建鐵寨金礦,實行正規生產。王莊河套砂金蘊藏豐富,多年即有開採。鄉境北部富藏黑、灰色花崗石;楊桃村一帶出產黃綠色嵩山玉(俗稱),皆具開發價值。1987年,全鄉農業總收入720萬元,人均所得387元;總產糧食350萬公斤,人均占有257公斤。鄉辦工業4家,產值151萬元,以金礦和大理石廠為骨幹。 境內,西北有險峻的嵩山,西南有透明崮,石河清沏見底,長年流水,塘壩、小水庫40餘處,景色秀麗,唯冬季溫度偏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